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口骤沉,脱口而出道:“你们,你们要干什么?!明桉!明!!”
衣袂破空声拂过耳畔,数十火把如弯刀划过天幕,豁开一道又一道刺目惊心的口子。
“宋姑娘留步!”
她没来得及动身,沈泽的声音骤然响起。
轻风拂过耳际,她被封住穴道,再近前不得。
雪地里骤然升起灼灼如同夏日晚霞的熊熊大火,梧桐枯枝被折断,纷纷扬扬的雪不及坠落便融成细雨,倏忽消散不见。
火树银花,夜如白昼。
火舌窜入天幕,早在心底生了根,冒出芽,长成参天大树的东宫大火越过漫漫时光长河,同眼前场景融合成一处。
她依稀窥见灼火连天,门楣倾颓,满园枯木成灰,又仿佛耳闻子规啼,芳魂落,碧落黄泉无归依……
“住手!”
谁人声嘶力竭,如梦,似幻。
第八十三章
天寒好风日,清香透纱窗。
北国连雪初霁,宫城内外堆琼积玉,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腊月十五,辰时未至,朔风凛凛的社稷坛前人头攒动,鸦雀无声。
不多时,朝日漫过山巅青松,拂过巍巍宫城,曦光落向社稷坛的刹那,钟磬雅乐倏忽四起。
九长五短,九五之尊。
雅乐止歇,坛前天光大盛。冕冠吉服的丰庆帝领百官三跪九叩于坛前,祭告先祖先帝昭文之德。
礼毕,太子赵琛之扶丰庆起身。不等庆帝坐稳,慈觉已躬身奉起一早备下的诏书,碎步行至坛前。
“……予闻皇天之命不于常,惟归于德。故尧授舜,舜授禹,时其宜也……今踵旧典,禅位于第四子赵琛之……四子年幼,酌二子赵璟之摄政……”
第三封禅位诏书昭告于天下,文武百官敛眉垂首,心照不宣。
晔晔朝日拂照人间,坛下白梅倏忽绽放。
新岁已现新气象。
春风拂过黄沙万里,一场春雨过后,凉州城里已见离离春草生。
适逢上元佳节,街市两旁摩肩接踵,熙来攘往。
童子不知避让,高举着两串糖葫芦,眉开眼笑飞奔而去。
绕过街角,只听“嘭”的一声响,童子撞上“高墙”,“哇”的一声痛哭出声。
“小孩,别哭!”
高墙骤然出声,童子被唬一跳,立时哭丧着脸,睁开双眼。
袅袅晴光摇荡如线,春风拂过垂柳,牵动衣摆翩跹如涟漪,童子恍惚瞧见话本上的仙人款款而来,立时圆瞪着双眼失了声。
他不由自主绕过“高墙”,高举起手里糖葫芦,眨巴着双眼道:“仙女姐姐,给!”
“嗯?”宋离一怔,又见他踮着脚尖晃晃悠悠,不自禁笑出声。
“小孩!”她没来得及开口,萧西错步上前,左手揽住她腰肢,右手抵住童子额头,佯怒道,“撞疼没?不疼快给妹妹送去!仙女姐姐有哥哥买。”
宋离扑哧笑出声,偏过头看着萧西,但笑不语。
童子盯着手里的糖葫芦,小脸皱成一团。冥思苦想良久,他上前一步,大义凛然道:“仙女姐姐,妹妹的留着,瑶儿的给你。”
宋离的眼里漾出盈盈笑意,她蹲下身,一边按下童子冻得通红的小手,一边道:“瑶儿乖,回去和妹妹一起吃。再不回去,妹妹该等急了。”
“什么糖葫芦?”细尘轻拂,又有三人飞身而至。
出声那个年纪最小,最为跳脱,不等另两人出声,他箭步掠至童子身前,学幼儿模样朝宋离两人挤眉弄眼:“仙女姐姐,仙子哥哥,小五也想吃糖葫芦!”
另两人面面相觑,又各自笑着撇开眼,神情很是无奈。
萧西斜眼看他,又屈指叩在他额头上,笑道:“钱袋在你哥身上。去,把那人的糖葫芦都买下来,给这街上的孩子每人发一串。”
“好嘞!”小四小五应声而去。
“爷,”等几人四散而去,明柳信步上前,一边朝宋离拱拱手,一边笑意盈盈道,“宋姑娘,方才听路人讲,醉墨楼的说书先生今儿个要说一出新书,爷和宋姑娘可要顺带歇歇脚?”
“哦?”萧西偏头看向人头攒动处,兴致勃勃道,“今儿个说什么?”
明柳脸上笑意更甚:“说是昨儿个收到个《明月郡主》的本子,很是出彩,今儿个就排上了。”
“《明月郡主》?”萧西眼里漫过笑意,“小晔?”
宋离朝明柳盈盈福礼:“那便有劳明大哥带路。”
“好!”
几人刚走到门口,拍桌喝彩声铺天盖地而来。
从歌功颂德的《定远大将军》到缠绵悱恻的《凤求凰》,开春以来,醉墨楼已一连上演好几出叫好又叫座的新书。但凡有新书上演,楼中必定一连数天座无虚席。好在掌柜的眼尖,隔着汹涌人潮,一眼将主家认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