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秦王府”元朔帝想到夏院使告知他的消息,神情莫测地听着秦王妃要主持柳文安婚礼的消息,脸上闪过一丝玩味:胆子倒是挺大,不过...娶的是莫家女,那些以为自己祖上得了从龙之功,便可安稳万世的勋贵...元朔帝眯起迅速将局势整略一遍,收回暗杀柳文安的命令,反下令道:“让监视柳卿家的影卫撤回,暂且不用监视”
“是”
柳文安,朕便看看你能能不能翻起风浪,若不能......元朔帝望向殿角处目光尽是森森杀气。
第84章 在吵架
因暗袭一事,柳文安特意向户部告了假,在家中等京兆府官吏上门,用过午食没多久,就见一花白胡须的老吏带着衙役在差事的引领下走进院内,相互见礼后,她再次将昨日未尽细节道出,只是嘴上说得详细,心上淡然之极,京城这圈地,一块砖头砸到十人,九人是胄贵人家,剩下一人是百姓,可能还是某家远亲。
靠京兆府找出凶手,跟现代街边花两元钱中了头等将的概率一样,见老吏请她确认询问记录是否有异,柳文安微笑着提笔挥墨水签上自己明字,搁下笔微笑道:“陈老吏,敢问这两年京城是否出现过如此案件?”
老吏姓陈,一身深直衣缀,系着黑色幞头,仔细将记录书册整理完毕,拧着眉回想片刻,摇摇头:“京城治安颇好,并无这般骇人事件”
柳文安闻言笑了笑,亲身将老吏衙役送至院外,目送他们离去后,才折身回房,闭目沉思,将半个身子放在穿窗而来的春阳中,四月初的阳光如少女般温柔喜人,打在人身上,照得暖洋洋的,空气中是混着的花香气,偶尔还传来几身门外顽童的嬉闹声。
好一幅岁月静好啊!柳文安慢悠悠睁开眼,盯着无数细小的尘灰在光线中不停飞舞,悠悠叹了口气,直起身提笔挥墨,伏案写了起来。
自秦王替王妃应承操办她婚礼后,今早她便亲送二姐去了秦王府,让二姐在王妃操持婚礼期间,多看多学,顺便能跟秦王妃结下几分情谊最好,那样...柳文安晦暗难明地盯着纸上几个大字,将来还能庇佑二姐几分。
而另一边的莫府接到赐婚圣旨时,满府惊愕,大房夫人钱氏瞠目惊舌道:“热孝成婚?”
燕朝一向提倡孝道,可如圣上竟冒天下之大不韪下赐婚,这...大夫人喉头惊动,转向半靠在美人榻上的老夫人,期望得到点拨,却半响没听见只语半言,只有莫正涵脸上欢喜无限:“既然是圣上所赐,定有圣上道理,只是三月后便成亲,时间太紧了,到时要辛苦嫂嫂了”
说着起身对大夫人行了一大礼,让大夫人对小叔子实在不知如何回应,只好侧身避开,听着他百感交集地感叹总能对得起婉儿时,端庄的脸上不由一抽。
他就没想过这婚事有诡异之处吗?
“涵儿说得是”莫老夫人慢慢地捻着串珠睁开眼,身前香炉正冒着徐徐檀香,寥寥烟雾打在她皱巴的脸上,将原本刻薄的眉目柔和了几分:“圣上既赐,我等身为臣子,理应遵旨,去,将晟儿叫来”
说着又将欢欢喜喜的莫正涵支到院外去,与大儿儿媳商议起这桩婚事起来,商议到半途,又接到秦王府帖子,言三日后上门为柳文安上门提亲,更是不解其中含义,面面相觑...
而此刻莫正涵正对着莫姚春叨叨嗉嗉:“圣上下旨呢,我儿定有个好前程,这也是为父能为你做到的事,今后的路就要靠你自己走了,这几月便好好地将养身子,为柳家开枝散叶...”
回京后仅几日啊,二姐在出府时就被巡逻婆子逮到想私自出府,若不是看在她身上的婚约,早就被送入祠堂关起来,想到这莫正涵又开始新一断叮嘱:“也莫在私自出府,你守孝呢....”
莫姚春默不作声地听着,听见他期待她婚后举案齐眉,夫妻顺和时,心里陡然升起一股戾气,悄然握紧了垂在身侧的手,敛下的眸里划过一丝嘲讽,你自己做到夫妻顺和了吗?将自己娘亲放在妻不妻,妾不妾的地位上,可为她考量过几分?
当年前朝末年,莫家跟刘家同是太。。祖手下部将,从功劳来说,刘家行军治兵比莫家还略胜一筹,但两家凭借战友情谊,定下儿女亲事,只好事不长,开。国后刘家犯了忌讳被削为庶人,家族前途一朝化为乌有,刘家与莫家仅婚约续存,若刘家不愿应承婚事,大方取消作罢也行,可偏偏莫府不愿丢了名声,竟设计污娘亲名誉,在刘家准备上门退婚时,又坚决表示要按约娶娘亲入门,没过两日,大学士杨大人嫡次女被传心悦莫府少爷,私会莫家少爷,传闻说得有鼻子有眼,一时成为京中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