“皆?”萧西终于听出些不同寻常,追问道,“她相公外,还有旁人?”
宋离眯起双眼,颔首道:“说她刚嫁进门,小叔便被人掳了去。孩子还没出生,相公又遇横祸。如今幼子又羸弱不堪……”
“小叔?”萧西摸出些门道,“她夫家是?”
宋离陡然抬眸:“听街坊四邻议论,依稀是姓莫。”
“莫?”萧西眸光忽闪,“是?”
“莫闻之’莫’。”
萧西叩着扶手的五指蓦然收紧:“此事存疑,以隐知秋之心性,怎会收父母俱在之人为义子?”
宋离不置可否:“是与不是,一试便知。”
萧西举目望向天边月,许久没有出声。
月上中天时,他忽又望向内室方向,关切道:“天乐这几日都在你这儿?可还住得习惯?火急火燎跑来京中,不知惹了什么祸。”
宋离顺着他的目光看向窗外。
月色如洗,满堂初荷依依初绽,袅袅正娉婷。
她伸手勾住萧西微微蜷曲的小指,眸间忽而漾出潋滟春意:“满塘花开时,可否让小四小五出宫一趟?恰好天乐也在,孟夏节时办个菡萏宴可好?”
萧西放下心上烦忧,斜眼朝她道:“宋姑娘何意?只请明松明柏,没有爷的份?”
宋离抬眸看向庭中古槐,眼波随风流转,似落在他身上,又似越过他,落在墙边的青花瓷瓶上。
“萧公子事忙,”她回敛眸光,“吃味”道,“慕云姑娘还在夜抚《长相思》,公子不着急走?”
“真过心了?”萧西陡然凑上前,勾住她脖颈,与她额头相抵,“嗯?宋姑娘?”
宋离瘪嘴偏向另侧,双手抵在胸前,作势推开他:“慕云姑娘该着急了,公子还不走?”
“哧——”
灯下美人杏眸如横波,颦眉若远山。
萧西情不自禁轻笑出声,心上酥痒如青丝绕指柔,他将人搂进怀中,唇瓣顺着耳廓一路轻叼细啄,直至绯红如血的耳下。
“慕云姑娘姓明、名桉,是小四小五的三姐,姑娘当真要我走?”
宋离横波轻颤,抵在身前的双手陡然用力:“你!”
萧西轻笑出声,他松开双手,又忍不住探向她泛着红晕的颊边,翘起嘴角道:“明月,看我。”
宋离下意识抬起头。
柳目如镜映百川山海,山川大海间唯她一人。
“目之所及,心之所向。”
*
月上中庭,老槐上的“枭鸟”如坐针毡,不时面面相觑。
“哥,”小枭沉不住气,伸长脖颈往里瞧,“你耳朵怎么红了?爷在作甚?”
大枭一掌拍在他脑门上:“非礼勿视,别乱看。”
小枭瘪着嘴挪近几寸,不死心道:“哥,你说宋姑娘是不是真看上珏世子了?好几日不见,怎的一来就让爷去见慕云姑娘?”
小四垂目看向里间,又陡然收回,摇摇头道:“宋姑娘是为安爷的心。”
“安爷的心?”小五眸光忽闪,“从何说起?”
“若你出不了宫,你的姑娘一人独居宫外,身旁时有青年才俊往来。你好不容易出宫一趟,姑娘明明瞧见你与其他女子往来,却不闻不问,你会作何想?”
小五歪着头想了想,不解道:“他两人如是惦念彼此,为何从不言相思?”
“怜香坊中相思遍地,真心几何?”
“既然真心难求,”小五蹙起眉头,“爷为何不把人接进宫?”
“你啊,”小四轻叹出声,“他两人所求,岂止真心?”
第五十八章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鸡鸣破晓,金銮殿中掠影浮光。
丰庆帝透过冕旒俾睨堂下,视线轻掠,鼻息轻拂。
沈侯立其左,眉目低敛,“老态龙钟”。吴相居其右,躬身敛容,“战战兢兢”。
秦礼泉秋后问斩,那些个常来常往的吴门中人敛眉息声,各个高高挂起。
多事之秋,百官最擅隐形匿迹。
慈觉垂目瞥向丰庆,正欲宣布退朝,堂下忽而一阵窸窣。
“陛下,臣有事要奏。”
慈觉抬眸轻瞥,却是闷头闷脑的御史魏循自门边一路小跑至堂下,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朝议之事素有章程,丰庆帝从不喜意外。
今日却有些不同以往,青州案落定,沈、吴门人定会“韬光养晦”,驻足观望。
魏循此举,或许是无心,却似递上了一张投名状——他并非吴门或沈门,而是只忠于陛下一人。
丰庆帝不动声色,轻抬冕旒,示意人上前。
慈觉会意,倾身朝堂下躬身,扬声道:“魏大人有何事要奏?”
“启禀陛下,”魏循额头磕地,伏在堂下道,“臣日前途经玄青东市,听市中商贾高声叫卖文物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