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捧珠宫女,出身卑微,却美貌冠绝一宫,也正因为此,才会在官家匆忙出宫时亦有同行之份,不想今夜却毫不犹豫地赏赐了出去。吴十一娘不免暗自感慨了一回,心想舍得重赏,官家倒也不算糊涂,无怪乎在这几年如此混乱的局势之中,也总是能够有惊无险地安然度过。
不过,今晚护驾有功的一众人等,只有吴十一娘未曾封赏。船上众人瞧着吴十一娘的目光,未免有些异样。这位吴夫人,不会是逆了官家的意吧?可是看着也不像啊,官家仍然若无其事地让吴夫人贴身护卫。
楼船在这不无诡异的气氛之中,继续南行,直至终于进入普陀山地境。
第61章 戴公公的指教
普陀山周围,群岛错落,不熟悉航道的外地船只,常常会被困在其中,十天半月也绕不出来。好在戴公公抓住的这艘船上有几个曾经惯走东海的水手,是以顺利泊在了普陀山下。
观音诞辰为二月十九,成道为六月十九,出家为九月十九,这三个日子是拜敬菩萨的正日,官家
一行人来的时候不巧,哪一个日子都凑不上。好在其时正当四月初八佛诞节,戴公公对地方官只说官家初至江东,特意前来礼佛,以便拜谢观世音菩萨的庇护。这算是一个光明正大的好借口,官家很满意。至于臣民们是否会私下议论或是当面腹诽,目前这样的局势,只要没有言官士子公然指责,便也算过得去了。
原本在船上已经议定的赐婚,此时便由地方官负责操办。
能够在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迎娶新妇,新近提升的参将苗傅真个是春风得意,逢人便笑。
婚礼甫成,内侍省押班康履带着一船金珠玉帛、大米清酒寻到了普陀山,入了内室,一见官家便拜倒在地,涕泪纵横,哭诉道当日金人突袭扬州时,他正住在城外点检贡品,不及护驾,当真是魂飞魄散,闻说官家顺江而去,只得押了这船贡品一路寻去,好在菩萨保佑,让他及时寻到了官家,海上风浪险恶,又走得仓促,官家这一回可受苦了,让他如何过意得去,从今往后,他可绝不会再离开官家半步了。
康公公与官家自幼相伴,从东京一路到扬州,鞍前马后,尽心尽力,不曾一日稍离,只是官家登基为帝后,诸事繁杂,全赖康公公领着一班内侍前后奔走,以至于那一夜落在了后头,失散了这么些日子。这一路上,刘贵妃一心照料年幼的太子,张贤妃温柔胆怯尚需官家安慰,至于吴夫人,与其说她是妃子,不如说她是侍卫,戴公公则忙于警戒,以至于官家身边竟无一人嘘寒问暖。如今听了康公公这么絮絮叨叨、知寒知热的一番话,官家大是感动,不觉双眼微红,握着康公公的手臂,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其时夜色已深,康公公小心殷勤地服侍着官家歇息,一边陪着官家唠叨当年在东京城中康王府里的旧事,说到旧人旧事,官家不免将邢皇后托人自金国捎来的那只赤金耳环,自怀中取出,长吁短叹,康公公也抹着泪道:“娘娘那般慈善,必有神佛保佑,将来团聚有日,官家还是不要太过担忧,免得娘娘知晓了也于心不安。”
里屋的絮语,吴十一娘在外间听得分明,心中微有诧异。她并未想到,皇家也有如此长情念旧之
人。对于帝王来说,似乎不算好事,但对于帝王身边的人来说,不论这长情念旧是真是假,有这么一种姿态,大家的日子都会好过得多。
凌晨时,吴十一娘照例起身练武。居处狭窄,她只能在后山上寻一块略略开阔之地,走一套拳脚。多日未曾骑马,腾跃之际,心中难免有些怅然。
虽在普陀山中,戴公公也不敢对防务马虎,一路巡视,到了后山,站在树下看了良久,待吴十一娘收势之后,方才说道:“夫人招式精妙,不过似乎与人交手的经验不多,如不嫌弃,还请赐教一二。”
看戴公公的架势,竟是打算亲自下场?
吴十一娘疑惑地看着眼前这位哪怕乱兵贼寇打到眼前也不肯轻易动手的戴公公。
戴公公笑眯眯地道:“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徒弟,还不能把握与夫人动手过招时的分寸。”
让他们上场,他可不放心,无论哪一方有了损伤,都可惜了。真不知这样年轻的女子,从哪儿习来这一身功夫,即便在这小小庭院之中施展开来,也有静如山川无言、动若流云飞卷之势,绝非吴氏军中诸将能够教导出来的。
吴十一娘略一思忖,便拱手答道:“既如此,还请赐教。”
能够与高手过招,尤其是戴公公这样明明白白怀着善意来指点的高手,这等机会委实难得,若是平白错过,师傅们的脸色恐怕……所以还是从善如流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