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有栋楼+番外(38)

“害,这当娘的哪个不疼自己孩子,给别人看着是不放心,你看我这不就是我女儿和女婿考上大学,咱家里不放心她们住学校,我就来照顾他们吗?”

“哟,大学生啊,还两个,这可不得了。”本来只是因为糖果给了简母一点好脸色的妇女突然转变了态度,现在虽不知道大学生值钱。

“两孩子争气,不过也有愁事,我这不是陪着孩子提前过来准备租个房子好照顾他们吗?结果昨天找了一下午都没找到能租房子的地方,就想来问问妹儿晓不晓得点情况?我看妹儿一看就是本地人,肯定比我们这种外来的熟悉这里。”

这也是简父教的,先表明自己家有大学生,现在这届大学生的名头很大,没人会轻视,再捧一捧别人,不能显得太傲慢,这样大部分人都会热情一点。

“这附近我倒是熟悉,从小就没离开过,不过现在这房子可不好租,不过我知道一户,他们家房子不错,刚平反收回来的房子,只不过人家是放话出来要卖,那房子是真好,我每次路过都看两眼。”

果然如简父所说,听着简母的话,这妇女热情的拉着简母坐到接待台子后面,想了会也没想到附近租房子的人家,要是有合适的房子她都不想住在婆家。她婆婆倒不是什么坏人,就是她和她丈夫工作不错,又只有一个孩子,负担小,她婆婆就老是想拿他们的东西贴补她丈夫另外几个兄弟。

“不过最近很多平反的人房子都还了,除开那还没收回来的,肯定有人会租的,你想具体的了解可以去房管所看看,很多人家要卖或者租的房子都会挂在那,当然,那也有国家的房子出租,就是你们可能是租不到了。”

“趁现在人不多我可以陪你去看看,小章,小章,你帮我看一会这前台,我陪这大嫂出去一会。”说着说着,这妇女也有些心动,想着陪简母去了解情况,顺便看看,叫了在厨房帮忙的小同事,几句话的功夫就拉着简母出了门。

“妹儿,这会不会耽搁你上班?真是麻烦了。”

“这有啥子,我这可是帮助大学生,再说,我跟你这一见如故的,陪你一会哪叫耽搁,我叫小丽,大嫂你叫啥?”小丽还是有一点私心的,她想顺便看房子,合适就搬出去,也有还简母那些糖的人情,还顺便跟他们拉近一下关系,这可是大学生,以后说不定就有用的到的地方。

“我叫田红,你叫我红姐就行。”

两人说着话的功夫就到了房管所,房管所的工作人员本来也不热情,在小丽说出是陪简母来租给大学生的,才热情了一点,给他们介绍了离学校更近的房子,当然,学校里面也有,不过那大多都是分给教职工的房子,愿意往外租的人更少。

听说可以租学校里面的房子,简母顿时心动了,听到后半截又有些气馁,也是,学校里面的条件更好,就算要租也会留给亲戚朋友吧。

简母选了几个离学校近的房子,房管所的工作人员在确定简母有租房的决定才带她去看了这几个房子。

都不是什么特别好的房子,说实话,简母娘家的房子都比这好,更别说简家老宅,更有两个房子是混居房,周围全是人,过道上摆满了杂物,过路都困难,看有人来看房,还有那老妇人上前打量,询问的,让简母感觉很不舒服。

这些房子的隔音也不怎么,进了房间都能听见最边上的房间里传来的孩子哭闹声,简母绝对不会让自己女儿住这种地方。

她干脆狠狠心,对工作人员说看看卖的房子,因为那工作人员说租的房子大多都是这种,将自己的房子分一个租出来贴补家用,条件好不到哪去,最好的筒子楼也是共用洗漱室厕所的,看简母连这个平房都怕吵到女儿,恐怕更不愿意住筒子楼。

虽然在很多人眼中是宁愿挤一点也想住楼房的,但这个工作人员工作了这么久,自然知道真的条件好的人家,都愿意独门独院的住着,当然,这是不怎么可能实现的,不过在平房和筒子楼之间,这个工作人员自己也宁愿住平房,至少公共空间大一点。

简母从来没有想过要买房子,在她的心里,孩子们毕业参加工作之后自然会分到房子,简家老宅是根,以后也会回去的,完全没必要浪费这钱买房子,但是为了让女儿这几年过得好一点,买就买吧,反正家里没什么用钱的地方,到时候不住了还可以卖出去。

从简小童开始把空间的东西放出来开始,简家花钱的地方就很少,除了最开始粮食不够吃的年份,后面简父还用布匹猪肉换了不少东西和钱存着,这几年简小童参加工作,简昭和田外公做家具卖,张氏又养了母猪卖猪仔,简家的家底比很多城里人还厚实。

简父把大部分钱都给简母带出来了,穷家富路,村里至少有自留地,吃饱是没问题的,到城里就不一样了,没户口,没票证,得去黑市买高价粮还不一定有,多点钱傍身总没错。

幸亏是这样,简母心里暗暗庆幸,还是丈夫想的长远一点,果然听丈夫的话没错,要不女儿可得受委屈了。

工作人员有些惊讶,这人不是说农村出来的吗?果然不愧是培养两个大学生的人家。她以为租房子照顾孩子已经是很宠了,没想到还打算买房。

不过她也没多说什么,带着简母去看了那些挂了挺久都没卖出去的房子,看了几处,简母没有像一直抱着孩子陪自己看房的小丽和工作人员想的那样买小洋楼,而是选了一处带院子的青砖瓦房。

形制有点像简家老房子,院子里还有一颗桂花树,也有水井,虽然也铺了些青砖,但看的出来上一批住在这里的人并不爱惜,青砖东缺一块西缺一块的,简母已经打算好到时候可以种些菜,也免得去买。

这房子的原主人最近才收回这房子,但并不想居住,想换了钱存着,谁也不知道以后的事情,还是拿着前稳妥,房价也要的不高,因为这房子居住还需要修缮一下,墙壁,房间里都有损毁。

但是这么大的面积,一千六也挺划算的,主要这个地方离学校不算远,又是独门独户,院墙也高,简母母子三人住也安全,简母也没讲价,等房主来了之后,办好手续交了钱久准备回去通知简小童他们,这里勉强能住,既然买了,久尽快搬进来,争取在两孩子开学前收拾好,也免得耽搁了他们。

搬家

等简小童听简母说买了一个带院子的房子的时候,简小童真的被简母的行动力和豪气感到服气,她家里有有这么有钱了吗?要知道上辈子她都没能在蓉城买房,当然也买不起,首付都够呛,这还是全款,听说才一千六百元,简小童这个本来不想随大流重生就囤房的人也心动了。

这也太便宜了吧!难怪那么多人因为这个发家致富,要知道现在像简家这样的农村家庭都能买的起,那城里的工人家庭肯定买的起房子的更多。

简家的存款虽然在农村里算是一等一的好人家,主要就是他们家赚钱的人多,花钱的地方少,家里从张氏这个最老的到简小童他们两个最小的都为家里创造了不少收入。平均每人每年最少也能存下二三十块钱,最多能有五十,主要是看猪仔的产量的简昭他们接到的活,还有简小童偷偷往箱子里放的东西。

他们村里能分到这么多算是好的,因为村里有学校,有果园,有小砖厂,他们大队的工分也更值钱一点,不说远的,就说田外公所在的大湾村,每年工分算下来都不到简家村一半值钱。

城里如果是双职工家庭,就像小丽他们两口子这种都是正式工的,工资最少都有二十多,两个人一年存下的比农村一大家子分的钱都多,当然,城里很多房子都是单位分配,没必要买房,卖房的也少,简母他们算是正好碰上了。

不提简小童的感慨,小丽在陪着简母出去一趟回来之后,也是有些蠢蠢欲动,现在自己小家虽然没有这么多存款,但存几年就好了啊,大不了先跟哥哥姐姐他们借一点,婆家这边肯定不会借。

小丽本来最开始只是有个想搬出去的想法,只想着租个房子,现在看到买房子的便利之后,也想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虽然他们当初结婚是可以单独分房的,婆婆说一大家住一起可以帮着带孩子,就把原来的房子和小丽他们可以分房面积算在一起换了现在住的大一点的房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