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这一路也没谁拦着,仪贞老远瞧见孙锦舟不知打哪儿冒出头来,目光同她撞上,忙不迭地挤出一脸喜色,笑逐颜开地给她行礼唱喏。
这便叫做过犹不及。仪贞慢悠悠走上前去,似笑非笑道声辛苦,问:“陛下呢?”
“陛下练了一阵字,正舒散筋骨呢。”孙锦舟百般殷勤地引她过后殿去,又替她打竹帘儿。
仪贞进来,见皇帝立在榻前,外衫脱了一边袖子,一时看不出是正要歇下还是歇好了要起来。
“孙秉笔是有什么喜事儿不是?”仪贞没走到近前,背着光皇帝的表情也不真切:“方才一照面格外乐呵似的。”
“谁知道。”皇帝把另一只袖子也脱下来,随手往榻上一丢,因为衣料轻而滑,又从榻面流到了地上。
“许是又认了干儿子了。”他懒得捡,抬脚踢开了,旋即在榻上躺下来,胳膊交叠着枕在脑后。
仪贞睇他一眼,手落在侧旁素漆高几摆着的蕙花上,轻轻拨弄了几下,说:“这兰草长势倒好,就是盆儿太拘束它了,该移到庭院里赏看…”
皇帝只是不理她,专心养神,仪贞恶向胆边生,掐下两朵开得最好的花儿,蹑手蹑脚地朝皇帝那头探去。
哪知皇帝闭着眼照样警觉过人,仪贞还没站定,就被他两道寒刃似的目光一晃,两朵花儿脱手落下,不偏不倚坠在皇帝发间。
仪贞讪笑着缩回手,期期艾艾贴着榻沿儿斜坐下,对自己明晃晃的罪证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一力将适才的话头扒拉回来:“那慧慧这儿是不是也得有表示?我呢?”
还揪着“干儿子”不放呢。皇帝知道她绕着大圈儿想扫听什么,她也知道他知道。非这么九曲十八拐的,是怕贸然出口惹得他不痛快。
他坐起身来,低头将发丝缠绕着的蕙花摘掉,反手搁在一边,沉吟了一阵,盘算这件事要透给她几分——
自打齐光公主与仪贞攀交上,拂绿阁的风吹草动就没再瞒过他的眼睛,杨钧这位准驸马在循例的入宫觐见后,偶或多逗留一时半刻,远远地和公主眉目交接一二,左右是已经定下亲的男女,众目睽睽之下,也做不出什么事儿来。
而在这众目睽睽之外,有个宫女本领过人,打着公主的名号,瞒天过海地与杨钧搭上了边儿,一来二去的,这二位倒情谊日笃,山盟海誓之际,宫女儿自言乃是拂绿阁杂使宫人,不配跟随公主发嫁,为今之计,唯有杨钧开口去求。
若求公主,头一个怕她气恼不允,二来毕竟年轻不曾当家,抑或她也做不了主——思来想去,不如请动皇帝这尊最大的佛。
那杨钧不知是鬼迷心窍还是怎的,竟真听了心上人的话。
惜乎这名“宫女”并非心思活络的百灵儿,居然是默默无闻的淳婕妤。
“她喜欢当宫女,当就是了。”对于这徒有虚名的嫔御,皇帝不屑多费心神,宫正司自有计较;及至杨钧——
“…我是真伤脑筋。”皇帝微拧着眉,按了按额角:“不从重处置,实在难解我心头之恨;大动干戈,齐光又如何自处?”
事态比仪贞预料得还一团糟。怔忡良久,意识到皇帝想必头疼又犯了,索性将别的都抛开,替他解痛为要务。
一面唤甘棠去请高院使,一面安抚皇帝:“这样水性杨花的人,值得为他心劳力绌么?先晾他几日,叫他寝食难安才好!”
心思纯良的人,原来是这般思量的。皇帝却之不恭地枕在她腿上,任凭她煞有介事地为自己揉按着,被欺瞒愚弄的恼恨得以纾解,他几近泰然地筹备起了对杨钧的极刑:
不可揆度、永悬头顶的杀机方是最文雅的凌迟。
齐光公主婚事的搁置若有若无——本来如她这样身份贵重的娇客,大礼张罗起来,一年半载都叫作从速,况且钦天监拟定的吉日,远在来年九月。
仪贞原打算亲去探探她的口风,不巧高院使受召请脉过后,皇帝的头痛固然有所好转,但眩晕之症一时却无法根治。她大半精力都扑在这上头,对拂绿阁的关切,不知不觉间就淡了些。
只好嘱咐给慧慧并甘棠两个,凡事多多留神,隔一时便知会她;此外还托了沐昭昭,图的正是她那份旁观者清。
据沐贵妃冷眼看来,淳婕妤进宫正司后,延续了一贯深居简出的作派,安分守己地聆听女官教诲,仿佛自来便是一名谨小慎微的老实宫人,前次一番搅动风雨简直是众人一致的梦魇一般——很难断言她何时会不会故技重施,仍应多加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