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外传(118)

吴十一娘凝神注视着两丈开外闲闲而立的戴公公,良久,沉身下腰,缓缓拉开架式,如凤展翅,如鹰欲飞。

戴公公眯起了眼睛。吴十一娘方才自行练拳之际,气机流转,圆通自然,恍然似与这山林海涛融为一体;然而对阵之际,气势神情,却又突变为这般凌厉尖锐,不知是只针对于他,还是针对于任何对阵者。若是只针对于他,能够在照面之间,便清楚以何种路数来对付自己,这样的眼力与决断,也委实不可小觑。只不过,吴十一娘的起手之势,咄咄逼人,似乎有些眼熟啊——

戴公公沉吟之际,吴十一娘已纵身一掌当胸击来,聚气如箭,劲风扑面,隐约有破空尖啸之声,戴公公悚然动容,即便是他,也不敢让这一掌击实,身形斜飘,长袖挥舞,顺着吴十一娘的来势,将她扇了开去。

吴十一娘的身形左右摇晃,将这一扇之力消去大半,双臂微张,轻轻一摆,恍若游龙摆尾,借着那一扇的余力,将整个身躯都兜转

回来,又是一掌击向戴公公左肋。待到戴公公长袖挥起时,吴十一娘掌势突变,双手交缠,如春蚕缚丝,将戴公公的左袖缠个正着,若非戴公公内息太过强劲、袍袖鼓荡无从着力,这一缠之间,定是碎成布片。

吴十一娘只觉手中衣袖有如水银球,随手圆扁,却浑然一体,无法撕裂,心知不妙,戴公公反震之力方至,吴十一娘已经撤去掌力,身轻如羽,借力飞起,双足在空中交错互踏,步步云梯,直上两丈有余,方才凌空扑下,双臂虚张,并指成爪,如鹰击隼扑,直取戴公公双肩。戴公公脚下一蹬,急退丈余避开这雷霆一击。

戴公公只守不攻,吴十一娘放手施为,短短数十招内,连换了几种路数,鹰击蛇缠,凤翔蛟游,风动雷从,云飞霞卷,变幻自如,让戴公公惊诧不已;而令他尤为惊异的是,无论招式路数如何变幻,吴十一娘的眼神始终冷凝清明,无怒无喜,隐约可见内里那坚如磐石的心志。

虽然年纪还太轻、功力尚不足,已经可以让人想见十年之后吴十一娘的可畏。谁家教出来这么一个足可煞尽一辈人的弟子?

戴公公觉得自己久居深宫,果然跟不上如今这世道的步子了。

山林中传来寺院的晨钟声,吴十一娘度量着官家将要起身了,即刻收势,向后飘飞开去,拱手揖道:“多谢戴公公指教。”

能够遇上一个主动给自己喂招的高手,委实不易。

戴公公微笑。能够遇上这样天资出众、未来还可以有很多过招机会的对手,让他的心情很是愉快。

临去之际,戴公公低声说道:“夫人的师傅,不止一位吧?凤将军是否也是其中之一?”

吴十一娘扬起眉梢,直视着戴公公,默然不答。

戴公公一笑而去。

第62章 临安城

官家一行,在普陀山住至八月,闻知金人因天气炎热潮湿、人马多生疾病、宋军骚扰不断而退回了淮北,方才启程北返。

官家终究是北人,不惯海上风浪,因此取道镇海,入浙江东路,至越州驻跸。以“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改越州为绍兴府,并定于明年正月改元绍兴。

绍兴东南郊有大禹王陵,宫室制度初定后,官家亲往禹陵祭祀。

大禹治水是何等功德,是以历任官员与地方士绅,每年都会在腊月祭祖时前往祭奠大禹王,陵园也是年年整修,草木葱陇,山川秀美,令人肃然起敬的同时,又欣欣然生出向往之心。

拈了一束香,官家郑重其事地跪下拜祭。官家这一跪倒,在场诸人,自是不敢不跪。

吴十一娘跪在张贤妃之后,跪下之际,略一抬眼,已将官家那虔诚专注之心看得分明。

在观世音菩萨座前,官家也是同样的虔诚专注。

联想到官家被金人掳走的两个名为佛佑与神佑的女儿,吴十一娘在心中又暗暗记了一笔。

山路崎岖,当晚官家一行人只能歇在驿站,没有重重高墙,官家心中不安,于是这一晚吴十一娘理所当然地守在官家榻前。

时已深秋,窗外夜风呼啸,官家又心中有事,久久不能入睡,吴十一娘听着对面软榻上官家的辗转反侧,只默然不语,直到官家主动与她聊起蜀中风光。

漫谈一会,官家忽而说道:“当日海上护驾诸人,只有你不曾封赏晋升,心中可以怨恨?”

吴十一娘怔了一下才答道:“臣妾没有想那么多。”

官家随即说道:“那么你现在就想一想,再回答朕。”他原以为吴十一娘会规规矩矩地回答“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然而吴十一娘想了片刻之后,认真地答道:“臣妾入京之际,家兄曾叮嘱过,朝中宫中,形势复杂,臣妾年幼无知,除了尽心护驾,其他诸事,听从官家吩咐即可,以免徒生枝节。”所以她对于如何赏赐,视若不见,听若不闻。

上一篇:补天下一篇:国公夫人的骗婚日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