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女相(259)

故而房遗玉知道,若是她一再要求重罚侯君集,不但和唐太宗的意见相左,更会惹上背后捅刀子的小人之嫌,吃力不讨好。

思前想后,房遗玉经过多番考虑,还是打算以退为进。

姓侯的想陷害她,那她索性大度些,让姓侯的告,不但支持他告,还要极力为他求情,让姓侯的做小人,让他引火烧身。

唐太宗向来亲贤臣远小人,只要让他察觉出姓侯的不仅居功自傲,且是个热衷颠倒是非的小人,那惩罚自是少不了,故而房遗玉才布置了个连环之局。

第360章 汇报情况

若姓侯的不陷害房遗玉,她这一劝,唐太宗会说她心胸宽广,气度不凡,若姓侯的陷害房遗玉,则不但表现出她的气量气度,更等同于火上浇油,狠狠捅了侯君集一刀。

故而写本为侯君集说情的奏折是最划算的,其中区别只在于侯君集害不害她,房遗玉倒是希望侯君集能够猖狂的告她一状,这样才能给他自己宣判。

事实正是如此,唐太宗前往大理寺监牢,自是有了放侯君集的意思,只是打算在此之前,劝侯君集改过自新,故而特地带上房遗玉的两本奏折,让侯君集知道什么叫做气度不凡,什么叫宽宏大量。

奈何侯君集的一番诬告,却正中房遗玉圈套。

至于侯君集所说之事,房遗玉并不担忧,事情的主动权在唐太宗手里,况且她也是问心无愧,若唐太宗信她,任凭侯君集泼脏水也没用,若唐太宗不信她,即便没有侯君集的诬告,也会有什么张三李四王二麻子。

此时再提此事,用意也是一般,房遗玉为官的日子不长,可处事却是学了不少,越来越圆滑,毕竟要在这朝廷站稳脚跟,与一帮老狐狸相争,没两把刷子还真不行。

听唐太宗这声质问,房遗玉虚伪道:“其实弟妹认为,侯大帅是个能臣,罚不如——”

唐太宗冷哼一声,将眼睛瞪的溜圆:“若人人都如他一般,犯错却不惩罚,朕这国家还能安稳吗?此事勿要再提——”

“嗯——”房遗玉应了一声,略显委屈。

唐太宗也觉他的语气有些重了,调整一下,和色道:“朕知你心思,只是君集他居功自傲,屡教不改,罪有应得,也是时候敲打敲打他,让他知道厉害。”

房遗玉并未接话。

唐太宗却是笑道:“此事不提,给朕讲讲,你是怎么用七千龙武军大破突厥,收复龟兹,降阿史那贺鲁,夺取交河城的?这几个月来,朕听的都不详细,故而有些地方还不了解,想听听你那漂亮战役的前后经过!”

唐太宗拉着房遗玉来到厢房空地,这里有座大型沙盘,几将龟兹地形一一复制出来。

房遗玉心知唐太宗不但是位明君,还是位大将,在行军战术上很有本事,大唐真正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也就只有李靖,便是李勣也赶不上他。

房遗玉看了看沙盘便知哪里出了错,凭着记忆又做了几座高山,那是龙武军奇袭大营的方位。

房遗玉将她当时的想法和用意,以及当时情况一一道明。

在她构造胶郅谷地形的时候,唐太宗惊叹不止:“没想到这小小的胶郅谷竟会成为决胜的关键,也没想到这小小的胶郅谷竟会险要至此!”

房遗玉苦笑道:“是咱们对西域的了解太少,有些现状远不比咱们设想的那般如意,当然,若非这胶郅谷的奇特地貌,我也难以取得这般战果了!”

房遗玉继续说了下去。

说到没有路,战士们开路的时候,唐太宗着实为房遗玉的行为感到震撼:“朕先前最大的疑惑便在这里,火烧敌军战马冲营,可谓妙极,只是朕却认为能让熟悉地形的西域人无法察觉你等存在,才是神来之笔。”

“嘿!如今一看,果然如此,你竟有勇气开辟一条无人小径来破敌,此招远比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要高明的多,更具胆略。朕想好了,被你们开辟的那条道路就叫平丘道,且让阎侍郎亲自刻碑,立于入口处,记载你等壮举,以供后人景仰。”

唐太宗的提议,让房遗玉有些激动,这阎侍郎就是大唐的画道国手阎立本,他的画作都能流传千古,更别说雕刻的碑文了,想着她的大名能同丰碑一般,流传千载,房遗玉也是乐个不停,随后道:“开路一事,要属我家二兄居功至伟,若非他力拔山兮,以一人力于先头开路,我也不会胜的这般容易,军中将士们也都功劳不小。”

唐太宗笑道:“弟妹大可放心,朕明日便论功行赏!”

房遗玉接着开始说了是如何利用邓化,劝降龟兹的事,也表明阿史那贺鲁的归附,与献出交河城属于意外收获,顺带将如何治理龟兹的事也告诉了唐太宗。

对于这些,唐太宗早已从乔师望的信中了解,知房遗玉所言属实,当初就是唐太宗让乔师望于暗中观察房遗玉的表现,看她是否拥有治世之才,是否能将龟兹治理好,事实情况在那摆着,已是毋庸置疑。

唐太宗满意的点着头道:“朕已看了师望来信,没想到弟妹在政事上也有这般能耐。”

房遗玉谦虚道:“皇兄这是抬举我了,其实在治理上,刘正则和邓化出力最多,我不过是将他二人的提议安排下去罢了。”

唐太宗抚须笑道:“这才是真本事,你要记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但你能用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短处,便是完人。”

房遗玉颔首表示明白。

唐太宗见天色不早,笑道:“你还没归家吧?这样,你先回去,别让元嘉等急了,明日早朝,你带麾下将士于殿外等候,此番出征龟兹,你们龙武军居功至伟,朕定当重赏。”

见房遗玉露出好奇神色,唐太宗却是摆了摆手,将房遗玉轰走,一副他要保密的模样。

房遗玉翻了个白眼,不情不愿的退去,暗自嘟囔:“给人好奇心都调出来了,真能玩人!”

但想着家中的丈夫以及父母双亲,房遗玉也将那好奇心抛在一旁,拔腿还家。

唐太宗的贴身侍卫程虎权这时与她擦肩而过,房遗玉见程虎权一身风尘,似是经过长途跋涉,大为疲累。

房遗玉多看了程虎权几眼,心中生疑,唐太宗安居宫中,侍卫统领却风尘仆仆,是有什么任务?

房遗玉走后,唐太宗将手中的功劳簿合起,露出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样,心中想着该如何嘉奖这些有功之臣,却忽得程虎权求见的消息,继而正色起来。

第361章 其乐融融

程虎权快步走入甘露殿。

唐太宗见他进来,眸中闪过些许厉色:“可否属实?”

程虎权沉声道:“正如房将军所料,江南地处偏远,远离京都,确实有些异常,那面极有可能就是乱党老巢,陛下,咱们是否立即动手,将其一网打尽?”

“不着急!”唐太宗从容一笑:“对付他们必须连根拔起,不然难保会有漏网之鱼,你虽勇武,却缺少房遗玉那股机灵劲,若要将这些乱党一网打尽,非是房遗玉不可。且等等,没了资金支持,他们比朕还要急切,朕有的是时间,等他们这些杂鱼出水。你去江南折腾这么久,定也累了,先去休息,朕——已有打算!”

一番话语,展现出唐太宗运筹千里的气概。

房遗玉马不停蹄的回到韩王府,刚叫开门却被告知李元嘉已去房府等候了。

房遗玉会心一笑,知道李元嘉想着她回家后,定会去拜会双亲,故而先行于房府等候。

来至房府,房遗玉意外瞧见府外竟停着两台轿子,一台是李元嘉的,另一台却是武曌的!

房遗玉看着门口的两台轿子,心中直犯嘀咕:“元嘉在房府还好说,曌儿怎么也挑这个时候过来?莫非只是巧合?我不是只将消息告知了家人和宫里的唐太宗,按说武曌是没道理知道的啊!”

可若说巧合,这也太巧了吧!

来至府外,房遗玉将马匹交于门房,快步走入府内。

刚进大厅,就见武曌与卢氏、李元嘉在厅中闲聊。

房玄龄和房遗直办公未归,大嫂实是贤妻良母,于院中相夫教子很少出门,房遗爱从军营回来,也不知道去哪了,没在此处。

看样子,李元嘉三人聊得还挺愉快。

房遗玉忙近前拜见,这快一年未见,明显能察觉出卢氏双鬓多了不少白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