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一根筷子,轻轻一戳,便戳进了山芋块中。如此,便说明山芋已蒸的熟烂。
大半锅的山芋全被装进了木盆里,又被端到了饭桌上。
今儿个的晚饭便是蒸山芋。
沈杳趁着热拿起一块,轻轻一撕就撕掉了表皮。一口咬下去,粉粉糯糯的,带着丝丝的甜。
“这山芋好吃,甜,又软乎!”吴婆子对山芋的口感赞不绝口。
其他人似乎也很赞同吴婆子的说法,跟着不住的点头。
“现在还没到时候,山芋都不怎么甜。等下霜的时候,打过霜的山芋那才叫一个甜!”沈杳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眼里带着光。
再观她说话时的神情,好似霜后的红薯她吃过似的,所以她才这般笃定,霜后的山芋足够甜。
因着山芋蒸的多,味道又好,大家伙都敞开了吃。还是沈杳出言,说是这东西不好一次性吃的太多,不好克化还容易胀气。
可庄户人家哪里管得好不好克化,填饱肚子才是关键。
徐氏吃下手中的最后一块山芋,微微抬眼瞟了一眼吴婆子,欲言又止。
她正想着如何开口,就听婆婆道:“明日再挖一篮子,给你们娘家分分。到时候老三再顺道送些给香怜。她一个做侄女的,有什么吃的喝的,还惦记着我跟你爹这个做叔叔婶婶的。老大去完岳家,再拐个弯去躺你舅舅家。另外再给他们带个话,明年要是也想种山芋,提前给我说。我好多下点种,到时候直接来剪藤子回去扦插就成。”
吴婆子的一席话听的几位儿媳妇们心里一喜。
她们虽是沈家的儿媳,心里多多少少的,也还惦记着娘家。
这山芋产量高,味道好,还特别能饱肚子,是能当作粮食来吃的。种些山芋存到地窖里,就算是遇到灾荒年,也不担心会被饿死。
只是先前她们不知该如何开口,生怕一张口,要被吴婆子训斥她们的心不在沈家,什么事都想着娘家。
如今到好,做婆婆的主动提了这事,几个儿媳妇们也都安了心。
不过现在想来,就算她们真的开口提了,婆婆顶多阴阳怪气的说几句,倒也不会真的怪罪。
婆婆那人,最是刀子嘴豆腐心,一张嘴巴不饶人,但每回有什么好事,都会想着亲家们。
倒是徐氏跟何氏多虑了些。
第52章
淅沥沥的秋雨下了好几日才停。
眼下已是深秋,庄稼地里多是没了活计。各家各户的趁着天晴,纷纷搬出了被子和粮食,好晒上一晒。唯有沈老头,等不及地面被晒干就搬出了家伙儿什,喊上儿子媳妇儿,卷起了裤腿儿,准备下地去挖红山芋。
沈家的屋子坐落在大柳村的最里面,靠着牛头山。沈家的山芋地虽也在山脚下,但那山却是延伸出去的小青山。是以沈家人若要去山芋地,得穿过半个大柳村,再从稻床那块儿拐出去。
沈家人口多,这一大家子全体出动,那阵仗自然是不小。特别又是农闲的时候,有听着动静的,纷纷出了屋子打探。
“这庄稼地里的庄稼都进了仓,三爷爷这又是锄头又是箩筐的,这是要干啥去呀!”有那多嘴的,便忍不住问了一句。
沈老头扛着锄头,脚下的步子倒没停,笑道:“这不是山脚下还种着两亩地的山芋嘛,前头正准备挖呢,哪晓得突然下了雨,一下下了好几日,白白耽误了好几日功夫。这不,趁着今儿个天晴,得赶紧将山芋都收了。”
一听到要收山芋,看热闹的都来了精神。当初吴婆子可是跟他们夸下了海口,说是这山芋一亩地能产个千儿八百斤的。今日沈家的山芋开挖,他们又正好得闲,可不得一道儿跟着过去看看。他们倒是想看看,一会儿这一亩的地挖不出个千儿八百斤的山芋,吴婆子要怎么下台。
可一个村里头住着,长年累月的抬头不见低头见,那些人存了什么心思,吴婆子哪里会不懂。但她是信了孙女的话的,认定了这山芋的产量比起孙女说的只多不少。是以这群人想看她笑话,她是半点不慌。反而大大方方的邀请乡亲们与她同去后山脚,看更多完结文来企鹅裙爻尓五一肆以寺幺耳整理更多汁源可来咨询她倒要看看,到底是谁看谁的笑话。
一场秋雨带来的寒气,被正当头的太阳晒散了不少。一小段路走下来,不论大人孩子,都微微出了细汗。
沈老头脱了褂子,率先进了山芋地,拽开了一小片的山芋藤,又朝手心吐了口唾沫搓了搓,才拿起锄头开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