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在旁边噗的一声笑了,然后所有的人都笑了。
张月英连连道:“看你这出息。”
说着话,李自新看看屋外,外面的雪还在飘,他喝了口酒问:“我那大孙女还能回来吗?”
说到李麦多同志,昨天就说能回来,这已经三十了,还没到家,想着或许是这大雪给耽搁了,也没了消息,一大家子人就差她自己了。
这李麦多毕竟是李家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人人稀罕,李自新也特别喜欢她,觉得这个孙女飒爽英姿不让须眉的,也最惦记她。
“说不好就在来的路上呢。”李强连忙宽慰道。
李金多也叹一口气,“我大姐不回家,我连想吃的都没吃上。”
米多连忙问他:“这么一大桌好吃的,还有你没吃上的?”
说完了,李金多立刻看一眼米多:“也是你喜欢的啊。”
李米多不敢说话了,她实在不记得,哪个是她喜欢的,金多也喜欢的,好像麦多也喜欢的东西。
李苗在旁边插一句:“是不是大蛋抱小蛋?”
“对对,就是这个!”金多立刻说。
然后在一旁戳了一下米多:“别告诉你没想着这一口,咱爷爷做这个最好吃了。”
李自新在一边听了,随便夹了个孩子们不喜欢吃的凉菜,说:“准备了,等麦多来了就做。”
“真的?”金多叫起来。
“这还有假,你爷爷都把肉馅调好了,哎,你说你们这些孩子啊,什么麻烦爱吃什么,就这蒸碗,麻烦不麻烦,都要炸好了再蒸,还有那大蛋小蛋的。”王月容在一旁说。
“是啊,爷爷,都是麻烦的做法。要不然这样,今年你给我们说一下怎么做,然后我们来做,这样以后这个菜就不至于没人会做了,是不是?”米多突然说。
李自新看米多一眼,犹豫了一下,道:“那行,我就说一遍,你们听好了。”
“鸡蛋先煮熟,”李自新喝一口酒,慢慢说:“鹌鹑蛋煮熟。都熟了吧,然后……”
李自新说完,米多一点一点的记着,听到后来,突然愣了一下。
她呆呆的看着这桌上的饭菜,蒸碗,这特殊的味道,和别家不一样的味道……
“妈,咱们红县是不是过年都吃蒸碗?”米多突然问。
张月英看一眼米多:“哪有家家吃啊,会做的不多。”
米多又听着那大蛋抱小蛋的做法,虽然还没有吃过李自新做的,但米多已经记起了那个味道,和之前吃蒸碗的时候一样,米多记得那个味道,还以为是原主对这个味道的记忆,可说到大蛋抱小蛋,米多确定她来了这里之后,一次都没有吃过,那么,她记忆中的味道,那个熟悉无比的味道,又是在哪里吃过的呢?
显而易见,这是她原有的记忆。
这世界上的食物多变,千差万别又不尽相同,可如果是一个味道的重叠是偶然,那么另一种味道再次重叠,也是偶然吗?
而且还是这种很少人会做的菜?
米多正努力回忆着,就听见李强说:“好吧,听好了吧,等麦多回来了,这次你们三个做,让你爷爷指点着,这道菜不能丢,要一辈辈的传下去。”
“哎,米多想什么呢,这孩子,还不吃,再不吃都让金多给吃光了。”
“是啊,别走神了,这么多好吃的还能走神,快点吃,一会儿又该包饺子了。”
“我擀皮。”
“我只会包。”
“都行。”
“麦多啥时候能回来啊……”
作者有话要说:上面对食物的描写,献给我的姥爷。
永远想你。
第63章
张月英把东西收好了,厨房太小,坐不下这么多人一起包饺子,就和米多一起去厨房端面盆,饺子馅还有杂七杂八一堆东西到堂屋来。
王月容见张月英忙乎着,便对李苗使了个眼色,李苗正在坐在那里消食,泡了一杯浓茶,还没喝几口,看见王月容瞪她,连忙站起来,“嫂子,我也去端。”
张月英也不说不用了,笑笑说:“行,你去把箅子拿来吧,就在碗柜上放着呢。”
李苗从厨房拿来箅子,堂屋里已经摆好了,张月英照例去拿面,揉面,准备擀剂子。
米多和金多都在那里看着,等第一批剂子擀出来,手也洗干净了,想一起包饺子。
金多想跟着包饺子纯粹是想玩,米多包饺子则是想坐在那里趁机听大人们说说话,聊聊家常。
以前米多跟着院长妈妈的时候就是这样,她并不是多喜欢干活,而是想呆在那些大人身边,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听她们讲讲有趣的事。
至于那时候院长妈妈都讲了什么故事,米多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很有趣,很好玩,好像讲的都是院长小时候的事,和她家里的趣事。
张月英揉了揉面,还没开始切剂子,王月容便在下面踢了一下李苗。
李苗没干惯,眼睛里没活,见她妈在那里等着剂子擀好了再包,米多和金多也在等,她理所当然的也在等,这包饺子的事,男人都不参与,李强早就去睡了,李自新也喝大了,休息去了。
被王月容踢一下,李苗连忙去看她妈,就见王月容用下巴指了指张月英正在擀的剂子,李苗会意,这才说:“嫂子,让我擀吧。”
包饺子比不上擀剂子,擀剂子是个累活,眼睛手腕同时用,还要坐的直直的,擀上一会儿就会腰疼。
张月英看李苗一眼:“你会擀吗?”
那边王月容立刻接话了,“咋就不会擀了,这擀剂子就得年轻人干,你别擀了,腰疼,让苗儿擀。”
李苗担心自己擀不好,王月容在一旁又说:“没事,我给你看着,多擀几个就行了。”
这李苗没擀过剂子,在家的时候都是王月容擀剂子,她偶尔伸个手包一两个饺子就拉倒了,这真的擀起来才知道,这么多的人,要吃这么多的饺子,擀了没多少腰已经疼了,别说还有一盆面呢。
张月英看出了李苗的担心,立刻笑着说:“一会儿你累了我来擀。”
李苗立刻笑了:“行。”
这才是一家人,都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原本毫无血缘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很难融合,这你一言我一语的,一句贴心又热乎的话,就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金多随便包了一个,别别扭扭的挤上了,一个包完就没啥耐心了,坐不住,在马扎上晃悠。
张月英早就看出来了,说一句:“走吧,玩去吧,不用你包。”
然后又看一眼米多,也说:“你也是,去玩吧和金多。”
金多听了他妈的话早就站了起来,专门等着米多去找向南玩,可米多却没有站起来,看着她妈说:“就让我包吧,我喜欢包。”
“那行。”张月英笑了笑。
金多见米多不肯出去,自己溜出去找辛向南玩去了。
这饺子包了大下午,大家包的慢,彼此说着话,谈一谈米多的成绩,聊一聊老家的趣事,谁家和谁家打架了,谁家把谁家的水缸给砸了,听的米多嘴巴就没合上,又像回到了她没穿来之前的小时候,和院长妈妈在一起的时候。
家里人多,包的也多,而且初一早上也要吃饺子,张月英合计着要不要把初一早上的饺子现在就包出来,省的早晨起来再包。
王月容连忙说不要,这天太冷了,又干,现在包好了,一晚上饺子皮都干巴了,不好吃了。
“那行,那就明天一早起来再包,反正人多。”
这饺子包完了,两个男人也起来了,又过了一会儿,看看时间已经五点了,张月英立刻去烧水,想做胡同的第一响。
过年要求不能吃哑巴饺子,什么意思,就是你这边烧好水,准备煮饺子了,那边就喊一声外面的男人,点鞭炮吧,那边一响,你这饺子再往锅里放,这才行,否则那就是吃的哑巴饺子。
张月英一手拿着箅子靠在灶台边,朝外面喊一声水开了,然后立刻用手指提起一个饺子。
院子里,大红色的鞭炮挂在树枝上,下面是积雪,这雪还在下,也不能打扫。张月英喊完,李金多就拿着他爷爷正抽着的烟去引燃炮竹上的芯子,然后迅速跑远了,鞭炮噼里啪啦第一响,张月英立刻把早就准备好的,提在手里的饺子放进锅里。
饺子煮好,一碟碟的香醋摆在面前。
这真的是要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