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0月26日,伊丽莎白二世将为青鸟乐队和披头士乐队正式颁发员佐勋章。
两支乐队西装革履,站成一排,他们在等待女王的出现。约翰·列侬和威廉挨在一起,他用手背去碰威廉的手背,吸引他的注意。
“喂,”列侬压低嗓音问威廉,“你们乐队的那个傻大个呢?”
“你问迈克尔?”威廉说,“他拒绝接受勋章。”
列侬张大嘴巴:“这么酷?!”
“咳咳!”他们身后站着的礼仪官在咳嗽,暗示他们别再聊天了。
因为在下一刻,那位至高无上的女士出现了。
女王仪态端庄地入场,沉甸甸的王冠压在她的卷发上,她的表情像是一张空白的纸。
现场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虚伪的神情,庄重而克制。这是威廉曾经逃离的那个世界。
女王首先致了欢迎词,官方而不带有个人色彩。她介绍了青鸟乐队和披头士乐队的音乐成就,并宣布要授予他们大英帝国员佐勋章。
而后,女王向他们走来,她最先停在了威廉的面前。
威廉大胆地与伊丽莎白二世对视,他依然还记得与她一同观看的《图兰朵》,记得他为她演唱《今夜无人入睡》。他心中怀有对这名女士的尊重与感激,如果没有她,就不会有《海妖》的诞生。
但是女王的蓝眼睛中不再带有慈爱,而是一种冷漠的坚定。侍从将勋章呈上,女王拿起勋章,亲手为威廉佩戴。
这场授勋仪式由BBC全程直播,当女王将那枚代表了无上荣誉的勋章别在威廉·奈廷格尔的礼服上时,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被这史无前例的一幕震惊了,不知道有多少杯子在这一刻被摔碎。
王室真的将大英帝国勋章颁发给了摇滚明星!所有人心中只剩下这一个感想放大加粗无限循环播放。
而仪式依然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威廉向女王低头鞠躬表示谢意。
“所以已经没关系了吗?”抬起头,威廉问她。
爱德华身体一僵,列侬向威廉投来钦佩的眼神。仪式之前有人告诉他们各种注意事项,其中并没有“可以向女王搭话”这一条。
看到女王身边随从扭曲的表情,威廉半点也不害怕,他只是平视女王,一脸坦然的关心。
BBC虽然获得了授勋仪式的直播权,然而他们只能架设远景机位,即使将焦距拉到最大,也看不清人们交谈的口型。他们只知道青鸟乐队的主唱突然胆大包天,主动和女王搭话。
现场都是这样,电视机前的观众就更看不清了,然而他们还是不信邪地贴在玻璃屏幕上,企图知道女王的反应。
女王没有发怒,即使包裹了层层伪装,一个人的本质并不会这么快发生变化。
她只是平静地说:“没关系了。”
女王的声音很轻,除了他们周边的人,谁也听不清他们的对话。即使听清的人,也不明白他们的对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女王恢复了端庄的仪态,她向威廉微笑点头:“感谢你。”这是授勋流程中的套话,并没有实际的含义。
女王继续为其他人授勋,没人再生波折。授勋仪式平安结束,女王率先离场。
当威廉被引导着离开大厅,他还在回头望向女王,她的身影渐渐模糊,像一尊完美无瑕的天使像。
爱德华代表青鸟乐队在媒体面前发表了感言,威廉一言不发,他依然在回忆女王陛下的背影,直到心中渐渐产生一种悲伤的感情。
这些是必须的吗?贵族、王室、阶级,这些压抑着英国人的条条框框,让所有人都不得自由。为什么不能抛弃这些,仅仅作为纯粹的个体而活着?
一段崭新的旋律突然开始在他的脑海中纠缠不去,威廉用手指无意识地敲打大腿,他默默思考歌词:“伦敦城里,被划分为两个世界……那位女士高高在上,她被蒙上了双眼……”等等,这样太直白了。
在白金汉宫,无数人向往的高贵居所,威廉的胸前别着通向特权阶级的徽章。这是他父亲渴望的东西,也是身为贵族家庭的次子应当一生追寻的荣誉。
但是威廉的念头已经飞向了远方,飞出了宏伟的宫殿,飞往了伦敦的街道,在雨后低洼的小巷中逡巡,他不知道采访什么时候结束,他不记得怎样回到家中。
那枚勋章被他随意地丢进柜子里,和那些金唱片堆在一起。
他不在乎,然而公众十分在乎。大英帝国勋章仿佛是权威的认可,将本来就享有盛名的青鸟乐队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