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迢迢(415)

“寒寒……”他呢喃着,抱紧了她,眼角越来越潮湿。

寒寒,我不去想了,什么乱七八糟的,都不去想了。

因为我知道,不管发生什么,我都只会越来越爱你。

哪怕你有很多事情瞒着我,欺骗我……都不重要……

“……郎君?”这下她彻底被他给弄醒了,半睁着眼,迷糊地问:“你怎么啦……”

他不答。

却是开始狂热般亲吻她,极尽温柔地亲吻她,从眉心到眼角,从鼻尖到双唇,从下颌到颈窝……

她原本还困倦,半合眸,任由他虔诚地与她温存。

“郎君——”

她一震,猛然睁开了眼,被惊得无措,“别……”

他抬起头,嗓音莫名沙哑低沉,“甜的。”

……

……

黎明即起。

两人相拥着沉睡。

祁寒忽然惊醒,坐直起来,双目睁的滚圆。

赵禀也坐了起来,忙关切问道:“怎么了,寒寒?”

她应是刚从梦魇中醒来,浑身发抖,心也跳得厉害。

看起来,神色惊恐,慌乱无比。

“寒寒?”他搂住她的肩,眉心微蹙:“你还好吗?是……做噩梦了吗?”

“我没事……”她扭过头来,佯作微笑,“别担心……”

他轻拍她的后背,温声安抚着。

却又在她看不见的地方,眸光变得晦暗不明。

……

……

冬月初旬,因着军事行动的缘故,他们从桃峪迁居到了江右行省的绥州。桃峪里居住的毕竟都是遗民百姓,而绥州与抚州挨着,山高水丰,地势崎岖难攻,军备完善,是义军的首要军事据点。

这天,祁寒说是去山下的村镇行医了。

赵禀则刚与义军的几名领头人物开完会议。清远那帮有话语权的老臣,依旧不断给他施压,言辞激进又冒犯,纷纷逼迫他趁早做决断,即刻就该揭竿而起反元复宋……

显然,众人意见不统一,这场争论又是不欢而散。

赵禀从议事的书房走出来,疲惫地望了望天色。

太阳,快落山了。

他先回了家中,没见祁寒归来,心中放心不下,便决定山下接她回家。

可当他赶去村镇,却听相熟的村民道,祁寒今日根本没有来过此处。

她没有来过。

赵禀很慌,生怕她不见踪影是出了什么事。他几乎动员了全部的手下外出寻找。既寻不见祁寒,内心的恐惧便愈演愈烈——任一种极坏的可能,他几乎都想象遍了。

直到暗卫向他汇报。

“公子,夫人去见了大都祁家的一名连卫。”

……呵。

又是如此啊……

第399章 涣(四)

“寒姑娘,计划十分顺利,”连拾道:“亏得是您的线报,我们总算抓住了诈死的汴梁同知,扭送回了大都城。祁大人带着人证物证对峙国师,检举汴梁赈灾案与国师的关联。果如您所料,国师拉出他的爪牙给他顶罪了。这一次,虽还是没能彻底击溃,倒也算予之痛击。”

据连拾先前说,早从西讨海都时起,祁念笑便差遣连卫按照他的布谋瓦解国师一党的势力,几年来,已渐渐削弱了敌方,拆解得差不多了;而祁寒近期联络上连拾,向其提供了汴梁之案的情报,旨在利用祁念笑在大都的势力,往“火”里添把柴,让“火”越烧越烈,逼迫国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慢慢来吧,一击制胜毕竟艰难,倘若分而化之,便容易多了,”

祁寒顿了顿,旋即警惕道。

“切记,莫让祁念笑知道消息是我给你的,”想到这里,她不由得感到一阵恶寒,轻嗤一声:“我可不想跟他再扯上一分一毫的关系。”

“姑娘放心,属下有分寸,瞒得严实。这次来绥州,也寻了妥当的理由,不会教人生疑的。”

在祁寒看来,连拾办事也的确可靠。

“关于国师在汴梁的破绽,我丈夫先前着手探查了海路,”她思忖着,“我们猜测,国师与叛军极可能伪作商船徙至汴梁。只是这些年,没有太多进展。”

“这是一封船坞的口供,许能佐证,汴梁屠城前有不知名人士改造过商船,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没准儿能摸出什么,”祁寒探手进袖子,摸出个泥塑封口的细竹筒,交给连拾。“更实质的证据,等我掌握了再交由你。”

连拾接过竹筒,应承下了。

“对了连拾,恐怕……还要拜托你帮我个忙。”

“姑娘尽管吩咐。”

“太子之案,我有天晚上忽然想起些细节,简直惊出一身冷汗,”

祁寒的神色变得有些凝重。

“我最早听太医院的大夫说,广为流传的是,太子死于鹤顶红,且颜太医是被凌迟而死……但这和真相对不上啊?”

上一篇:照无眠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