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脂记(91)

沈溟沐面色凝重,赵绥绥意识到事态严重,不敢询问原因,乖乖地随庆风回房。离开时,余光瞟过方才太子他们走过的地面,梅花点点,依稀是鲜血滴落的痕迹。

便是回到房间赵绥绥也很难安定下来,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外面的宫人也没比她好到哪去,互相交头接耳议论着什么,看到有人经过又纷纷噤声。

皇帝居住的乾元殿一盆盆清水端进去,一盆盆血水端出来。沈溟沐走到太子跟前,太子无奈摇摇头,意思是没救了。

沈溟沐看向不远处的明黄帐子,帐内依稀可见一道苍老的身影,只是那身影已是进气多出气少。独角青羊一角豁开了皇帝的胸膛,皇帝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会死在他所钟爱的事物上。

“钱相……”帘帐内传来皇帝虚弱的嗓音。

钱相趋步上前,“陛下,老臣在……”

“代朕、代朕拟旨,朕要下诏……”皇帝仍对自己的生命抱有一线希望,执意不肯说遗诏二字。

其他几位大臣听见,纷纷围拢上来,不知他要下什么诏。季鸿和沈溟沐面面相觑。穆王那边更是屏息而望。

皇帝生母早逝,自幼养在已故的赵皇后身边,赵皇后不能生子,造成了她乖戾的性格,时常施虐于皇帝,皇帝如履薄冰地长大,养成了一副阴狠猜忌、反复无常的性子。好的时候你是他心尖上的人、恶的时候你是他脚底下的尘。

做了二十几年皇帝,俨然到了知天命的年纪,非但没有变得仁慈宽和,反而愈发地唯我独尊,临死了还要在朝堂掀起一场狂风暴雨。

皇帝遗诏,废太子,立穆王。

55.宫乱

季鸿知道皇帝为什么废他,独角青羊冲皇帝冲来的时候他离他最近,他迟疑了一下,没有代他去挡。

穆王倒是捞了个好位置,站在几步远的侧旁,青羊冲过来他只需做做样子,和那些大臣一起嚷嚷着救驾围拢过来就是了。反正那时候青羊角已经插进皇帝腹中,皇帝哪里还去注意他。

季鸿那份迟疑在外人看来不过人之常情,事实上他第一时间冲向了青羊,企图阻住它,手还被青羊角豁开了一道口子,然而这些皇帝不会在意,他只在意他有没有挡在他面前,为他豁出性命。遗憾的是他没有,而这一点足以构成废太子的理由。

在场的大臣有太子党有穆王党,他们久久地处在震惊中回不过神,甚至没有注意到皇帝已经咽气了。还是季鸿扑到床前哀嚎一声“父皇”众臣方从震惊中回过神,乌泱泱跪倒一片,以进臣子之哀。

沈溟沐随着众臣跪下,头低低地埋下去脑海中飞快思索对策。跟来行宫的禁军统领李宿是穆王的人,尽管他极力掩饰这点,但沈溟沐仍旧在与他推杯换盏的间隙察觉到了蛛丝马迹,他从不提起穆王,在别人聊起关于穆王的话题时他也总是沉默以对。一个人往往越是回避什么越是在意什么。

李宿掌控着行宫内三千禁军,一旦发生冲突,形势对太子极为不利。沈溟沐趁着众臣哀悼的当口儿,悄无声息退出乾元殿。找到庆风,交待他:“你到太子身边去,寻隙告诉他叫他联合朝臣稳住形势,不要和穆王发生冲突,若实在稳不住,退守寝殿,太子的五百亲卫或可抵挡一阵。务必坚持到我回来。”

“大人去哪?”

“回京城搬救兵。一定坚守到我回来,知道了吗?”

“放心吧大人,有我庆风一条命在,绝不教人伤及太子一根汗毛。”

沈溟沐来不及多言,匆匆赶往赵绥绥居住的福苑。按道理讲他不该带上她,带她上路或多或少是个累赘,但是他不愿意赌,不愿意将她放置在哪怕有一丝一毫危险的境地上。万一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行宫沦陷,赵绥绥的性命将岌岌可危,他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晴空上飘着大朵的白云,这朵飘过去了,那朵飘过来,光影时明时暗,赵绥绥靠窗坐着,脸色也跟着明晦不定,一会儿皎洁,一会儿洒满阴翳。

看到沈溟沐阔步走来,急冲冲迎出去,“小舅舅。”

害怕她紧张,他压下心头急火,以平缓的语调说:“绥绥,你跟我回趟京城,原因路上跟你讲。”

赵绥绥隐隐约约意识到事态不妙,但见沈溟沐四平八稳的语调,又听不出来什么不妙。便说:“我叫小狐锦豹儿收拾行李。”

“不必收拾。”又对小狐锦豹儿讲,“我和小姐离开后,你们去太子妃那边守着太子妃。”

说罢带着赵绥绥赶往马厩,挑选两匹肥壮枣红马,双双骑上驰出行宫。

路上,沈溟沐只顾疾驰。赵绥绥ʟᴇxɪ马背上频频侧首。

“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上一篇:青蓑罗裳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