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重大,若是司马光知晓此事,我们对付司马晦的胜算也多几分。”冯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同是司马家的人,司马光为人固执,人倒是和名字一般光明磊落,司马晦大抵也是人如其名。
听冯己的话后,胡采颐也觉得可行。
“我现在在司马家做事,这事就交给我去办吧,可万一司马光不相信可如何是好?”
是啊,毕竟是司马光的大哥,大哥做了错事,稍有不慎株连九族,如此大的风险,司马光怎么可能会相信自己的大哥会做伤害家族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先让他知道。”冯己捋了捋胡子,他更想看到这一次的危机司马光该如何解除。
时逢诡谲之乱,少年逞意黄沙莽莽之中。
厄运传来往往让人措手不及。
冯御年捻着手中的信件,噩耗总是猝不及防。
“大少爷,您这是……”浣珠上前欲解冯御年的腰带。
哪里有男人能忍受弱冠之年后不行人事,她从小跟着冯御年长大,何尝又不是对他倾慕不已,只是碍于身份不敢表露。
如今看冯御年连一个乡野村姑都能够接受,那她岂不是更有机会了。
信件上说,五花八门现如今只剩下阿茶和挑夫,火桑为了保护挑夫,独自持枪对抗辽军,而挑夫断了一臂,冯五八念他们多年来的功绩,不日遣送回来。
至于冯五八和冯祀,信件只字未提。
想来定是遭遇了什么不测。
冯御年心下愈发不安。
“大少爷,就让浣珠伺候您吧。”
冯御年适才回过了神,立刻掐住了浣珠的细脖,硬生生戳破了浣珠脖子后的富贵包。
浣珠疼叫出声:“大少爷,奴婢知道错了!”
“明日起,滚出冯府!”
第三十二章 祭天大典(二)
今日知太常寺罹难,圣上勃然大怒。
太常寺在三公九卿里,可有可无,但逢祭祀大典时方才想到太常寺。
如今太常逢难,无疑是在大宋的脸面上狠狠扇了一巴掌,素有雄心壮志的帝王怎么能够容许这门子事。
当即,圣上下旨命大理寺全面调查太常寺遇难一事,因此蔡阙之事被搁置了。
城外忽而多了几个粥摊子,皆是以冯妃的名义施粥,来的早的人还能领到一小袋米。
“大家不要相信这个冯妃,冯妃的姑母正是渔阳王妃,是那渔阳王妃让渔阳的粮食出不了渔阳,是那渔阳王妃让大伙们饿肚子!”
权利争扯,难免会牵扯到百姓。
听见此话,不少人摔碗骂道:“我们不食周栗!”
“你们这些杀人凶手!断粮又布粥,天知道你们安的是什么心!”
城外忽然起了一场不小的暴乱,粥摊子被砸了一地,滚烫的汤水流成了一条小河。
“快,快回去告诉大少爷。”
冯御年本想着以冯妃的名义布粥可以巩固冯妃在皇宫的地位。若是以冯家的名义布粥,难免会落人口舌,构陷冯家安抚百姓造反。
冯御年很快得知了此事,一般人怎么可能知道冯妃的姑母是渔阳王妃,况百姓忙于农耕怎么会对后宫之事有所了解。宋皇升冯贵人ᴶˢᴳ为冯妃时,只宣六宫和其娘家人。
“看来是被发现了,小骨,你带人将剩下的粮食藏起来,万不能被……”现下什么地方最安全。
“等等……”冯御年附耳说了几句。
现下唯有护国寺最安全,金台寺罹难,南唐的人自然不会想到护国寺,浪费粮食的官员自然也不会因为一点粮食得罪护国寺,由护国寺的人出面布粥最合适不过了。
“大人真是高明。”
如此一来,粮食归了护国寺,谁敢和佛祖抢粮食?
三千多石的粮食,于今日黄昏抵达护国寺。
大理寺彻查之下,发现太常寺死亡的人和金台寺死亡形状一致。
“大人,这些人的死法真是太奇怪了,仿佛是站着被人杀。”
姜扶烨细细品味这一句话:“站着被人杀?难道蔡阙真是无辜的?快,回去告诉圣上。”
这时,金削雪拎了食盒,心事重重地来到了牢房里。
“大人……”
蔡阙一看金削雪的表情,就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了。
“是朱疆让你来杀我?金削雪,你可真是糊涂啊!”蔡阙气得手指发颤。
怎么说金削雪也保护了他那么多年,如今竟然投靠了南唐势力的人,实在是太叫他失望了。
“大人,今日新出的蟹橙,尝尝。”
金削雪唇色发白,手腕处皆有被鞭打的痕迹。
“不是,你图什么啊金削雪?我这些年对你是不好吗?你非要我这条老命,你说啊,我要是欠了你的,还给你便是!”蔡阙大义凛然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