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门技术活+番外(38)

听黄宜安问起自己的亲事,张溪不由地面色绯红,却也并不忸怩,叹道:“你以为是你和澜弟呀,第一次相看就这么顺利?母亲为我安排了多少相看,可愣是没有双方都满意的……”

说到这个,张溪便不免有几分惆怅。

哪个少女不怀春?

她也想找一个心意相通、志趣相投的夫婿,但是哪里有那么容易。

黄宜安见张溪情绪不高,便转了话题,笑道:“今日请张姐姐上门,是有事相求。”

张溪便也收了心底的惆怅,爽快应道:“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说吧,有什么用得着我的地方?”

黄宜安便把她准备开脂粉铺子的事情说了。

“你家那两间铺子,位置如何?”张溪问。

“位置有些偏僻,在城南井水巷口。”黄宜安道。

张溪想了一会儿,道:“虽说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那地儿也太偏僻了些。况且井水巷那一带住的都是平民,日常用的胭脂香粉自然也都是寻常便宜的。

“可我看你上回做的茉莉花露,便是比起大内御制的也差不到哪儿去,想来你是想做精品、走高价了。只是这样一来,那你家那两间铺子就不合适了。

“井水巷那一带的人买不起,而买得起的也大都不去那里。”

黄宜安也料着了这一点,又听张溪如此说,便把她准备从私人定制做起,等有了名气再招人、建工坊、驻店卖的计划说了。

张溪却不大赞同,道:“对于那些贵人来说,买胭脂香粉可不仅是为了妆扮,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你做的花露固然极好,却没有什么名气。依我看来,此计未必行得通。”

黄宜安一想也是,不免有些泄气。

张溪想了想,笑劝道:“不如把你家那两间铺子卖了,用卖铺子的银子再买一间地段繁华的铺子,用来做脂粉生意,你看如何?”

黄宜安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那两间铺子虽然偏僻了些,但毕竟是祖业,她一个在父母看来还是半大孩子的人,怎么能擅自做决定。

张溪却已经自顾自地说下去了。

“正好我家在彩霞街有几间铺面,如今正空着呢,你买或是租都可以!彩霞街多是绸缎庄、脂粉铺、银楼之类的店铺,在那里开脂粉铺子再合适不过了!”张溪极力游说道。

黄宜安哭笑不得。

英国公府的铺子,眼下她怎么好去买或是租,那和变相讨要“聘礼”又有何分别?

“多谢张姐姐的好意。”黄宜安婉辞道,“不过,此事关系重大,还需父亲首肯,且容后再论吧。张姐姐不如先跟我说一说,开脂粉铺子可行否?”

张溪见“拐人”计划失败,不免失望,又见黄宜安问,只得暂且按捺不提,应道:“当然可行了!尤其是你做的花露那么好,如果能有像醉春林那样的名气,肯定会大受那些贵妇小姐们的追捧的!”

醉春林是京城首屈一指的胭脂铺子,就坐落在彩霞街上,其香粉、胭脂等物,多有被定为皇宫贡品者,名噪一时。

“那样名声在外的大铺子,我怎敢相比?”黄宜安摇头笑道,“实在不行,便在坊外赁间铺子也行。”

积庆坊人口繁密,且家资多在中等以上,若是能将脂粉生意在坊间做开也不错。

自家家底儿不厚,她也没有想过一口气就吃成个胖子。

张溪见黄宜安主意坚定,只得歇了哄人接受自家铺子的念头,点头道:“实在不行,这倒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又笑道:“别人我不敢说,我肯定是信得过你的手艺的!等你铺子开张了,我们家的胭脂香粉花露之类的,全都从你铺子里买!”

黄宜安心下感动,笑道:“那我就先谢过张姐姐了!”

两人又说了会儿京城妆容风尚的闲话,张溪看着天色不早,便起身告辞了。

等回了英国公府,少不得去正房禀报清楚。

英国公夫人得知黄宜安拒绝了英国公府在彩霞街的铺子一事,又是遗憾,又是赞叹。

“这恰恰说明黄小姐主意坚定、珍重自爱,不是那等贪慕名利之徒。”英国公夫人笑赞道,对于自己挑中的这个四儿媳妇是愈发满意了,当即道,“等黄家的脂粉铺子开张了,若是用得好了,非但咱们家,便是亲朋好友那里也要极力推荐。”

铺子生意红火,黄家家财丰厚,黄家夫妇的顾虑也就越少,这门亲事才能尽早定下来。

张溪点头应下。

可不久之后,黄伦的一次来访,改变了黄宜安开脂粉铺子的念头。

六月底,黄伦一家进城来访,照例带着一车自家地里种的粮食蔬果等物,还有几只收拾好的鸡鸭并一大块腊肉。

正逢黄伟休沐,一大家子团圆欢聚,十分尽兴。

等吃罢饭,大家坐在小花厅里喝茶闲话。

黄伦踌躇道:“今日过来,是想请兄长帮忙拿个主意。”

他虽然善于种地,别的方面却不太行,遇到大事,一向是请兄长帮忙拿主意的。

黄伟笑道:“何事?”

屋子里的其他人闻言,也都停下说笑,看了过来。

“前几日一个西北来的客商,说是高昌国盛产一种长绒棉,纺出来的棉线又长又密实,比咱们这儿的棉花好用。我想着,是不是跟去看看。若是有可能,就在关内买块地,种棉花。”黄伦激动得双眼放光。

黄伟却皱眉问道:“那个客商你可相熟?”

黄伦摇摇头,道:“先前并不认识。那日他的商队恰好经过庄子,上门讨口水喝,闲话间就提到了此事。对了,他还给我留了一包棉花,瞧着确实比常见的那些好。”

说罢,看了戚氏一眼。

戚氏便起身笑道:“大哥且稍等,我这就去把那棉花取来。”

说罢,起身出去了。

第49章 日常拐人

黄伟见戚氏出去了,皱眉道:“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就单凭那一包棉花,你就信他了?”

竟然还想要去西北买地种棉花,二弟莫不是疯了不成?

黄伦笑道:“虽是初次见面,然我观那人言语诚恳,不像是在撒谎。更何况,他自己也往来高昌与大齐,贩过十来年棉花了,对于个中行情肯定十分了解。既然他这么说,那定然错不了。”

黄伟听得直头疼。

自己这个弟弟,什么都好,就是太厚道了,有时候简直让人怀疑他脑子不够用……

正要再劝,见戚氏拿着一包物什进来,黄伟只得咽下了。

在弟媳面前,他当然得顾着弟弟的脸面。

戚氏把包袱放在桌上,解开后,露出雪一般洁白、云一般宣软的棉花来。

“大哥请看。”黄伦指着棉花笑问道,“是不是比寻常的棉花好上许多?”

黄伟凑近观看,只见絮云堆雪一般,洁白光亮,伸手一拉,棉丝纤长,果然十分之好。

“不错不错。”黄伟点头道,“我看比山东、松江的棉花还都要好些。”

黄伦得了兄长的肯定,说得愈发起兴了,道:“听那客商说,是因为高昌土质特殊,又长年光照充足,所以特别适合棉花的生长!因此我想着西北边境一带,靠近高昌,土质相近、气候相等,或许也适合种植这种长绒棉呢!”

黄伟皱眉道:“你说的这些是不错。但是你别忘了,高昌国内近年来动乱频发,朝廷如今下令英国公紧守嘉峪关不出,就是严防受其战火波及。

“你这个时候要去西北种棉花,不是主动涉险吗?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件事情,你要慎重考虑!”

碍于戚氏和孩子们的面子,黄伟没好直接说他绝不同意此事。

戚氏闻言连忙附和道:“我也是这么跟老爷说的,但是他脾气拗,决定的事情执意要做到底,我这才劝他过来,想请大哥帮忙劝劝他的……”

黄伦瞪了戚氏一眼。

戚氏只得把满腹的话都压了下去。

她一个妇道人家,所求不外乎是家人平安、衣食丰足。

要钱还是要命,这根本就是无需抉择的事情!

“大哥,你别听她胡说。她一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黄伦连忙劝说黄伟,道,“大哥也知道,我这辈子就喜欢跟土地打交道。如今知晓有这么一桩事,不去试试,我总难甘心。”

黄伟瞪了他一眼,教训道:“弟妹乃秀才之女,自小也是读书明理的,懂的不比你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