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哪有那么多反转的剧本,那样对于一直努力的同学谈何公平。比如说许淼还是稳坐他们班第一,从头到尾整整两年,比如杨依依的志愿,不出意外的落空了。
每年夏天的蝉鸣都会很欢快,但是这一年的杨依依,心情多少是沉重的。
复习生涯正式展开,复习班的老师不再像高中老师那样整天盯着写作业了,杨依依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数学上,她其他科提升空间很小了,甚至数学前面的选择题她也可以做得很好,她要攻克的,就是大题。
她常常对着一道大题看上一整节课,连动笔的机会都没有,可是她总感觉能从老师的讲解中隐约明白了些什么,他们复习班数学老师与他们高三数学老师是完全不同的性格,正课上都很少讲解,只是大家都不太会的题目才会拿出来讲解,避免浪费大家的时间。
但是杨依依能从很少的讲解中总能感觉到什么,说不上来,或许说解题的思路是对杨依依胃口的,但是讲得太少,而讲解的又是很难的题目,于是那似乎快要拨开的迷雾,但是终究特拨不开。
二卷六道大题,总要有所舍得,杨依依决定主攻前面两道,只做这些简单些的,半年的时间,真的有了收获,那些题虽然比选择题难些,但是还是能攻克的。
可以了!杨依依对自己说,这样终于不会不及格了,十几二十分的提升到手,在千军万马中不知道可以杀掉多少人了。
杨依依感觉心里一直压着的一股气,终于可以偷偷喘一口了,但是还不敢掉以轻心,京都那些院校的段位她是领教过的,要想去京都,还需要加把劲。
第七章
杨依依是在年假的时候,接到许建州电话的。
她妈叫她的时候,她还在猜会是谁,等听到电话那头许建州的声音时,整个身体瞬间绷紧了。
许建州说他们班要举行聚会,问她去不。杨依依问是哪天,是她们开学初七那天。
“考虑到你们复习生,特意选的这天。"电话那头许建州的嗓音低沉悦耳。
“嗯,早点到就行了,正好中午吃个饭,也不耽误下午开学,只不过你们说的那个饭店在哪啊?县城里我不太熟。”
杨依依虽然在太田县上了三年学,但是县城的情况并不熟悉。她们每次放假,大巴车就在校门口等着了,每次下车的时候,司机又会跟她们约好时间在村口接他们,家与学校两点一线,以至于杨依依没怎么逛过县城。
“我带你过去就行了,你几点到?我接你一下,你记一下我的手机号。”
杨依依没想到许建州这么热情,但是想想他在县城住,这事他负责也很正常。
挂了电话,杨依依跟她妈说他们班长组织聚会呢,正好听听上了大学的同学们的专业情况。
杨依依故意把许建州说成了他们班长,她感觉一个男同学给她打电话,还是需要一个理直气壮的身份的,才不至于让她妈多想。
她妈很痛快的答应了,毕竟涉及专业选择,多些了解还是好的。
初七那日,当杨依依一到汽车站时,就看到了许建州。
杨依依高兴得奔向许建州,并道,“你还知道在这等我啊,我还以为你会去学校呢!”
车上时她还在懊恼,忘了跟许建州说清楚,提早的话车是不到学校门口的,只有下午送学生的专车才到。
她还着磨着,等到了车站,要找个电话打给许建州呢,看来现在也不用了。
“我知道”,许建州道。
“这你都知道?你又从来没坐过这车。”
“就是知道啊,那些车就放假和开学的时候去学校门口,一般都是到汽车站。”
“哦”,杨依依发现这可能是一个常识。
“太田一中各班都聚会吗?”杨依依又问道。
“差不多吧,从年前到现在,除了过年那两天,几乎天天有聚的。”
“还是咱们班选的这天好,省得多跑一趟了。”
“咦,不等一下别的同学了?”杨依依发现许建州直接领着她往车站外走了,不禁问道。
“他们知道”,许建州总是言简意赅。
杨依依心想,他们都能手机联系,上了大学果然不一样,等她上了大学也要买个手机了,方便联系。
“那个饭店在哪,远吗?用不用坐车过去?”
“不远,走着就行。”
所谓的不远还是让他们走了将近一个小时,不过一路跟许建州聊着,也没觉得时间多长,只是一看表,才发觉过了这么长时间。
聚会上,杨依依发现曾经的同学们,上了大学精神状态都不太一样了:那是一种焕发的感觉,就像蛰伏了一冬的小麦终于在春光里舒展,明媚而又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