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胡说什么呢?”她轻蹙眉。
周慕臣有些不悦,“你跟那转学生走得太近了,班里有不少传闻,都私下问我你们两个是不是有情况。”
他这话说得似真似假,司遥无从辨认,更不可能质问他传闻的源头是谁。
“帮扶小组是李老师定的,我跟他只是互相帮助。而且,大家都是同学,正常来往有什么近啊远的分别?”她不想在异性面前袒露半分少女心事,轻描淡写把疑点归于客观事实。
周慕臣张了张嘴,手指颇有焦虑地搓了搓泛着青痕的下巴,又不甘心地追问:“你们周末还凑在一起答疑,我们其他小组可没这样。”
司遥抿了抿唇,不太喜欢这一刻的质问,稍稍别过脸,嗓音也冷淡了些许:“我连续几次考试数学都有明显进步,但是他的英语没什么起色。出于感激,我也想尽快帮他提高英语成绩,仅此而已。”
她顿了顿,似乎想要尽快结束这令人心慌的话题,故意说反话:“我对他能有什么?才认识不到半年而已,就是普通同学。”
周慕臣被她说服,心底霎时一松,整个人的姿态都缓和不少。
“我只是略尽班长的义务,而且退一万步来说,我当然也会担心你。”他眉目舒展,望着新起一轮的毽子游戏。
“阿遥,他跟我们就不是一类人……其他不提,人家大神走竞赛路线的,我听李sir说,学校打算给他报名北京的数学竞赛冬令营,基本提前批预定了。”
司遥抿抿唇,假装情绪没有起伏:“那是他厉害啊,我们比不了。”
周慕臣笑道:“那你也不用这么丧气,我爸托人联系了理科几门课的大牛,说好寒假来我家补习。他们都是附中退休教师,之前一直都参与出题,吴迪到时候也来,还能差了你么?”
司遥见他主动抛转话题,虽没触动,但仍然顺口问了几句,两人边说边往教室回。
角落复落平静,其他人也掐着时间陆续回班,长廊一时陷入静默。
隔了许久,防火门的把手轻转,门被从里头拉开,一双洗得发旧的帆布鞋移步而出。
简寻遥望着空无一人的走廊,缓缓摘下耳机,眼眸半敛,视线落在手机亮起的屏幕上,播放器收录的钢琴曲目反复循环。
他捏紧了五指,关节发白,脑海里不知为何骤闪过冯婉萍怨愤的脸,想起她第一次离开南禺,“砰”一声摔门而去,临走前恶狠狠地控诉简烨伟的自作多情,她从来就没在意过这个家,当初只是看中他老实肯赚钱才答应结婚,该死的儿子也只是累赘是没人要的垃圾。
她头也不回地离开,留下年幼无措的他缩在角落孤零零一个人。
彷如此刻。
第15章
十二月过后, 期末月接踵而至。
整个高三年级都如同一张拉满弦的弓,铆足了劲,想要验收这半年的劳动成果。
帮扶小组是教研组临时想出来的点子, 历经几次月考, 事实证明行之有效,由此保留。
司遥和简寻的关系停留在每晚短暂的同桌交往,司遥内敛,简寻克制,私底下能聊起来的话题却越来越多。
简寻之后再没有去琴房,周末帮扶戛然而止。
彼此都没有进一步的举动,可司遥满足现状。
期末考定在最后一周的周四、周五,仍旧按照高考规模进行, 过完周末,周一下午返校领成绩单, 各班安排人员大扫除, 随后是短暂寒假。
简寻踏进门的时候, 教室里稀稀拉拉没坐满人。
有部分同学已忙不迭投入了寒假补习, 领成绩单这样的小事便托朋友代劳。还有人赶着难得的假期,跟家里人挤出时间去旅游放松心情, 比如司遥和周慕臣。
两家人见孩子期末月憋得太紧,早已在日常聚餐时商量好,考过期末带他们去趟泰国找个海岛玩几天。
到了领成绩单的周一, 司遥早在热带岛屿喝腻了冰震椰青和冬阴功汤。
简寻瞥了眼空荡荡的后排,司遥的水杯和一个可爱的锁扣摆件还挂在书架上,可位置空空如也。
他稍敛眸, 稍稍回忆,没从司遥的朋友圈发现蛛丝马迹。
期末考后那天周五, 她只在朋友圈发了张餐厅照片。不知道跟哪些人在聚餐,但画面里都是昂贵而精致的食材,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而司遥的重点却是:“化压力为食欲,高三上圆满结束!”
那条朋友圈收获了无数赞评,可见她人缘极好。
他默默坐在位置上,兀自陷入沉思。
学生逐一前去办公室听李天铭分析,再回来教室喊下一个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