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昭君之开挂人生(15)

日子就这么平稳的过着,一切都看似和往常一样。

但父子俩悄悄的派出去心腹查访一些事情。

一个月以后,一大家子用过晚饭,贾赦没有如往日一样用过晚饭就溜走。

往日,这种一大孩子聚会的晚餐,他一般是草草吃几口就溜。不喜与老二他们一家待在一起。

史老太君虽诧异,但没有说话。最近的打击太大,荣国府变一等将军府,府中被封存了一半,心爱的老二被迁居去到偏僻的院子。

她与老二家的,被太后与皇后下懿旨申饬,面子里子全没了。

亲戚友人也避着自家,她晓得,被皇帝厌弃的勋贵,等于没有未来。

原本贾家在朝堂上就没有什么人,对于各种来自朝堂的消息都比他人滞后。

现在这样,都躲着,更是远离朝局,远离荣华富贵。

老太太还回味着刚嫁入荣国府时的繁荣景象。

一直等到老二夫妻俩撂下碗筷,贾赦从怀里掏出来一叠写满字的纸张。然后对着桌子上的人说道,“琏儿,带弟弟妹妹们出去。”

“是,父亲。”

贾琏最近精气神好了不少,也知礼数多了。

小脸白白净净的,一副斯文有礼的模样。天天跑张府,总算有了回应,成功的见到外祖父外祖母。

等分家以后,他就要每天跑张府去念书。外祖说了,要亲自教养他。

贾琏带着弟弟妹妹们出去,只是心留在了屋里,替父亲担心着。

一个人对抗三人,不知道能否成功。

屋内,早已清场。

只留下史老太君,贾政,王氏,贾赦。就连邢氏都被贾赦用眼睛瞪离开了屋内。

“老大,又闹什么幺蛾子?”

史氏对贾赦从来没有什么好脸子,语气也极其的不耐烦,脸子耷拉着,眼睛瞪的圆圆的。

“母亲,闹妖的是你心爱的二儿和二儿媳,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偷我的名帖出去放利子钱。

如果不是我无意中知晓,等再过一段世间,只怕是咱府里有一个算一个的全部都要去蹲大狱。

母亲,这次可不能再偏袒他们夫妻。儿子我也不是有什么本事的人。这样大的事情,肯定兜不住。

今日 ,儿子顾不上孝顺。为了保住家业,保住祖宗打下的这片基业。

只能狠心的提出分家,母亲,您也别发火别瞪儿子,没用的。

为了家业,就是父亲与祖父在世,也同意儿子这么做……”

第13章 红楼惊梦(13)

一晚上的功夫,连夜,贾赦不顾老太君的哭嚎,分好家。

族长,族老,都是他提前打好招呼的。

府中的账本,公账全部已经算好,包括欠国库的银子,也记在账册,除开国债,其余的才能分。

贾赦能如此精明,还是有心人提醒的。

当晚,贾政,王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贾赦拿走府中的七成财产。还是除了国库欠银以后的公众财产,唯一安慰的是母亲的私产,老大估计得不到什么。

三天后,贾政夫妻俩带着儿女们搬离了一等将军府。

他们夫妻俩也不愿意搬走,可老大贾赦威胁他们。分家以后,看他们的眼神,就像是利刃,一刀刀的在割他们。

尖厉,凶狠,还有浓烈的恨意。

如此的老大,让他们都害怕。恨不得立马就搬离将军府。

那眼神里面的恨意太浓烈。

谁也不知道,包括昭君也不知道,分家后的当晚,贾赦卸下心中的包袱,一身轻松。心神放松,反而在当晚,贾赦发热,一灵魂带着悔意回来了。

重生回来的当晚,贾赦就整理出来一个本子。

上面记载了他那颗瓜子仁大小的脑袋所能记载的所有大事。第二天一早,提笔给远在扬州的嫡妹,妹夫林如海送去了一封信,还有一些礼品。

他自己没本事 ,可林如海是有真本事的人。

他希望妹夫妹妹能活的好好的,外甥女,妹妹都活的好好的。

只是前世,他对于朝局对于妹夫在扬州时的事情,知之甚少。能帮到妹夫的地方也少,但是他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妹夫是中毒加体弱而死。

中毒,肯定是因为夺嫡,他即使远离朝局,可基本常识还是知道的。

重生回来的贾赦,有好些事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不过他心大,想不明白就不想。也不愿意去质疑,又没有碍着自己什么。

自己不碍着人家就是好的,心宽的贾赦,只是梳理好前世的记忆,知道如何让自己和儿子还有他的将军府避开一切祸事,知道如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也知道对庶子庶女,嫡子不能不管。

分家的第二天,就抬着银子还有值钱的物事儿去户部还欠银,没有想到,此事还被户部尚书写在奏折中,好好的表扬了一番,皇帝看来了龙心大悦。

在朝会上,那是大肆表扬了一番贾恩侯。

皇帝是不催债,也暂时没有想起这茬,但不代表他不希望勋贵大臣们主动还银子。

自己的银子还没有大方到借出去以后不打算要的地步。

如不打算让他们还,那他早就做赏赐赐予他们,还能落个情。

哪像如今这样,借出去以后,人情没有领着,银子也没有了。

贾恩侯不错,以前是因为没有分家又有史氏压制着,才没办法还银钱。

你看看,刚分家,荣国府变成了一等将军府,人家立马就还欠银,是个好的。

他想起奏折上,户部尚书说:贾恩侯来还欠银时说的话。他一直谨记父亲临终时的遗言,让他早日还了欠国库的银子。

说是贾代善临终时有遗言,让他守孝期满就还欠银,只是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了下来。

皇帝脑补的结果是:不是贾恩侯因为事情耽搁了下来,是他被史氏用孝道压制着,夫妻俩都掌不了家,做不了主,没办法还。

听听,到了而今,贾恩侯还替史氏遮掩,不愿意说史氏的任何不好。

真真是个孝子,至于贾恩侯怎么分的家,他是知道的。算了就当作不知晓吧,毕竟犯事的也不是贾恩侯,一个在自己的府中连住的院落都没法做主的人,你能指望他知道府中的什么大事。

也是够可怜的,自己帮帮他,清扫掉蛀虫。

脑补了好些事情的皇帝,打算等贾恩侯彻底与贾政分开以后,再拿下贾政家的那位王氏,都是王氏,却不能同日耳语。相差也太大了些。

这一切,与昭君都没有什么关系。

一个月以后,御史在朝会上弹劾贾政夫妻俩,各种罪状罗列出来好些,长长的一条,每一条都让人无法反驳。

王子腾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胞妹进大狱,贾政的官职被一撸到底,成为了白身。

想帮忙,却帮不上,罪证属实,能怎么帮,问题是他之前也不知晓胞妹胆大包天,为了银子,做出此等事情。

荣国府二太太从此没有她的什么事,进了大狱,能不能活着出来还是个问号。她这样的人,即使有幸能熬出来,到了外面也是出家的命。

史老太君,被刺激的一病不起,中风躺在炕上,再也起不来。

每天只能让丫鬟伺候着。属于荣国府房光辉岁月,一去不复返。一直到几十年后,贾琏的儿子,一路攀登进取,立下了汗马功劳,才恢复祖上荣光。(这是后话)

昭君的几句话,让昌吉公主帮她解决了大麻烦。

蝴蝶飞飞,扇动的太厉害。

……

郊外,庄子

一家三口带王父王母,五人。

“君君,在庄子上别乱跑。我和你爹回去看看,下晌就回来。”

王母一身蓝色细棉布做的春装,细棉布做的黑色绣如意纹的布鞋。头上戴着精致的银簪子,手上戴着成色不错的玉手镯。

脸上的肌肤,紧致,白皙,饱满 ,双眼炯炯有神,以往的褶子,变浅了,只有了那么一点点。一点也不像是五十多岁,快六十的老妇人。

后面还跟着小丫鬟,拎着包袱。小丫鬟知道自己的使命,要给老太太做面子。

她要表现好,给老太太挣足面子。

老爷子的杂木烟杆子,换成了紫檀烟杆子,前面的是铜做的烟嘴,可金贵了。

老爷子也一身深灰色的细棉布春装,里里外外,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手中除了宝贝烟杆,左手还拎着一个食盒,上下三层。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