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绅留不得,先断了云家财路。”
云葳凝眸苦思良久,轻飘飘的吐出这样一句话来:“其余的人都不动,这次嘱咐阁中人,要隐蔽出手,不许留行事痕迹,最好让官府查无可查。”
桃枝眸光一颤,暗道云葳当真是六亲不认,这份狠辣她自问比不上。
疾行三日,一行人在日暮时分抵达了洛京的郊外猎场,并未直奔行宫。
文昭走下舆车,望着不远处候着的几位臣工,淡声吩咐槐夏:“把云葳叫来。”
不出半刻,一身清浅罗裙的云葳便赶了来,朝着文昭肃拜一礼:“臣参见陛下。”
“免了。”
文昭嘴边挂着恬然笑靥,柔声吩咐:“过来见礼,这二位前辈,你该是素未谋面,应认一认的。”
闻声,云葳微微抬起头来,循着文昭的视线望去,便见她身侧立了两个风姿飒爽的中年妇人,尽皆一身锦衣蟒袍,头顶金镶玉的小冠,腰间革带九佩,气度不凡。
“云葳见过雍王,见过萧帅。”她眸光微转,赶忙温声见礼,瞧着格外恭谨。
“常听澜意提起你的才识,道你妙笔生花多奇思。今日一见,果是个气质出尘的佳人。”
舒珣浅笑着近前虚扶了下:“昔日宁侯与小女大婚,吾去了,却不巧,你病着未得见。今时身体可大好了?”
“劳您记挂,晚辈早已大好。早该去拜见您的,是云葳失礼,望您海涵。”云葳垂眸轻语,分外乖觉。
舒珣的眸光微微怔住,转眸瞧着萧蔚,心底格外纳闷儿。
文昭叫她二人随行来此,特意叮嘱她们敲打云葳一二,言说云葳调皮捣蛋又任性,身为帝王不好约束,说重了寒心,说轻了无用,只得搬出长辈来规劝。
可这人分明温婉乖顺,并无半分跳脱,一点儿不似文昭所言。
萧蔚朝着人挑了挑眉,无意帮衬,毕竟在她眼里,别人家的姑娘都比萧妧懂事,无甚可说。
“此猎场宽广,朕要去跑马松松筋骨,表姑与萧帅一道吧。”
文昭见二人被云葳乖觉的表象蒙骗,都不忍心出言吓唬,只得拉着人离开。
她紧走两步,忽而转眸问着云葳:“云侯可要一道去?”
“臣骑术不佳,不扰诸位雅兴。”云葳想也不想便出言回绝。
“瞧瞧,她的骑术是朕教的,她这是拐弯抹角的损朕呢。”文昭哂笑着与二人调侃。
云葳嘴角一抽,咬着牙掀裙跪地:“臣万不敢诋毁君上,是臣蠢笨,求陛下明鉴。”
舒珣与萧蔚皆是一愣,这人如此谨慎周全,不免让人心疼,哪儿有半分不妥?
猎场人杂,随行者众多。
云葳玩儿这出,令文昭难堪不已,她垂眸压下眼底的一瞬泠然,勉强勾了唇角:
“一句玩笑话都听不得了?赶路数日,知你疲惫不想动弹,朕不强迫你。先回行宫选个阁分,歇着去吧。”
“谢陛下,臣告退。”
云葳微微颔首,爬起来便反向远走,对眼前的人与物,皆毫无留恋。
文昭悄然咬紧了牙关,面上却还笑着,只是笑意有些轻浅,经不住晚风的照拂。
第72章 出游
一庭月似洁缎柔, 满园春胜粉面娇。
洛城牡丹开得正艳,文昭对月独酌,脸颊染了红晕,眸中添了醉色。
吴桐被送去了齐太后宫中, 小丫头伶俐活泼, 甚是讨喜, 只是嘴巴不严实, 年岁轻浅,到底天真。
齐太后清楚文昭百忙之中非要抽身来洛京, 实则是来追她的, 终究绕不过慈母心肠,忍不住寻人说些家常。
迎着月色寻去文昭的寝殿,齐太后立在院中的牡丹花下, 慈蔼的眉目里顷刻遍染愁楚。
文昭醉得半倚雕栏, 手中酒盏自然垂落, 划去了翠叶间。
那一双明眸含雾,好似满目惆怅。
“昭儿,何事令你如此神伤?”
齐太后侧坐栏杆下, 轻柔的将人揽在自己的肩头,抬手探上了她的额心。
文昭意识昏昏,无需睁开迷离的眸子,只用力嗅着来人的熏香气息,便喃喃唤了句:“母亲肯来见我了。”
“醉傻了?”齐太后目光微怔:“娘几时不肯见你了?回房去,好吗?跟吾聊聊?”
“没醉。”文昭眼尾弯弯,歪头半靠着太后:“就这样便很好, 您让女儿靠一会儿,女儿好累好憋闷。”
太后笃定文昭醉了, 孩子自幼要强,凡事喜欢咬牙苦撑,若非失去意识,绝不会显露脆弱心绪。
“栏杆硌肉,娘老了,要坐软榻。你若想靠着娘,就跟我回房去。”齐太后笑着与醉猫儿掰扯。
“那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