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塔+番外(106)

尽管如此,朱槿心底还是笼着一层一触即破的薄纱,她知道自己不仅仅是陈思敏的外孙女。

她身上留着皇室的血。

而如今,也许是她偿还百姓供养作用最大的时刻。

朱槿在等。

等朱瑜那道圣旨。

她等到了崔质。

在陈思敏隐居的这座小院,崔质只身等在那座栈道上,清瘦挺拔的背影单薄,却时常承载着这世上一等一的大事。

他此次受朱瑜的命令来到这里,对着陈思敏恭敬一礼,紧接着,只有一句话:“殿下,陛下想要见您。”

朱槿顿了顿,目光瞥向陈思敏。

朱瑜从未来过这里。

可崔质却突然出现在了这里。

毫无防备,毫无预兆,朱槿有一种被窥伺的不适感。

她先回了先前在住的院子,整理了一些必要的东西,站在窗前,见崔质的身影还立在湖畔。

她隐隐有些烦躁。

手指不自觉地抚上那块小玉佛。

陈思敏在这时候敲门,朱槿起身去开,他看见朱槿脖子上挂的那个小玉佛,忽然一怔。

朱槿有些疑惑地看着他,“外祖?怎么了?”

陈思敏道:“阿窈那孩子还是将这块玉佛给了你吗?”

听到“阿窈”两个字时,朱槿也是一愣。

京城上空浓云密布,隐隐传来雷声。

朱槿随崔质坐在马车上,换了一身公主常服,心底却也仿佛伴着雷声一声声沉闷地鼓动。

她长身玉立,一步步踏过金銮殿前的长阶,阴沉的天色没能照亮半分空旷的大殿,崔质送她到门口便不再动。

朱槿走进去,在一旁的偏殿方向传来朱瑜的声音:“过来,嘉宁。”

越过帷幕与屏风,朱瑜坐在华贵的椅子上,手执朱笔,一道一道在手中的折子上画下批注。

他的模样,显然是一个成熟的帝王。

即便他与朱槿一般大的年纪,甚至尚未及冠。

朱槿走到他身旁,并未得到任何制止的反应。

朱瑜甚至未曾抬头看她一眼。

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里,一眼便能见到“和亲”、“鞑靼”、“云州”等字眼。

朱槿看了一眼便不再看。

朱瑜搁笔,抬眼去看她。

“陈思敏那里可让你觉得舒服?”

朱槿道:“比宫中舒服。”

朱瑜冷笑一声,转眼间又恢复了朱槿最初见到他时的冷厉,“我们需要与鞑靼议和。”

朱槿没说话。

“若是寿康过去,你会如何?”

朱槿盯他半晌,“兄长以为我会如何?”

听到这个打算,朱槿其实是意外的,甚至朱瑜自己也是意外的。

朱槿再次跑到了他无法直接看见的地方,朱瑜却没能像从前那般对她再次视而不见。

和亲。

他要将与自己一张脸的孪生妹妹送到鞑靼,给那个行将就木的可汗做妃子,并且依靠她换来一份开战的理由。

那么换成一个不是同一张脸的妹妹呢?

换成一个胆小怯懦像一只绵羊一样的妹妹。

她甚至不敢靠近自己。

但朱瑜对上朱槿的视线,许久之后,沉声道:“出去。”

朱槿沉着脸从金銮殿出来,天空浓黑的乌云遮掩着电光,雷声再次轰响,仿佛在头顶炸开,暴雨落下。

宫人为她撑起伞,她却走得极快。

伞面追不住她,她只是一味往前走,风雨迎面扑来,淋湿了鬓角的发丝,紧紧贴在她冰凉的面颊上。

一路走到太极殿,她忽然顿住脚步,看见殿门前跪着一个人。

蓝白的锦袍被暴雨淋湿,一旁的小太监为他撑着伞,却仍然挡不住那硕大的雨点打在他的身上,只好劝道:“世子,您已经连着这么多天跪在这里了,若是陛下想见您早便见了,陛下如今不愿见您,您就算每日都跪在这里又有何用呢?”

赵泽兰看向前方,背脊像是一株寒松,手上高举着一卷犀轴绫锦,只是用他惯常的温和语气固执道:“陛下一日不见我,就证明还有我转圜的余地,我便继续跪一日,直到陛下亲口告诉我——太皇太后从前亲赐的赐婚懿旨已经不再生效,要送臣的未婚妻子嘉宁长公主去鞑靼和亲。”

朱槿迟迟没有动作,赵泽兰身边的小太监却已经发现了她,忙向她行礼:“长公主殿下!”

透过珠帘般的雨幕,赵泽兰回首望去,目光中带着几分慌乱与挣扎。

朱槿却承接不了他的目光,转身逃也似的奔出宫门。

赵泽兰瞥见她凌乱的发丝与被雨水打湿的衣裙,不由得站起来问小太监要过雨伞,踉跄了一下才冲出去追赶她。

朱槿只跑到宫墙下那处进出皇宫的宫道上,赵泽兰替她撑起伞,轻轻将她带进伞内,语气竟然带了几分恳求,“殿下,我送您回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