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塔+番外(105)

而不论是与陈希言还是与朱槿,都更像一位长辈。

朱槿不由得笑起来,道了一声“单叔好”。

陈希言也笑起来,虽然明白朱槿不是讲求这些上下尊卑的人,真正看见朱槿对待单叔时的敬重时还是会觉得由衷地开心。

几人回到马车,又继续赶了一阵路。

这回山路并不好走,马车颠簸起来,朱槿看着外面的山林与坡道,如今的时节林子都是光秃秃的,落叶遍地,看着颇有几分萧索。

陈希言看到她的动作道:“难受吗?马上就快到了。”

他说的不假,马车没过多久便拐进另一条小道,刚好只余留下一辆小马车的空隙,这条路上像是经过修整,一路平稳。

马车停在一片湖水边上,湖上架着一个小小的木制栈道,用粗麻绳绑着一叶渔舟。

一座小小的木制宅院就坐落在旁边,篱笆围成一圈,里面有几亩菜田,两只母鸡带着一堆黄黄的小鸡仔在田地边走动。另一边的簸箕里晒着不少草药,一位灰色布衣的白发老人正在翻动草药,脚边一只出生不久的小灰狗摇着尾巴转过身跑了两步,转而发现朱槿这个陌生人而留在了原地,冲着陈希言叫了两声。

老人听见动作回头,眼中见到那一抹鲜亮的色彩。

他两鬓已经斑白,但面孔并不似背影那般苍老,一道道皱纹之下隐约可见年轻时的风韵。

陈希言推开篱笆矮门,对着老人喊道:“二祖父!”

朱槿落在后面,隔着篱笆与老人相望。

他的目光也落在自己身上,慈祥而宽容,并且带着独属于“家人”的温度。

朱槿不由得扬起笑,嘴角牵起时却品尝到了咸涩。

她看见老人对她也笑起来,唤她的名字:“槿儿,过来。”

朱槿几乎是扑进了那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怀里,在这个佝偻身躯的老人身上,找到了一份真正属于家人的温暖与安心。

朱槿如此轻易地在他身上看见了被自己一直掩埋起来的母亲的身影。

她怎么会忘记自己的母亲呢?朱槿记事得那样早。

傍晚时朱槿整理好了床铺,仲平仍在陈思敏的书房,伯由在帮着陈希言砍柴,长青长松则去了屋里打扫,朱槿看见陈思敏坐在外头择菜,便坐到了他身边帮忙。

她没择过菜,只能看着陈思敏的动作,掰下两头将豆荚边上的丝拉下来。

陈思敏脚边的那只小狗被惊醒,摇着尾巴试探着凑到朱槿的裙边,见朱槿没有其他意图,渐渐也与她亲近起来。

陈思敏道:“那是希言父亲上回下山带回来的,才三四个月大。”

朱槿摸摸它的头,想起来阿必赤合放在她那里的阿图姆。

她把它留在了公主府叫修仁照顾着,并没有带上来。

平心而论,那也是一只讨人喜欢的小东西,时常让朱槿的心情好上不少。

就是照顾起来有些麻烦。

但想到阿必赤合,朱槿还是忍不住黯然几分。

陈思敏看着她,道:“你和你母亲更像一些。”

他脸上流露出笑意,“嘉和元年新帝登基的时候,我进过一回京城,住在一位朋友家中,远远见过一回榆儿,你们俩长得很像,但他就是更像先帝。”

一样的五官,流露出的是全然不同的神态。

所以朱瑜与她那般被鲜明的区分开来。

陈思敏继而道:“我不曾与榆儿见过,大约明白榆儿兴许并不需要这份多余的牵挂,他心里也只乐意牵挂你一个人。这也就足够了。——毕竟我也并不知道如何面对榆儿。”

他说起这话时语气很低。

朱槿不知该怎么去形容他此时的神情。

怀念,哀伤,憎恶……似乎都有。

陈思敏道:“因为我恨过先帝。”

他有着很多理由可以恨他。陈思敏想,他这半生再也没有那样恨过一个人,以至于到如今,还残余着不平与怨憎,让他没有那样大的决心去坦然接受由先帝亲手教出来的自己的亲外孙。

第五十三章 请求

陈思敏说到这里,恰巧陈希言父亲提着锄头从篱笆外走进来,陈思敏回头望望,对朱槿笑笑,没有再说下去。

若说真的曾有过陌生的路人误入这座桃花源一般与世隔绝的院子,朱槿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想过,这一处如此温暖踏实的小院主人,曾经是先帝身边一手提拔的都察院之主。

而朱槿在这座小院里与陈家共同度过的每分每秒,仿佛都能够让自己全然忘却一切外界的纷扰。就像在灵山塔时那样,甚至比灵山塔还要令人安心。

伯由每日帮着陈希言父子干干农活,手艺娴熟,仲平则时常进到陈思敏的书房,朱槿也进去过几回,翻开那些书本,不少被陈思敏做了批注,仲平容易看入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