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下一瞬,她就对上了两双犀利的眸光,一时愣在了门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文昭和宁烨早就在她的卧房里候着了。
碍于文昭在场,宁烨还得控制着自己的心绪,她瞧见干瘦的云葳,揪心的酸楚便萦绕着心怀。
小小年纪,重伤方好,便去受那份罪,宁烨实在是怜惜的紧。
文昭也得顾念这人的生母在侧,不好多言,只轻声吩咐:
“你应考归来,孤与宁夫人给你接风洗尘,去净了手,过来坐吧。”
云葳小心翼翼地躬身一礼,“谢殿下。”说罢飞速绕去了里间,磨蹭了半晌才硬着头皮出来落座。
“晚些会有宫里人过来查探你的情况,这次是齐太后派来的女官。”文昭淡然的给人夹了块鱼肉:
“补补脑子。你机灵些,表现得越虚弱越好,反正你如今的模样,瞧着就足够病弱。”
果不其然,云葳早便猜到宫中不会善罢甘休,她垂着眸子低声应承:“是,记下了。”
“说话也可以横冲直撞些,只要别坏了礼法即可。”文昭不放心的继续提点:
“深宫重规矩,讲分寸。若你没心没肺,来此的吴尚宫也会心生动摇,或还可发发善心,给你去元太后那儿说说情。”
“是。”云葳可算是犯了难,从小到大,她别的不行,装乖绝对可以拔得头筹,但装傻撒泼,好似不在行。
宁烨见她拘谨,便一直闷声不语的张罗着往她的碗碟里添菜。
“吃吧,别愣着。”文昭见她不动,便催促起来:
“吃饱了才有力气控告你叔父生前的罪过。孤的书房里,还候着人呢,怪孤不顾你身在孝期,迫你去应考,坏了规矩。孤嘴皮子说破了,也不如你亲口说。”
云葳算是懂了,这些日子,文昭大抵没清静过,找茬的人一波又一波。
想到这儿,多日没吃上热饭的她,抱着饭碗闷头吃了好些鱼肉鸡鸭,山珍海味,为午后的恶战积蓄能量。
瞧着云葳吃得香甜,宁烨的心里涌动着些许慰藉,这满桌的菜色,都是她亲手做的。
“惜芷,”宁烨忍了半晌,还是主动与人搭话了:
“我和殿下商量了,若是他们对你紧咬不放,我就把你的身世公之于众。如此一来,云相总会被动,我们就能打一场翻身仗了。”
“若真如此做,殿下和云相就在明面上势同水火,动静是否太大了?”云葳放下碗筷,温声软语的回应。
“没你服毒出逃的行为跳脱。”文昭冷哼一声,想起先前她做得好事,心底就一股子无名火作祟。
云葳哑然,咽了咽口水,一个字都没敢多嘴。
“别再如此行事。”宁烨如今想起还觉得后怕:“毒药怎可乱吃?再说你二人出逃,遇上危险怎么办?”
宁烨的话音入耳,云葳悬了多日的心忽而放入了肚子里,想来文昭并不知道她有人接应,真当自己只带着桃枝就要溜之大吉呢。
“嗯,知道了。”云葳装得很懂事:“若不成,我还可以出家的,做比丘尼也行。”
“…咳咳咳…”
宁烨被她一句话呛了个好歹,文昭更是毫不留情的剜了她一记眼刀。
这小祖宗不说话便罢,偶尔憋出句话来,实在让人招架不住。
“气人的本事留着给京中来的人用,孤无福消受。”文昭阴损的出言讽她。
云葳瘪了瘪嘴,没再言语。
午后,云葳先见了来查应考事务的学政,本就被困在逼仄号房里多日,压着一股子憋闷的火气无处发泄,她逮到可以骂得光明正大的机会,便好生发泄了一通。
云葳哭得梨花带雨,把叔父骂的狗血淋头,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控诉叔父的恶行,让学政听得脸上尴尬尽显,巴不得提着衣袍跑路躲清静。
待宫中的人抵达府内,云葳刚哭过的大眼睛通红一片,脸色蜡黄,脸颊深陷,一眼瞧去就是个病弱非常的人,怎么看好像也没法启程往宫里送。
老尚宫耐着性子问了好些话,云葳只傻楞地杵在一旁,直勾勾盯着地砖不言语。
吴尚宫无奈的摇摇头,脑海里浮现出云葳胸口狰狞的伤疤,再掂量一二她木讷的性情,深觉元太后命她入宫随侍,是在胡闹。
时近黄昏,两拨人马都被云葳打发走了,文昭听得随侍转述的盛况,一双柳眉的弧度却是愈发曲折,直接扶着额头陷入了沉思。
云葳这小东西当真是逢场作戏的一把好手,表面瞧着乖觉老实,没想到应付生事的外人,各色本领信手拈来,并无一丝怯懦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