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就是现在这样,多的她也不想抱怨了,毕竟他老公当初为了不下乡,公公是把自己的工作给了的,算起来自己家也不算吃亏。
简母三人没有耽搁,跟小丽告别之后,把行李都搬到了买的房子里,现在能节约一点是一点,还没进屋,看着这个古朴的大门,简小童就感觉很喜欢,她喜欢一切有历史沉淀感的东西。
进屋之后院子的大小和院里的桂花树都让人惊喜,屋子虽然有些损毁,依然可以看出以前的底蕴,这房子以前是属于一个在学校教书的老师的,不过没有熬过来,卖房子的是他的子女。
从房子的各处都能感受到当年主人的用心,墙角还有几根孤零零的竹子,看样子主人离开之后,后来住进来的住户并没有爱惜。屋里也有很多竹竿,应该就是砍的那丛竹子,这竹子和简昭他们用来编制的竹子不大相同。这院子虽然也不算小,但是也不像简家老宅那样可以种很大一丛竹子。
简小童猜测,即使这竹子最繁茂的时候也不多,不过肯定比现在漂亮,这竹子很细,不适合编制,种在这院子里倒是相得益彰。
简母和简昭已经开始打扫房间了,这房子内没什么家具,人家搬家的把能搬的都搬走了,就剩下一些笨重的大型家具没有搬走,应该是屋里本来就有的,像主卧的拔步床虽然上面很多雕花这些都被破坏了,但整体还能用。
这床一般的房间根本放不下,难怪他们不搬走,还有一些衣柜也剩下了,其余就没剩什么家具了,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还得去买。
简小童在院子里看了一会,发现简母两人已经开始打扫了,赶紧也想去帮忙。
“你别弄这些,你去供销社看看,看能不能买些东西回来。咱们晚上争取自己煮饭,外边吃的太贵了,这粮票和钱你拿着,这可是你爸爸特意去换的,也不知道吃得了多久,实在不行我回家带点粮食来。”
打扫这些也要不了多久,简母不想简小童粘手。
“对,还可以顺便买些你需要的东西,虽然咱们带了盆子,但没有香皂,我怕你不习惯。”简昭也附和。
“好吧,我去看看。”
“你知道供销社怎么去吗?”
“我问问就知道了,简昭第一天来都能找到,肯定不远。”简小童对于家里人一直认为是个生活白痴的事情感到很无奈。
简小童知道他们是不会同意自己干活了,干脆也遂了他们得意,帮忙买些东西还是可以的,话说简小童穿越过来快十八年了,都没有去过这个年代标识性的供销社,也算是独一份了。
她虽然听人说过一些,但在她脑子里还是想象不出来,就一个柜台里,怎么可能有他们说那么神奇,特别是在村里人嘴里,感觉不是供销社,是国际大商场,应有尽有。
想也不可能,今天简小童得借这个机会好好参观一下,供销社其实离他们住的不远,是一个两层高的房子,隔老远就能看见招牌,招牌上写的不是供销社,而是百货大楼,人也不少。进屋后简小童虽然有些失望,但也在想象范围内。
供销社内部确实不算小,比前世大部分私人小超市大一点,跟商场肯定没法比。屋里靠墙摆着很高的东西,柜台很像后世的珠宝柜台,这个指的高度,里面也摆了不少东西,有的柜台摆着雪花膏,香皂这些小百货。也有专门卖布匹的柜台,不过供销员看起来面色确实不太好,对着顾客很不耐烦的样子,很少有笑模样。
简小童仔细看了看,基本生活用品还是有的,还有些吃的糕点之类的,这些都是她需要的,不过她最需要的粮食这里并没有。
简小童不知道该问谁,就先买了些生活用品回去,放下东西又去找了小丽,想着她是目前最适合询问的人了,看看能不能找到黑市。
问了之后才知道,原来很多东西都不像小说描述的那样,这个年代虽然很多东西包括吃的都是按量分配的。不够的完全不需要去什么黑市,而是有相当数量的自由市场,这个完全是误会,自由市场是国家允许的,虽然里面的东西是贵了点,但也只是相对而言的。
传说排队抢才能买到的竟然是国家补贴后的供应粮,这个是需要票证的,但是自由市场里的东西虽然贵了点,却完全不需要票。小说误我啊!简小童忍不住感叹,说好的计划经济不能买卖呢?听说还有的乡镇还有集市,为什么他们那没有啊?
要是早知道,简父也不用专门把田外公他们做的东西只卖给供销社和厂子啊,这相差也没多远,怎么就没传到自己村子呢?
等简小童通过小丽的介绍买了东西回家的时候,简母和简昭都被简小童提着的东西吓到了,这么多细粮,不会出事吧。
简母他们也以为这些东西只能在黑市交易,因为简父以前去换肉就是在他们镇上的黑市,简小童刚到这怎么买的到这么多粮食。
“乖女,你这是?”简母担忧的问到。
“妈,我们真的是土包子,这地方竟然有自由市场,里面好多东西卖啊。”
简小童跟简母和简昭讲了一下自己刚刚在自由市场的所见所闻,真的很热闹,里面东西也多,还不需要票,价格虽然贵一点,但也还能接受。
“那我以后也可以做些东西去卖吗?”简昭的第一反应是自己可以卖东西赚钱养家了。
“你和小童好好学习就行,家里不用你们,等我把这院子收拾收拾,到时候种点小菜,有多的倒是可以拿去卖,不过咱们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念书。”简母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简昭的提议。
“学校好像每个月还有补贴,到时候生活费应该是没问题的。”简小童既不希望简昭学习之余还做家具,也不希望简母辛辛苦苦种菜卖。
“行,听你的,房间收拾的差不多了,我去做饭,其它东西等我明天和你一起去看看那市场。”简母一般不会反对女儿说的话,在简小童出去买东西的时候,简昭和简母已经把家里打扫的差不多了。
其实这房子里没什么杂物,那些人搬家的时候是巴不得所有能带走的东西都带着的,这个年代也没什么垃圾的说法,收拾不了多少时间,就打扫卫生花时间比较多。
“好啊,我也觉得我不适合买东西,我看他们都在讲价,我就不会。”
“还能讲价?那这是得我来,你个小女孩可拉不下脸。”简母不觉得讲价有什么不好,她对这个很擅长,不过她也能理解女儿不会讲价这件事,毕竟简小童都没单独买过东西。
在供销社买东西都是明码标价,哪有讲价的余地,简母都很久没听过可以讲价这种事了,还挺怀念。
第一学期
在简小童他们开学前这一段时间里,简母就带着简小童简昭两人出门淘一些旧家具,生活用品,又将院子里收拾了一番,除了一条青砖小道,其余地方的青砖都撬了,简母买了些菜种回来撒下,想着等几个月就有小菜吃了。
这十多年第一次高考不仅考试时间绝无仅有的安排在冬天,这开学也是在春季,简小童他们在正式开学之后,跟学校申请不住校,不知道是不是这届突然多了很多学生的缘故,学校并没有简小童想的那样第一年必须住校。
他们巴不得多腾几个床位出来,所以简小童他们的申请很快就被同意了,开始上课之后,简小童才真正了解什么叫对知识的渴望。
上一世简小童上大学的时候,经常泡在图书馆的人虽然也有,但完全没法和现在的人比,早上图书馆还没开门就很多学生去排队等着,晚上也不肯走。
听住校的人说还有人晚上都拿着书到厕所看,这劲头比简小童上辈子遇到的那些考研的人还勤奋。
在课上就更别说了,因为这届学生普通年纪都比较大,简小童算是最小的了,大多学生都是已经结婚生子工作一段时间的老油条。
受这些年的影响,很多人对教授老师都不够尊重,虽然不是以前那种肆意欺辱,但就是从心底不够尊重,现在不能随意找由头做些什么,就上课的时候仔细注意着,一旦哪个老师出现错误,学生们就兴奋地开始挑刺。
跟简小童以前的学习氛围完全不同,不过大家对于知识的热忱,那种如饥似渴的状态,也是后世不及万一的,怪不得人家都说,这时候的大学生每个人都算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