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不送几位了”柳文安直起身一展双臂,宽大的官袖在空中划过弧线,眯眼蔑视几人:“几位大人是吏部送来的未来国柱,若成果不济,本待中也只好将几位大人所著成果展与圣上,向众朝臣所示了!”
李仁。汪洋刘开皆目怒而视:“你!!!”
柳文安眸色沉沉地盯着几位郎官离去的背影,舔了舔嘴唇,神情浮出奇怪的满足之色,低下头摩挲着茶盏边沿露出丝笑意:接下来还有什么招等着我呢?
或许是柳文安逼迫起了效果,七天后李仁等人将各自的负责结论呈至案上,她大略翻了几翻,重新合拢并未评语,只又下达了一堆各自的事务,在几人的目视中悠悠回宅。
第90章
“给,看看”柳文安把几张文碟带回了宅子,塞进了莫姚春怀里:“看了后说说感悟。”
“他们还真写了?”莫姚春头搭在柳文安椅子上,两人凑得极近,炙热的呼吸喷在她脸上,让她极不自在,不动声色地撑手挪了挪屁股,推了下她头指着白纸文碟急声道:“让你看你就看,哪来那么多话?”
“你怎么了?推我做甚?”莫姚春摸了摸自个额头,不明白对方突如其来的动作是何意?
“别闹”柳文安狠狠瞪了她一眼:“还学不学了?”
“我学”被他瞪了眼的人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展开文碟看了起来:“各位郎官有才,说得极有理,只是...”
“只是什么?”柳文安顺手抄起一扇文碟,眉头皱得死紧,文皱皱的东西,半懂并不懂,她上奏的策论完全是按照现代论文模式写的,遣词用语几乎没有,全是大白话,是于朝廷众臣皆薄于她。
就是看不起她没文化呗!
‘啪’柳文安双手一合,特么的特种字词句的意思跟后世全完不同,看不进去,低头问‘媳妇儿’:“说呗,咱俩好歹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蚁,得同舟共济才行啊!”
“谁跟你是蚂蚁?”再次扔了个白眼球给他,莫姚春从他手中一把扯出文碟,将几封文碟一一看尽,神色凝重地指着其中几字道:“我读书不多,但也知道这句‘其襄公也’放在‘咸丰三年’不妥”
“怎么个不妥法?”敛眉再次上下扫下文碟内容,瞪圆了也没有看出什么问题来,只能茫然地抬起头望向莫姚春。
咸丰三年是太祖刚登基第三年,去祭祀古圣贤襄公,刚出行襄公庙便起火,是为不详,更传出有燕得位不正,圣贤不愿受拜的传言。
至于剩下的,柳文安便明白了,陡的火起,她真把文碟呈上去,第一次死的就是她!这群阴逼文人,杀人不见血,一设一个坑,一不小心极容易踩进去,想到中计的后果,柳文安脸色冷得阴沉,杀气腾腾地舔了舔嘴唇,转头问道:“还有其它吗?”
莫姚春摇摇头,不是没有,而是没经过系统读书,她也看不出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杀人陷阱,想到此她心中亦不好受,试探性地提议道:“要不,你多给我带点书籍回来?”
“成”柳文安抹了把脸,将文碟收拢放入怀中,起身答应道:“明儿我就给你弄书,你要看什么,列个单子,我去翰林院借去”说罢急冲冲让人套马出宅,找人求助去了。
“殿下,子璋前来还请殿下援助”到了秦王府,柳文安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请殿下介绍位熟通各类经义文章之人”
说罢将怀中文碟呈上,再把莫姚春发现异常处一一道出。
“你要将文中异处上报父皇?”
听到秦王疑问,柳文安一掀下摆,身子坐得笔直,脸色冷峻:“此等小事岂能劳烦圣上,不过是想听听他们陷阱来处罢了。”
秦王眸色在他身上绕过,把手中文碟随意仍到案桌上:“你倒是有信心,就不怕随后之计”
“呵”柳文安冷笑:“殿下可知一句俗语,叫做‘乱拳打死老师傅’”
文人使计,刀不见血,可是她一乡下小子,可不懂什么‘规矩’、‘礼仪’。
翌日一早,京城四市口露布上,分别张贴着四张大字报,署名为:李仁。汪洋。刘开。郭审其四人,引得诸多学子百姓驻足观看,更有识字之人朗声为民众宣读,可读着读着声音就熄了下去。
当天柳文安便被御史梁统参了一本,于是没有上朝资格的柳文安又被元朔帝拎进太极殿。
梁御史振声大喝:“柳侍郎是何意?政令未定竟私泄,此等行径,违则令法!请圣上作罚!”
众朝齐喝:“请圣上作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