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50)

作者:尤利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至于过去的事情,凡因皆有果,造业必有报,我杀不杀你,迟早会有这一天,倒不如留一个希望,把我一直守着的东西延续下去。”

城定怔了一怔,见凌丞相目光里隐隐有希冀,竟不自觉避开了,良久才道:“只要是对的,我会尽我所能。”

见城定犹豫,凌丞相肃了神色,“既然今日敞开心扉,凌某不妨也跟殿下说一句心里话。”

“请讲。”

“希望殿下走出这里之后,也能如凌某当初一般慨然无畏。”

说罢缓缓闭上了眼睛,“殿下若是送我上路,就请莫要耽搁了,凌某已然厌倦了。”

城定看了看凌丞相,“丞相可有什么未了之事?”

经城定一提醒,凌丞相似想起了什么,“的确有一桩事。”

“请讲。”

“若初心地善良,身家清白,她虽姓凌,却不是我的亲生女儿。她父母为救你母子而死,她同你一样,是可怜孩子,你若要清算,莫累及她。”

城定听凌丞相提及若初,不自然往过道尽头看去。凌丞相抬眼一看,果真是若初一身素衣,端着一壶鸩酒徐徐走来。

“父亲。”

“若初,来送父亲上路。”

凌丞相目光动了动,利落地接过鸩酒,背转了身去,语气有些生硬:

“知道了,回去吧,这里不是你待的地方。”

说罢拔出酒瓶塞子,却又叹口气,“往后少不得因我受些闲气,自己多珍重着。”

若初原本要走,听凌丞相这么说,强忍许久的眼泪一下决堤而出。

凌丞相没有看到若初的眼泪,只自嘲般嘴角弯了一弯,不再说话,仰头将鸩酒一饮而尽

若初随即一头叩地,双肩剧烈起伏着,良久,泣不成声道:“养育栽培之恩……终身难忘,不共戴天之仇……亦……至死铭记,若初……拜别父亲……”

李贵妃去后第三日,凌平识畏罪自尽于狱中,凌夫人听闻消息亦自尽于府中。凌平识下狱三日,太极宫门口堆积了几百份参折,从前畏惧凌氏权威,无人敢称凌氏不是,如今大厦既倾,平日目中无人,临了不免人人都去踩一脚。从前遭凌平识迫害压制的人纷纷上书求平反昭雪,经查,先后蒙冤遭凌氏诛杀流放者竟多达七千余人。有好事者为凌氏整理出了作乱犯上、独断专行、残害忠良、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贪赃枉法、卖官鬻爵、徇私舞弊、横征暴敛、霸占民田十大罪状,消息传出,天下哗然。

一夜之间,权倾朝野的凌氏家族灰飞烟灭,这个消息如一声惊雷,炸得宫墙内外沸沸扬扬。我很平静地听小宫人说完了凌氏的结局,其实我一点都不惊讶,只是不知道该做出何种表情。我早就想过,我等啊等,等啊等,等了十年,终于等到仇人死了,是不是应该站在太极宫前放声大笑,才算不辜负这十年的煎熬?可这一天真的到了,我试了试,发现我竟笑不出,甚至在张开嘴的那一瞬间还有些想哭。只是我想不明白我是为了什么而哭,仇人?太荒谬了吧。我绝不肯承认自己是为了这个理由而哭,宁愿就这么一直仰头看着天空,就这么倔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一阵风贴着我的脸吹过,将我许久的努力付诸东流。我回头一看,是皇上推门走了出来。

自贵妃薨逝,皇上再未出过太极宫,除过吴贤公公,谁也不敢进去探望。我不知吴贤公公是否已告知皇上凌丞相自尽的消息,看着他走近,一时竟有些心虚。

好在皇上精神似乎不错,只淡淡道:“你陪朕出去走走吧。”

我怔了一怔,“那……奴婢去和吴贤公公说一声。”

皇上摆了摆手,“不用跟他说,就我们两个人。”

我说叫吴贤的时候是想着,我对长安城不熟,陪着皇上出去,万一走着走着找不回来了,那麻烦就大了。可我万万没想到,皇上虽久居深宫,对这长安城的一草一木却烂熟于心。哪条街上的青石板铺得平整,哪条巷子里专开医堂,哪家铺子的酒最香,他都能准确无误地指出来。皇上颇有兴致地四处逛了一圈,走过一道巷口,见里面人挤人,堵得水泄不通,似是叫卖什么东西,便吩咐我道:“上去看看,卖的什么。”

我得令赶忙挤进人群,还未开口,听到一声高亢嘹亮的叫卖声:“哎鲜肉粽鲜肉粽送了啊,奸臣伏法,举国欢庆,今年端午,我就请全长安百姓吃这‘凌平识’鲜肉粽!”

我滞住,任人群推着往前走了几步,这才回头望了一眼皇上。

皇上只示意我回来,像无事发生一般,照旧朝前走去。

逛到夜幕降临,皇上仍无半分回宫的意思,兜兜转转又绕回了卖粽子的那条巷子,找了一家酒楼,在三楼的窗边寻了个位置,要了饭菜,只叫我吃,自己一言不发,默然在窗前伫立。我知皇上有心事,不敢就座,只怯怯站在他身后,陪他看向窗外。皇上缓缓扫视一周,目光落在卖粽子那家铺子,半晌,对我道:

“这家店,前朝时是个宅子的前院,那宅子叫王府,王府对面往北七尺,曾经是谢府的花园,现在只剩了门坊。这条巷子,在二十多年前,住得都是王孙贵胄、重臣功勋,黄金铺地,白玉砌栏,被老百姓称作长安城的金腰带。这一条金腰带越拓越宽,越拓越长,将长安城,将整个城国,勒得喘不过气来,直勒到奄奄一息。谁都知道这金腰带必须取掉,可谁也不敢,谁也不愿。因为金腰带长了那么多年,早已生了根,若要动他,与改天换日无异。稍有不慎,落个粉骨碎身的下场算事小,若伤及基本,便是万人唾骂的千古罪人。自此没人再抱希望,可偏有那么一个人出现了,不顾非议,横冲直闯,硬是以一己之力将这金腰带连根拔起,将这整个长安城犁了一遍,变成了现在这样子。”

我听得云里雾里,愣怔着听皇上讲完,见皇上眼睛亮亮的,似是蓄了泪水。皇上觉察到我的迷惑,将脸别过去,轻叹道:“你岁数小,自然不知这故事,可他们呢,不过二十多年,竟全忘了吗?”

二十二年前,长安城不攻自破,丞相率文武百官迎燕王入城。登基大典前夕,一个青年将领匆匆走进了太极宫。

“你叫什么名字?”

“回燕王殿下,卑职名叫凌平识。”

“凌平识,进长安时,我看你在城门那里足足站了一刻,你在想什么?”

“回殿下,卑职在想,长安城为什么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不一样?那,你想象中的长安城是什么样的?”

凌平识思忖片刻,“卑职说不上来。”

燕王神色间掠过一丝失望,正欲开口,却见凌平识猛然抬头,目光灼灼看向了自己。

“不过,如果殿下肯给卑职十年,卑职能把想象中的长安城变成现实,那时再指给殿下看。”

我放眼望去,夜幕中的长安城里万家灯火,炊烟袅袅,老人围檐下吃茶谈天,孩童在街巷间打闹,笙歌舞乐阵阵,小贩叫卖声络绎不绝,粽子店老板一掀锅盖,端起了一屉热气腾腾的大粽子。

“你如今看到的,就是他想象中的长安城。”

八十一

内侍监的总管公公远远便望见城定目不转睛盯着太极殿前的巨幅丹陛石看,他了然一笑,颠颠儿跑过来,恭谨行礼道:

“殿下,皇上突然下旨,实在是仓促,来不及仔细筹办,但奴才们的确是尽心了,您千万多担待着。”

城定点点头,听吉时已到,抬脚便要往上走,总管公公急忙阻拦道:

“殿下,舆轿已备好,还请……”

“我自己走上去。”

城定说着便自顾自拾阶而上。总管公公瞠目结舌地望了望八十一级丹陛,无奈地退了下去。两侧渐有乐声响起,城定侧耳倾听,凤箫声动,轻歌曼舞,恰似十年前的上元夜。影影绰绰之间,一个曼妙的身影渐渐清晰,再细看,竟是也皇后!

“娘?!”

城定怔了一下,疾步跑上十数阶。

从来对他严苛的母亲,此刻却展露出前所未有的慈爱笑容。

城定虽感觉不太适应,但他首先想到这可能是个机会,便凑近也皇后一些,仰起脸,鼓足勇气,怯怯道:“娘,我今晚背完了书,能不能去找冰儿玩?就一个时辰,一个时辰我就回来。”

上一篇:轻薄公主下一篇:想摸我的尾巴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