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等到司遥情绪稳定,开始给她安排课程、准备申请材料,联系圈内人脉写有重量级的推荐信。
张承宜同在香港,好姐妹意料之外又再同城,自然欢欣美满。
于是在某次大胆尝试泡吧醉酒后,司遥边吐边哭,边哭边说,总算将那件荒唐的秘密原原本本告诉了闺蜜。
从那天起,司遥像总算放下了心结,脸上的表情再次生动起来。
司遥赶在春节前买了飞往纽约的机票。
爸妈一同休假,到香港陪了她几天,跟他们一起出现的还有周家父母。
周慕臣晚到一天,从北京直接飞香港。
飞机冲上云霄,将纷纷扰扰的往事抛之九重天下。
除夕前,北京又落下一场大雪。
窗外玉碾乾坤,简寻推开门走出阳台,在影影绰绰的雪夜雾色里点燃一支烟。
白烟滕然盘旋,未及远天早已密散在干燥冰冷的空气之中。
一架飞机划破夜空,他抬眸,唇边噙着烟,长睫稍敛,星火一抖,一簇消沉的墨点徐徐坠落,犹如震碎这场美梦。
没人知道他在这些年默数过多少次离境航班。
在那日之前,他们并不知道,北京冬夜会成为彼此最后一次相见。
第32章
司遥喜欢十月末的扬城。
这个时期不冷不热, 能穿上迫不及待期待入秋的新装,又仍带了余夏的韵味,不让南方孩子手足无措地迎接寒潮。
扬城与纽约有着截然相反的模样, 说起来, 她这些年在外也并不孤单。
她从小就被保护得很好,家庭条件比上不及但也足够富裕,同行还有周慕臣,两人彼此照应,生活好似跟国内没什么分别。
不过到最后,司遥还是回了扬城。
这些年她的生活里早已没有了那个人的痕迹,彼此都不是公众人物,短暂的一年同学情也不足道也。
有些事情只要刻意避嫌, 总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司遥回国之后休息了一段时间,也找空搬了家。
前两年司嘉年给她在江边新开发的楼盘买了套平层, 当时她只是凑巧去看个新鲜, 爸妈见她喜欢也就签字买单。
其实司遥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
她那年回国闲着也是闲着, 无聊打发时间跟爸妈一块去看楼。
她站在二十层样板间的巨大玻璃窗边, 不经意间远眺,瞧见了江对面那栋显眼的建筑。
尘封许久的记忆猛然间反扑, 叫她恍惚许久,木然驻足于窗前,脑海里骤闪而过碎片般的记忆。
疯狂而又荒唐, 似乎有些不堪回首的局促。
而因她稍稍沉迷的这刹,司嘉年以为女儿看上了这里绝佳的江景,当即拍板决定买一套同户型送给她当新年礼物。
司遥张了张嘴, 到底什么也没说,小声谢过爸妈的心意, 假期结束照样飞回纽约,并没把这个小插曲放在心上。
这套房子在她回国前夕装修完工,由司嘉年亲自操刀设计,简约现代的美式风,是司遥喜欢的类型。
她回来之后便独自住在这里,偶尔回家陪爸妈吃饭,生活规律而了无生趣,明明回到最熟悉的城市,有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可在酣畅的欢乐过后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到底是什么呢……司遥一直找不到答案。
张承宜毕业后进了国企,如她爸妈所愿,顺风顺水的铁饭碗。偶尔忙,但更多时候福利待遇都很完美,有大把时间跟司遥约会。
周慕臣随她归国入职投行,每日出入扬城最好的写字楼,光鲜靓丽刷刷简历,为今后顺利继承家业铺垫前路。
吴迪在深港某知名车企做工程师,后被调派海外,也学会跟风情万种的拉丁辣妹调情,只是难得回国。
司遥咸鱼了一阵子,总算等来了艺术团的offer。
她在海外进修音乐,虽然硕士选读艺术管理,但回国还是决定干回老本行,进了市艺术团。
周慕臣特地策划了个场小型派对,庆祝她总算达成心愿,今后早日成首席,她出名了他们这帮旧友也好沾沾光。
地点选在岛上一家新开的艺术沙龙,占地不大,但是很有设计感,还融合了许多科技感的细节,有点像历史与未来碰撞的交汇点。
沙龙目前试业不过几个月,人气倒很旺,不少年轻人纷纷来此打卡。
一层是展区,二层有个露台,里面还有个封闭的小型宴客厅,精致而奢华,可以供私人聚会,当然,权限仅对svip开放。
司遥今晚独自过来,因为周慕臣说是私人聚会,朋友间必然会小酌几杯,她懒得喊代驾,索性叫了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