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太监她权倾朝野+番外(50)

作者:安二十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们问下一趟去北平的船什么时候开,挑夫头头说最早得后天,也是艘货船。

领头的军士恨恨地拍了下码头边的栏杆,只差一点,只差一点他们就可以回去交差了。

旁边似乎是副统领的人走过来问他怎么办,他稍稍平复情绪,快速分配任务,叫了几个兄弟回皇城回话,又叫了几个兄弟去平江府府尹处,问能不能尽快安排艘快船,自己则和剩下的兄弟去调查未调查的线索。

——

船舱里。

除了顾安喜和裘北归还有几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他们大多神情静然,充满了旅途的疲惫。

这船载了很多货物,吃水很深,因此也走得很平缓,只有轻轻地摇晃,像极了妈妈的怀抱。

此时还未入夜,睡觉又太早,他们席地而坐,裘北归就提议说:

“安喜兄,你不是北平人吗?你说道说道北平的吃食呗。”

顾安喜心想闲着也是闲着,便说:“好勒,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你想听哪一样?”

裘北归说:“还有这么多门道?北平最出名的不是烤鸭吗?”

顾安喜:“是倒也是,可是一说北平就说烤鸭就有点‘俗’了,北平好吃的海了去了,没必要就揪着烤鸭不放呐。”

裘北归:“那你随便说说。”

旁边的人顿时竖起耳朵静静听。

顾安喜想了想,说:“那我说个‘冰糖肘子’吧。

做冰糖肘子,一定要用三斤的肘子,还得是前肘子。前肘子大小适中,皮包着肉,肥肉也少,是做肘子的好肘子。冰糖要八两,菜心要十颗,其他配料盐、料酒、酱油、姜、花生油什么的少许。

首先将肘子洗干净,再将菜心抽筋削皮。”

裘北归:“菜心抽筋?菜心还有筋?”

顾安喜:“对,一般菜心煮烂后,你吃的时候有些东西嚼不动,吐出来那些就是‘筋’,不但菜心有筋,萝卜什么的也有筋。平常吃倒也没事,难咬一点而已,可是做菜不行。”

裘北归:“讲究。”

顾安喜继续道:“肘子用水煮透捞出,在肉的那一面划个大口子,皮的那面抹上酱油和料酒。烧热花生油,将肘子皮朝下炸至变色即可。

随后将肘子放在扣碗内,加入冰糖、料酒、盐和姜片。放上笼子用大火蒸一个时辰。将菜心煮透后再用鸡汤和盐烧入味,然后把这些菜心均匀的放到肘子旁就可以上菜了。”

她顿了顿又说:

“做得好的肘子是炖的极为烂熟的,用筷子轻轻一夹便可以骨肉分离。吃肘子一定得趁热,你一筷子分开大骨和肉,肉的香气和热气便喷薄而出,蒸好的肘子里面也是冰糖的蜜色。夹起一块,静置于眼前,你会发现这块肉又如春风中微摆的柳叶,不住的轻轻摇动。这是因为熟透的肘子极为软糯,稍微一动便会‘余韵不断’。

夹起一块放入口中,一抿即烂,再稍微嚼动,便满嘴生香。可即便如此,你也能吃出皮、肥肉、瘦肉的层次感,皮的弹性、肥肉的糯、瘦肉的充实。冰糖的甜在一个时辰的蒸煮之下已经完全渗透进肘子,这肘子甜而不腻、肥而不腻,甜与肉香如同盐溶在水,悄无声息又妙到天成。

最妙的是这菜心——”

裘北归好奇道:“这菜心有什么妙?”

顾安喜笑道:“你可知这三斤肘子是几人份?”

裘北归想了想:“若是寻常人家,得两个人吃罢。”

顾安喜:“这三斤的‘冰糖’肘子都是一个人吃的哩!正因为是一个人吃,这个人这顿吃了这个肘子,也不用吃饭和其他菜了,所以需配备菜心。要知道纵然肘子炖的再好、再肥而不腻,一个人吃三斤还是有些发腻,这菜心就是解腻的。

炖好的菜心爽口无渣,一口一个,清甜甘香,这种甜又与冰糖肘子的甜不同,像大夏天从深井挖出一碗凉滋滋的水,一喝,是甜的!非常解腻,就着菜心吃肘子,一个人便可以吃三斤。”

她绘声绘色的描述,让大家都好像真的进了饭店,亲眼看见厨子做了一个多时辰的冰糖肘子,又一个人吃了这三斤肘子一样。只不过“吃”完发觉自己还在黑漆漆的船舱里,肚子又饿了一些。

裘北归抚掌赞道:

“听安喜兄所言,真宛如身临其境也。安喜兄是真真的吃过这道菜?”

顾安喜点头:“我和我娘亲吃过,我娘亲爱吃,她也经常做来吃,久了我也会了。”

裘北归感叹道:“安喜兄小时候可真幸福。”

顾安喜有些不好意思。

船舱里有小孩拉他妈妈的手,轻声问道:

“妈妈,肘子是什么啊?”

妈妈回:“就是猪腿。”

小孩轻轻的“哦”了声,不说话了,或许在心里默默的馋,又或许在想三斤的猪肘子做出来是什么样的光景。

妈妈把他拉到怀里,轻声说:“睡吧。”

小孩乖乖的闭上眼睛。

入夜了,船舱一时静默的只听见人们均匀的呼吸声。

船儿晃晃,波涛轻轻的拍在船上,浪花儿和人们道了声晚安,就散了。

船外,一轮明月高高的挂着。

正应了那句诗:“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第四十五章 风光

北平离着平川府不算很远,若是走水路,就要再近些。

货船走了一下午加一晚上,终于在第二天上午到了北平。

这次没有挑夫兄弟来敲门了,船上的帮工搬搬抬抬了很久,船舱里面的人以为快要下船了,结果过了好一会儿才到。

下船的时候还要等帮工们把第一批货先搬下去,在搬第二批货的间隙连忙下船。

北平的码头,顾安喜小时候不常去,娘亲说码头人杂,不让她多去。

但她下船的时候看见远方熟悉的建筑,依然感动得泪盈于睫。

她站在码头上,迎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佯装伸懒腰,其实是拭去眼角的泪水。

裘北归说:“安喜兄重回故乡的感觉如何?”

顾安喜带着笑,说:“很久没回来啦,虽然才回来没多久,可是感觉一切都和从前一样,都没变。”

裘北归说:“那我们走罢,去看看安喜兄的故乡。”

顾安喜说:“北归兄,我也听了一路的‘安喜兄’了,你我关系大可不必这么生分。”

裘北归说:“我也听你喊了一路的‘北归兄’了,不如我们一起改口如何?”

顾安喜说:“好”

裘北归:“那我们一起把新称呼喊出来吧。”

顾安喜:“好。我们三个呼吸后一起说出来。”

顾安喜屏息,三个呼吸后。

顾安喜:“裘北归。”

裘北归:“小狮子!”

顾安喜:“?”

他们走过码头,码头一旁的小摊有对母子正在喜滋滋的吃着虾籽酱油汤面,就两个插酥芝麻烧饼。他们吃得很香,妈妈夹了几筷子汤面去儿子碗里,对着他说:

“怎么样,不比肘子差吧?”

儿子其实没吃过肘子,一边点头一点喝汤一边说:“香!”

妈妈摸了摸他的头:“傻孩子,慢点吃。”

他们走在街上,街上的风景一如顾安喜儿时一样,一点也没改变。

低矮的墙,胡同小路,高门大院,静默的朱红色大门。大街上人不多,也大多是在悠闲的走着,他们穿的可能不是特别富贵,可是行走打扮之间都带着一股子“讲究”劲儿。

顾安喜和裘北归一路走,一路说起街边的铺子。

“这家是酱园,里面卖一样叫‘佛手酒’的酒,你闻到佛手泡出来的香味儿了吗?不过我到没有喝过佛手酒,我爱吃酱园里面的麒麟菜,麒麟菜就是酱菜,不过白嘴就能吃,也很便宜,我小时候出去玩就买一包来吃,从这里走到家,也就差不多吃完了。”

“那边是烤肉李家的馆子,虽说叫烤肉李,可是他们家很早就不做烤肉了。老板李老头也不知从哪里学会一些西域菜的做法:黄焖羊肉、大葱炮羊肉、烤全羊。很是得一些老饕喜欢,因此他那里一到晚上就很多人,如果我们晚上过来,就能闻到很香很香的羊肉味啦!”

“那边呢,是个熏烧铺子,娘亲不做饭的时候就会过去买些熏烧的牛肉和蒲包肉。啊,你知道熏烧吗?熏烧其实就是卤肉,他们家的豆腐干也很好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