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淮南王”这个名字,她便记起来了,这位后来被刘彻以谋反的罪名处死,收回了他的封地并改为郡县,归朝廷管理。
霍去病闻言脸上亦是显露出一抹异色,他沉思片刻道:“陛下早想收回淮南地界,只是这淮南王十分谨慎,不露一丝马脚,陛下便没有理由动他。”
勾越立即道:“那我是否要接着追查?”
霍去病摇头:“刺客以死,线索断了。”
勾越忍不住道:“公子,便这么轻易放过了吗?”
“不用紧。”霍去病淡淡道,“这些人还未知晓,我们已经有了铜矿的位置,就看看这帮人,愿不愿意断尾求生了。”
铜矿就摆在这里,想要将矿挖走,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
如若他们舍弃铜矿,那就算他们运气好,他也懒得继续追究下去。
毕竟,陛下口谕是让他查探铜矿的位置,而他并不想掺杂在这些阴私当中。
不过若是他们舍不得铜矿,还派人打探情况,那就不要怪他顺藤摸瓜。
因此,霍去病并不着急。
他看向勾越,询问:“崤山那边已经准备就好了吗?”
“回公子。”勾越道,“已经准备就绪。”
霍去病闻言,点头:“可以进行收尾了。”
息禾一脸懵:“你们说的是什么事情啊?”
勾越并没有回复息禾,朝着霍去病稽首,便利落的离开了书房。
书房的又被打开,外面的风雪更大了,雪花夹杂着冷风铺面而来,吹乱了息禾额间的发丝,刮得她的脸生疼。
勾越转身,关紧了书房的门。
息禾只好扭头看向霍去病,神情委屈:“公子,这事不能让我知晓吗?”
霍去病见她实在好奇,无奈道:“是崤山剿匪的事情将要收尾了。”
竟是这事。
山匪为什么难以根除,便是因为他们藏得够深,若不是主动出现,隐入山林,想要找到他们不亚于是大海捞针。
如今他们被精铜的消息给引了出来,霍去病的人跟踪这些出来打探情况的山匪,摸清了山匪的窝点。有了山匪的位置,山匪的数量再多,也不够资格和朝廷的官兵抗衡。
息禾道:“公子也要亲自去崤山吗?”
霍去病颔首:“自然。”
她便不再言语。
由于晚昨晚下了一场大雪,息禾早上醒来的时候,积雪压弯了院子里的枯木。
霍去病已经带兵去了崤山。
息禾索性无事,便在洛阳城的街头闲逛。霍去病不放心息禾一个人呆在府衙,留下了两个部曲跟着息禾。见她出门,便也跟着她一起上街。
大雪下的洛阳,带着古朴的气息。
如果能忽视在雪中冻死的乞丐,那确实是不错的风景。
可谁能忽视死人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冷天,穷苦人家的百姓难熬啊。
若是有棉花就好了。
不过棉花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的,在宋末元初才被大规模种植,此时还没有棉花。
这让息禾想到了一个东西:火炕。
虽然火炕在商朝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十分的耗费柴火,不如后世的好用。
或许可以将后世改良的土炕拿出来?
息禾站在雪地里想着事情,不小心便入了神。
崤山。
山里有雪,路并不好走。
霍去病将官兵分成两队,一队由他带队,一队由勾越带队,小心的在崤山行军。
此时,山里的山匪并不知道,死神在向他们靠近,一个个都还沉浸在温柔乡中。
第45章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开始黑了。
风雪渐小。
崤山一处山谷中,林立了几十间屋子,积雪压在屋顶的瓦片上,屋前雪倒是扫得干净。
死寂一样的寒冬,外面少有人走动,只有那屋子里的烛光从窗户透了出来,才透露出了些人气。
进谷只容有一人宽的通道,其余的路被全部封死。
有两个青壮年在亭子中值守,此时已经冷得直哆嗦。
其中一个青壮双手缩肩抱胸,抱怨道:“这么冷的天还让咱俩在这看守,真要冷死人了!”
“可不是嘛。”另一人跺得直跺脚:“还不是老大也盯上了那批精铜,非要派人下去查探,不然与往年一样,将这个通道也一起封死,只管舒舒服服的窝在屋子里多好。”
“对了,今日端子他们出去了这么久,怎么还没有回来?会不会遇到什么事情了?”
他没听见对方未曾回应,不由扭头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