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乐坛的指明灯,流行音乐的开拓者,摇滚乐先驱,甚至是“摇滚之王”。那场授勋仿佛一次加冕,他们的歌迷以此到处吹嘘,几乎要将他们捧上王座。
“你开心吗?”唯一一个例外,拒绝接受勋章的迈克尔这样问他。
威廉说:“我一点都不开心,甚至羞愧不已。”
“我背叛了他们。他们把我捧到高处,我却大摇大摆地走进王宫,恬不知耻地彰显高贵,他们甚至还由衷地替我高兴。”
“他们是谁?”
“他们……”威廉茫然,他也不知道。刚才那些话就像是自己从他的嘴边溜出来的一样,他没有深思,仔细去想反而越来越乱。
“跟我出去转转吧,”迈克尔说,“也许我能给你答案。”
第125章 普通家庭
“戴好头盔。”迈克尔把头盔套在威廉的脑袋上,威廉的头发被压在脸颊两边。
威廉咯咯笑:“之前你没有这么遵纪守法啊。”
迈克尔沉默地发动了摩托车。
上一次迈克尔载威廉出门,他们还名不见经传,就是当着记者的面闯红灯也没人愿意浪费胶卷。
那时的威廉还在为他们的第一首原创单曲发愁,甚至一度认为自己无法创作流行歌曲。
一晃好几年过去了,写歌对他来说已经变成无比自然的事。
威廉拉着迈克尔的皮衣,秋日的冷风被隔绝在头盔之外。他没有问迈克尔准备带他去哪里,去哪里他都无所谓。
等红灯的时候,威廉和迈克尔开玩笑:“说起来,你总是会在我格外迷茫的时候出现。”
“可是在其他时间你却非常没有存在感,真是奇怪。”
迈克尔不置可否。
威廉也没想要得到他的回答。
透过头盔的玻璃,威廉眺望泰晤士河的南岸。他从心底里珍惜青鸟乐队的队友们,他们十来岁相识,从绿墙到青鸟,从伦敦到美国,共同经历过起步时的窘迫,也并肩踏上宏大的舞台。威廉早就将他们都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
乐队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可是在他们四人当中,迈克尔是最封闭的。面对媒体的采访他保持沉默,在舞台上将自己藏在鼓后,就连和乐队私下里待在一起,他也绝少讲述自己的事情。
“到了。”摩托车停了下来,威廉拉回了自己的思绪。
然后他就被眼前街道的景象所深深震惊。
伦敦居然还有这样的地方?
一排排破旧的房屋,褐色外墙上是胡乱堆叠的海报和涂鸦。无人修整的街道坑坑洼洼,形成一滩滩恶臭的泥坑。暗巷中堆叠着废弃的家具,垃圾在风中盘旋。
街道两边除了民居,还有尚未开业的酒吧和赌场。威廉甚至不敢摘下头盔,他亦步亦趋地跟在迈克尔身后。
迈克尔倒是摘下了头盔。街上行人不多,偶尔有游手好闲的青少年路过,他们见到迈克尔时都露出惊喜的表情,向他热情地打招呼。
“找亚当斯大叔的话,他在酒吧。”一个青少年说。
“亚当斯婶婶倒是在家!”他们七嘴八舌。
“我不找他们。”
那群青少年又很快散去了。
“你……”威廉有些犹豫,“你对这边很熟悉吗?”
“我是在这条街长大的。”
迈克尔熟门熟路地带威廉进入了一栋公寓楼,入口的门已经坏了,露出锈迹斑斑的铁皮。
迈克尔带着他爬到三层,走进细长的楼道,两侧是一扇扇窄小的门,迈克尔拿出钥匙打开了其中一扇。
这是一个很小的居所,只有一间卧室,起居室、厨房与餐厅混为一谈,小小的窗户没什么采光。
迈克尔牵动拉绳,橙黄色的白炽灯泡照亮了房间。
“这就是我最初也是唯一的家。”迈克尔说。
威廉摘下了头盔,他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威廉从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只在意对音乐艺术的探索。所以他才敢于偏离安全舒适的人生轨迹,逃离了绿墙。
就像知道他在想什么,迈克尔说:“当初我们刚到伦敦时,我想过如果没有找到住处,我就带你来这里。”
威廉听到墙角中啮齿动物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他将脚缩到了沙发上面。威廉不确定,当初的自己能否适应这样的居住环境。
“迈克尔?你回来了吗?”有人在敲门。
“是亚当斯婶婶。我母亲去世后,那个男人把我带走前,一直是亚当斯家在照看我。”
说完,迈克尔打开门:“我回来这边住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