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阕(49)

作者:苏易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裴懿的眼里略过几分震惊,随即又道:“你在太后身边一切可好?”

我点点头,“一切都好。韦家的人里,我已是境遇最好的了。”

“你可有话让我带给你五兄?”

我想了想,心中有千言万语,却又觉得一切话皆多余,只摇了摇头。

“那……可还有别的,我能帮上的?”

安平简的话和阿姊往日的笑语在我脑中浮现,我很想求裴懿帮我问个清楚。可是,即便派人去问又如何,阿姊承认或不承认,又有什么区别。

我思忖片刻,“我的贴身女侍玉娘是从小跟着我的,废帝之后便发配去了掖庭。我如今的身份不便,若裴郎君诸事便宜,就劳烦照看她,使她少受些劳作之苦。”

“你放心,我一定替你办到。”

我行了一礼,起身离开,还未走两步便突然想起一事,忙回头问他:“我阿兄先前下聘的那家娘子,吴郡陆氏如今可还好?”

“你们韦家出事第二日我便去看过了,那陆娘子竟趁家仆不备,偷跑了出去,想是要随着你五兄一起去岭南。只是一直到如今,各处都没有她的消息。”

她一个养在闺中的小娘子,恐怕连去岭南的路都不识得,且一路山高水险,又有数不尽的盗贼流寇。半年过去了,我都不敢去想她如今的境况。

“裴大郎知晓太后遣近侍拜谒荐福寺,当日便书信给我,我也是瞒着师父放他进来的。”慧苑法师领我穿过从前英王府的后院,一面用手挡开枝叶,一面侧头对我说。

“他曾求裴相转告,请我出宫时知会,是我忘了。”我内心有些歉意,毕竟我并未将裴懿的一番诚心放在心上。

“娘子放心,即使裴大郎不便护你,我也能求师父尽力照拂。”

“法师予我助益甚多,我也不知如何致谢”,说着便示意阿暖上前,“这是太后赐的香雨茶饼,平日诵经批注,应该用得上。”

他倒没有推辞,伸手接过便递给了身边的侍者小沙弥,而后慢步于我身旁,轻声道:“太后那里,可还需帮助?”

声音温和却有力量。

第二十五章 相亡

不知怎么,慧苑在我身旁,我仿佛重新回到了同阿兄在一起的时光。

心下没有多想,脱口而出道:“我有一事郁结于心,师父可愿指点一二?”

“我与你阿兄是莫逆之交,在我面前不必拘束。说吧,何事?”

“被至亲之人利用,该如何自处?想要割舍,却放不下,又该怎么办?”

慧苑一怔,双眼几许波动,垂目悠悠看向我,“何为利用?害你性命、以你去害他人性命?还是以利相图、以权相胁?”

我停下脚步,一瞬间不知所措。慧苑不过数句,便令我语塞。

阿姊对我,似乎……也不过是以利相图罢了。

即便是至亲之间,以利相图,不也是人之常情么?

远处一个小沙弥正迎着满院落叶跑来,应是催促慧苑准备法会。

慧苑轻轻转身,一边迎向大殿一边侧头道:“守得住心中道义,护得了自己周全,除却这些,世间还有何物重于情谊?”

我走在慧苑身后,看着他青灰色的僧袍飞扬在英王府的满院尘埃里,心中暗暗感动。五兄光风霁月,哪怕横遭变故被迫离京,也仍有一干故友愿为他回护家人。

慈氏阁内,贤首国师静坐于上首,细细翻阅我几日不眠而作的《法华玄义》批注。因得了慧苑提点,我便只注了难责南三北七教判之言。

贤首国师只略略抬眼看了看慧苑,随口说道:“如此详尽的注解,当是费了娘子不少心力。”

“因怕国师烦累,故将注解之大略附于文后。”我起身回道。

国师将我的注解翻至最后,那不过是半页的文字,国师只略扫一眼便嘴角含笑,抬头问我:“娘子可曾习因明之学?”

我摇头。

“寻《因明入正理论》及疏给韦娘子”,贤首国师侧头对慧苑道,“你得空也看看韦娘子之注,这注解也算得上智者教判之精髓了。”

我急忙起身,虽被称赞自是欢喜,却总觉不安,国师的赞誉即便是客套,也不至如此。

不过十几日的光景,宫里满目金黄,梧桐影木,窸窣作响。

他来给太后问安的时候,我正奉命将武承嗣引至珠镜殿正殿。

武承嗣起身看到他,欠身行礼道:“见过圣人”。

他轻轻点头,声音几不可闻,“周国公辛苦。”

我知道,作为太后近侍,我应该波澜不惊,我应该如同往日一般将武承嗣引至正殿。可此时此刻,当我们三人同处一室,数月的压抑堵在胸口,闷得我喘不过气。

我生生地站在殿内,心绪起伏之下,神色不安地看向他。

上一篇:大宋女捕头ll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