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玉树的李重润盯着我,几番思虑回想,才笑着回我:“阿姨。”
这一声“阿姨”,听得我泣不成声。
十三年的时光,被这一声“阿姨”唤得近在眼前。石火电光,已经尘劫。
“你哭什么呀?”李裹儿在旁戳了戳我,不解地问道。
我摸了摸她的笑脸,破涕为笑,“我是太高兴了。”
“阿姨可曾见过阿耶阿娘?”李重润拉回了李裹儿,伸手将她搭在我臂上的手扯了回来。
“正要去见。”
“那我带阿姨去,仙蕙和裹儿先在院中玩蹴鞠吧。”李重润向我点头道。
“我也想去!”裹儿伸手缠住了李重润的胳膊,扭来扭去地撒娇道。
旁边的仙蕙虽没有言语,却也一脸期待地看着李重润。
重润无奈地轻叹一声,摇摇头道:“那就跟在我们后头吧,要是阿娘不许你们在旁,我可不会帮着你们。”
我心中柔软,他们兄妹的感情竟这般要好。
我跟在李重润的身后,一步一步走向内室,走向阿姊。
晌午的日头正毒,虽说春末还未有暑热,可已经叫人有些乏累了。
一个衣衫华丽的妇人正半躺着,斜倚在隐囊上合目养神。
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迹,她大婉儿一岁,却更为显老,额间眼角的纹路密密地排布着,每一道都像藏着一段不可言说的过往。
可她仍是极美的,原本的样貌添上了时间的雕琢,反而更有韵味。她的身体比从前更为富态雍容,就这样懒懒地躺着,竟比从前更引人注意。
“阿娘。”李重润轻轻走到她的耳边,低声唤道。
阿姊没有睁眼,搭在腰间的右臂微微摆动,含混不清地问道:“重润,怎么了?”
旁边的李裹儿早已按捺不住,一蹦一跳地跑到阿姊身边,抓着她的胳膊喊道:“阿娘,你阿妹来啦!”
阿姊的身子一个轻颤,嘴唇微张,似乎缓了片刻,才睁开双眼,看到了在她身旁静静立着的我。
“阿姊。”我蹲下身,咧出一个笑。
阿姊微微起身,面容凝滞几分,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团儿,你怎么来了?”
我被问得倒有些茫然,不假思索地回道:“陛下叫我来的。”
说罢,我又觉得不妥,急忙解释道:“陛下只说让我见一个人,我也是刚刚才知晓你们回来了。”
阿姊点点头,并未多言,看了我好一会儿才说:“这些年你还好吗?你如今还在四弟身边吗?是侧妃?”
“阿姊,我在陛下身边服侍。前几年被放出了宫,今日才回来的。”
阿姊愣了半刻,又接着问道:“我见上官氏已是正三品婕妤了,你是四品还是五品?”
我有些灰心,却还是对她笑着提醒道:“我并无品级,这些年能周全自身已经不易,实在不愿奢求什么。”
阿姊轻轻挥手,叫李重润带走了一直想要插话的裹儿和仙蕙,裹儿高声叫嚷着不愿,却还是被李重润夹在腋下拖走了,仙蕙倒是乖乖跟在后头,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我们。
“对了”,我见阿姊只是淡淡地笑着,并不言语,又接着问道,“阿姊是何时回来的?可都拾掇好了?庐陵王在哪儿啊?”
阿姊扑哧一笑,眼神中复现了几丝十多年前的凌厉来,“昨日才到的,庐陵王被陛下召去瑶光殿了,说是要见狄相公。”
我突然升起不详之感,又拉着阿姊忙问道:“阿姊可曾见过陛下?陛下有说什么时候准庐陵王出宫开府?”
“还未得陛下传召。不过……”阿姊也顿了一顿,“出宫?你从哪里听来,陛下要庐陵王出宫的?”
第七十五章 试探
我在心中回忆陛下的一字一句,渐渐拼凑起陛下原本的盘算来。
李显被废帝位、全家贬至房州,如今再召他们回京,李显必定对她感恩戴德。
李旦为帝六年,居东宫八年,一直都是李唐势力的中心,就算被陛下一再折断羽翼,朝中力量依然盘根错节。
而远在房州十四年的李显,是实实在在的孤家寡人,除了陛下,没有旁的可依靠。
武承嗣、武三思与李显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更遑论其他不涉皇权的武姓宗亲了。
陛下召回庐陵王李显,不是为了让他在京中为王的,陛下是要他正位东宫,来日继承帝位的。
那……李旦呢?这些年拿命守住的东宫,就要如此拱手让人吗?
“团儿,你在想什么?”阿姊的手搭在我的小臂上,唤醒了在沉思中震惊不已的我。
“阿姊,庐陵王见过皇嗣了吗?”
阿姊的眼神闪过一丝狐疑和探究,而后轻轻摇头道:“一切要听陛下的旨意,可你问这个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