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三十年(29)

作者:一方亭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你也是预备党员,怎么思想这么落后,你这样谁还敢批准你入党?”

“别扯那么远,这是两码事。反正我不同意你去。”

“落后分子,如果是战争年代,你一定是叛徒。”

“叛徒也是你逼的。”

晚上我们睡着了,半夜母亲找不着了。她还是半夜自己走路去了总厂医院,很遗憾,母亲去的晚了,人家需要的 A 型血已经够了,母亲是 O 型血,父亲是 A 型。

等第二天母亲跟着车回来,早有人给父亲说了,母亲没献成血,父亲也没说啥。原本是在家着急了多半个上午。因为早上起来,发现母亲不在,父亲就猜到了,这个时候追已经来不及了。

第二件事,是我家的三只羊丢了,估计是跟着哈萨克牧民的羊群跑了,父亲让我去找羊,说我熟悉山里的路,因为父亲几乎每次上山才蘑菇都必须带我。

我进山里找羊,翻了一座山又一座山,我家三只绵羊影子都没有。大约过了中午,天开始阴,我赶紧往回家的路跑。

最后一座山翻过去就是家了,雨下大了,瓢泼大雨,瞬间将我淋个湿透,我湿湿的回到家,脱掉所有的衣服,钻进被窝,还没等母亲的姜汤熬好,我就开始发烧了。

母亲埋怨父亲:“你也真是的,让这么小的娃娃去山里找羊,不见了问几个附近放牧的哈萨克牧民就知道了,干嘛让二妹去淋雨,你不知道她的小身板经不得这些啊。”

“我就是说让她去找找,谁知道这孩子实心眼,跑了这么远,如果不是下雨,估计还不回来呢。”

“你还得意?二妹发烧了,你摸摸,晚上再不退烧该背去卫生所打针了。”

我从小就特爱感冒,一感冒准发烧,发烧不仅吃药,还要打针,那时候基本都是打青霉素,还要做皮试。打针的次数太多了,我的屁股蛋上肌肉打死了,硬硬的两个窝窝。所以,我见了打针就怕,宁愿吃药,再苦再大的药片我都吃,只要别让我打针。

去卫生所打针基本上就是父亲的任务,他背着我去,背着我回,那时候觉得回家的路好长,每次到家的时候,都是趴在父亲的背上睡着了。

第22章 父亲突然生病

晚上还在发烧,父亲背起我就去了卫生所,卫生所只有一个新来的卫生员,师傅不在,他什么都不敢。父亲只好背着我回家,开始给我拔火罐,然后又在我的虎口处扎干针,脚下还在泡脚。总之这一顿操作下来,我的烧退了。只要不打针,怎么折腾我,我都特配合,包括在虎口扎针,麻麻涨涨的感觉总是好过屁股上的疼痛。

这两件事情之后,第三件事是我家的大事。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母亲带着我们去网蚂蚱,这个时候天已经有些凉了,蚂蚱不是太多。到了中午,我们装满了两个食品袋,母亲说:“咱们回家吧。”我们还奇怪,带的西红柿和黄瓜都还没来得及吃呢,这就回家了?

母亲自然知道我们的小心思,立刻说:“现在就吃东西,吃干净不用背着回家,快点。”

我们一起开吃,没吃完的西红柿或者黄瓜拿在手上,晃晃悠悠的跟着母亲回家了。

刚到家门口,就见薛琴阿姨脸色不好的对母亲说:“小米,你家春生去总厂医院了,卫生所的杨医生怀疑他是肝炎。”

母亲听完,放下手上的东西,赶紧进屋,没一会又出来,手上多了一个黑色的提包,边走边对薛琴阿姨说:“薛琴,孩子你帮我看着点,我去总厂医院看看。”

母亲直奔焦厂,可以搭拉焦炭的便车。焦炭是拉到和静玻璃厂的,路过总厂后峡镇。

母亲到总厂医院是第二天中午赶回来的。到家收拾了父亲的一些物品又跟着上来的便车去了总厂医院,走之前,母亲对薛琴阿姨说:“薛琴,帮我再看一天孩子,春生要住院,就是肝炎,我得给他送换洗的衣服。”

“去吧,别担心家里,孩子们都交给我,放心吧。”

头一天中午和晚上饭都是在薛琴阿姨家吃的。晚上睡觉,姐姐带着我和弟弟回家,说啥也不住在薛琴阿姨家。阿姨担心姐姐看不好弟弟,让弟弟留下,姐姐一把抱住弟弟说:“我可以看好弟弟,真的可以,我都长大了。”

第二天母亲只是对我们说了句:“在家听薛琴阿姨的话,妈妈明天就回来。”

我们不知道肝炎是什么病,但需要住院,那一定是很厉害的,否则矿上卫生所给开点药打打针就好了。就连我以为很厉害的发烧,父亲都可以用拔火罐和扎针给我治好,为什么自己的病不能用拔罐和扎针治治呢。

对于我们三个孩子来讲,母亲不在家的日子还是很快乐的。在薛琴阿姨家一天三顿饭,其他时间就是出去玩,阿姨会让她家老大,索索哥哥看我们,带着我们一起玩。

上一篇:温柔齐驱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