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女捕头(17)

眼见着男子快要睁开眸子,女子从轮椅上拿起一根翠绿色的针插在了男子的后脑勺。

男子闷哼了一声后便没有了知觉。

第十一章河畔绣鞋篇(二)春意失踪了!

衙门人手欠缺,如今有一半的人染上了疫病,人手更是吃紧。

所幸俞郎中说这疫病不具有人传人的传染性,吃药几日便能够康复。

再说这河畔上的鞋匠,鞋匠的口碑在村子里并不算良好,只因他四十岁未经人事,一心做鞋。

“大人,我们在鞋匠的家中发现了七双绣花鞋,做工针造都一模一样。”

绣花鞋?一个鞋匠收藏七双一模一样的绣花鞋做什么?

“查查这些绣花鞋来自于何处?”

他总觉得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若是胡采颐也在这里,多半能够解惑。

“去,将胡采颐唤来……”冯御年拢起袖子,总觉自己直接叫来她不够妥当,又道:“不必唤她,将河畔鞋匠的案子贴在布告上。”

她看到了自然会过来。

隆冬有些不明所以,大人这是想通了,婉拒胡采颐来当捕头了?

大人真是英明!

那胡采颐不过是一介农女,哪里有资格来他们衙门做事。

“我这就去办。”隆冬迈开步子欢快走起来。

案件似乎陷入了瓶颈之中。

春意一整天下来都闷闷不乐,心底有一种声音驱使她要去寻找钟奇。

她抓住胡采颐的手,恳求说道:“采采,你平时鬼主意最多了,帮帮我,帮我去寻钟奇吧。”

二人是多年好友,春意开口,她自然能帮就帮。

“春意,你听我说,先不要着急,你仔细回想一下,你们之前常去什么地方,没准钟公子只是迷路了。”

第一次来春水镇的人几乎都会迷路,胡采颐说的这个可能不无道理。

“但愿如此。”春意捂着胸口,担忧地摩挲鱼形玉佩。

一听见钟奇出事,春意的心就像是被刀子割裂一般,碎得不成样子。

“这样吧,我先去衙门看看,替你报上案。”

衙门人手多,好找人。

傍晚的余荫渐渐生出了凉意。

胡采颐来到城里布告前,思索了一下,想来这是大人给她的一个机会。

毕竟花猫案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是这一次鞋匠的案件得到了解决,没准大家都会对她刮目相看。

想到就做,她全然将报案的事情抛却脑后了。

半路上,胡采颐才起来报案的事情。

她自己劝说自己:“反正冯大人也在河畔的方向,告诉他也算是报了案。”

春水镇上到了适龄出嫁的姑娘不多,也就最近的春意。

都说春水镇的风水养人,美人出了闺阁便引来花果投掷。

春意的终身大事,镇子上的人也颇为关注。

夕阳撤幕,月色溶河。

摇曳的烛光下,女子坐在铜镜上细细描眉。

“絮絮啊,今夜轮到你值守,看紧些,别让鞋子又被偷了。”

门外传来一道嘶哑的声音。

“放心吧,郑婆婆。”

絮絮提动裙摆,美美在铜镜前转了一圈,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

她伸出粗厉的双手,瞥了一眼房间里的大染缸一眼,不情不愿地换上了一身灰白色的工服。

“郑婆婆,我来了。”

絮絮抬起莲步,仰着头颅ᴶˢᴳ。

郑婆婆见她绘了眉,抓住了她的手腕,轻声怒斥:“你是不要命了吗?会里的规矩你该知道!”

“哎呀,婆婆,你弄疼我了,我保证不会再有下次了,真的!”

絮絮对天发誓。

“絮絮,我知道,到了你这个年纪容易想男女之事,但你也知道我们自梳女在这里的初衷是什么,这事要是让会长知道了,没你好果子吃。”

郑婆婆苦口婆心劝说。

絮絮小嘴一撇,显然没有听进去。

“知道了婆婆,我要去值夜了,还有会长……”后面的话絮絮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脖子,吐不出来任何续语。

看着絮絮轻快的步伐,郑婆婆知道有些事她是阻止不了的。

郑婆婆语重心长叹了一口气:“唉,絮絮啊,婆婆也是当过女人的人,怎么会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

她们有的人在布庄干了二十多年,过着没有男人的日子,这样的日子难免有些乏味,絮絮今夜绘了眉,不知道是不是已经经历了人事。

自梳女自汉诞生,确有渊源。

她们的布庄有时候做做鞋子,有时候踩踩机杼织织布,每一天过得都很充实,就像是与世隔绝一般。衣服不是黑色就是灰白色,从未出现过其他色彩。

染缸里忽然间动了一下,正欲走的郑婆婆停住了脚步。

郑婆婆小心翼翼地推开门,不料这时絮絮返回了。

上一篇:缠香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