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阕(48)

作者:苏易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慧苑法师的消息来得极快,第二日晚些时候,我便收到了夹在经注里的回信。

慧苑法师只让我以身子为重,且看看智者大师难责南三北七判教之言,三谛圆融之高妙佛法可略放放。又说贤首国师新任荐福寺住持,宫里定会遣人过去,国师道我可一同前去。

看完慧苑法师之言,我心才安了安,一边将《法华玄义》翻至第十卷,一边不觉喃喃道:“荐福寺?”

国师一直住持在太原寺和云华寺,何时又多了一座荐福寺?

“娘子前些日子一直病着,所以才不知道”,阿暖在我身旁缓缓说道,“太后敕建的荐福寺,亲命国师任住持。”

我点点头,“既是敕建的新寺,太后定会派人去的,我倒是许久未出宫,跑这一趟也好。”

慧苑所言不虚,太后果然命我和婉儿跟随宫里内侍一同去往荐福寺,一则聆听法师教诲,二则替太后先行探看。

出了宫门,一路骑马向南,帷帽的纱幔挡着视线,周遭的景致都显出雾蒙蒙的样子来。

经过了曾经豫王府所在的长乐坊、白日里都尽是喧闹之声的平康坊,到宣阳坊时,前头的宫人便向西转去。

我突然意识到,这条路竟这样熟悉。

开化坊前,所有宫人皆下马步行,我忍不住撩开了眼前帷帽的纱幔。即使不摘帷帽,我也看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落。

如今的荐福寺,是从前的英王府。

心中百感交集,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我跟着宫人踏进荐福寺的山门,英王府原本的格局仍在,只是隔着寺院的灯油香火,气息扑鼻、烟雾缭绕,竟是真的隔了五年的岁月。

那时我初来长安,身边有阿姊、有五兄,一心只想去西市,去观上元灯会,去看胡姬卖酒,心里还期盼找一个如意郎君。

上官婉儿在我身边,轻声说道:“太后有事交待我,我先随慧苑法师去往生殿了。”

我的思绪被她打断,不觉脱口问道:“往生殿?”

心像被什么紧紧揪住,疼得喘不过气来,我急忙拽住婉儿,“我也想去。”

我在往生殿外等着婉儿,穿过眼前的香火缭绕,是殿内闪烁不定的灯烛。往生殿用以安放已故亡灵,一盏灯,便是一条命。

婉儿的身影随着慧苑法师愈来愈近,我向他躬身合十,“团儿也想点灯。”

年轻的慧苑先是一愣,而后低头,欲言又止。

我明白他的难处,赶忙说道:“家父尚是罪臣,这灯是为旁人点的。”

“法师放心便是,韦娘子是有分寸之人。”婉儿在旁也柔声说道。

“所为何人、姓氏名字、生辰忌辰,小娘子一概说与那小沙弥便是。”慧苑法师将我引到殿内,一个跪坐在案几前的小沙弥正握笔誊抄些什么,我余光所及看到了一个“二”字,并未多想。

我见慧苑法师未离开,知他恐怕仍不放心,只淡淡向那个小沙弥道:“两盏灯。一盏为庐陵王的姬妾,我不知她的姓氏和生辰,只晓得她逝于弘道元年腊月。”

隽娘的容貌在我眼前闪过。这里也是她生活过的地方,在这里为她点灯,想必她是欢喜的。

“若不知本姓,便以夫家李姓代之。”慧苑法师在旁说道,那个小沙弥便匆匆记下。

“另一盏……”我咬住下唇,深吸了口气,将眼泪生生逼了回去,“庐陵王妃曾经落过一胎,只是很少有人知晓。这孩子大概两个月时便没有了,是男是女我也不知。”

“那娘子可知这孩子是在何时没的?”

一句“文明元年”就在唇边徘徊,终是强忍了下去,对着那小沙弥摇摇头,“我不记得了。”

“既是韦娘子代庐陵王妃所点之灯,便将点灯人记为母亲韦氏,敢问法师可好?”婉儿不知何时已站在我身边,语气温和地问向身边的慧苑。

我感激地看向她,心中悲苦与宽慰交织。

慧苑法师弯身在小沙弥耳边说了些什么,小沙弥握笔的手慢慢落下,笔端的字迹一个个露出:父陇西李氏,母京兆韦氏。

鼻子一阵酸涩,我深吸一口气,伸手偷抹眼角的湿。

灯烛晃眼,我在往生殿内未站许久,婉儿便拉我去谒见贤首国师,却被慧苑法师拦住。

“师父还需一刻方能入殿,韦娘子请随小僧来。”

我跟着他一路绕至僧寮,见有一人着藏青色圆领袍,颀身孑立。

我向慧苑道了谢,便近身过去,轻声唤道:“裴郎君。”

裴懿见到我,迟疑不决。片刻之后,才开口说道:“你阿耶和嫡母的棺椁,我已着人运回长安,葬在万年。韦家的事,父亲不是有意的。”

“我明白”,我虽知他并未吐露真言,却也明白他一番苦心,只淡淡道,“朝政之事本就错综复杂,很难分清是非对错。更何况,我若真要决心去恨,该恨的人也不是裴相。”

上一篇:大宋女捕头ll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