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人的儿子,名次依旧是第十,也算是少年英才,十全十美了。”圣上见王良虽是今次回避了阅卷,但也伴驾在侧,便说了两句。
“圣上谬赞了,犬子年幼,还需多多历练才是。”王良谦虚道,圣上肯说这话,已然是不计前嫌了,毕竟那一位小殿下可是圣上胞弟。
林瑾作为国子监的教先生,今日自然也来凑热闹,不过他官职低,也只能在后面站着,说话也没多少分量。
他远远看着王简,想到此人掐尖好强,小小年纪就爱与人争长短,讥讽女子读书,便知寻常读书人,能得此名次,必然欣喜若狂,但落到这一位身上必定是不服的。
三甲游街之时,黛玉也在楼上瞧了几眼,状元、榜眼都是中年人了,而探花郎虽是这几日中略显年轻的,瞧着也瘦弱,还不敢骑马,抖抖瑟瑟的。
“我瞧着这探花,远不如哥哥当年。”黛玉放了帘子,说到。
贾敏想到儿子高中时,黛玉年岁也不算大,姑且就当她还记着,笑着点点头。
“确实如此。”
就说这探花,非是黛玉不满意,就连来看热闹的百姓们,也是不满意的。
第121章 见文
探花探花, 即是带了花字,当然与美貌有关,前朝那可是还要带花冠的, 不过当朝改了这风气。
尤其是当年的林如海起了个‘美探花’的头,要人念念不忘, 再有林瑾这个小探花不曾辱没门风, 每到三甲巡街众人就更加关心长相了。
这一次的探花着实长得不怎么样也就罢了, 还怕高,骑着个小矮马都战战兢兢的,瞧着柔弱得很, 便有人议论开了。
“哟,今年这探花连高头大马也骑不得, 还真是扫兴,还是当年的林小探花瞧着俊朗。”
又有个老翁也道, “早前乡试的时候, 解元公不是个王爷, 怎的此次会试榜上皆不见啊!殿试也不见,那年解元公也才十五六吧!”
又听一年轻人笑道,耐心与这老人家解释,“您记错了,那是敬王府的世子爷,还不是王爷呢?况且即是没有参加会试,又哪里来的殿试, 天家不与民争,故而未曾会试。”
拿老人家眯着眼睛点点头。“也是, 都做了世子,还考什么科举, 只是可惜,若是世子爷在,今年怕是也能有个长得俊俏的探花瞧瞧。早前老头子我在城外,见过一次解元公骑马,也是英姿勃发的。”
“可不是,倒是叫我今日白跑了一趟!”
说话的是个涂脂抹粉的中年夫人,瞧着这打扮就不是正经营生的女子,只是女子更是爱俏,见这状元、榜眼和探花没什么模样,便也不与人挤,转身走了。
殿试才过一日,圣上就下旨把亲弟弟传召进了宫中。
他这弟弟也真是实在极了,若是那几日有事要求当兄长的,每日里往宫中跑得勤勉。若是用不着兄长了,便也只口头请个安。现下定了人家,倒是对着泰山家很殷勤。
“不知皇兄叫臣弟来,有何事嘱咐?”小殿下问到。
“今年考题你可见了?”圣上看着长高了许多的兄弟,确实越长越有模样了,而且这兄弟比之自己,长得更像是故去的太后娘娘,皇帝笑道。
李平也不答话,只点点头。
圣上又道,“即是见了就作两篇文来,好歹也在国子监读了这么久的书,也叫朕瞧瞧你的本事。”
若说要作文,这位小殿下一时间没有弄清楚是要作会试的题目,还是殿试的题目,若是会试题他倒是写了点,于是便问到。“那臣第是做殿试的题,还是做会试的题?”
想不到这反而提醒了当皇帝,他原本只想要这弟弟写个殿试的题目就成,难得这弟弟自己提了出来,于是倒也不客气,也笑嘻嘻的,促狭极了。
“你倒也提醒了朕,朕原本只想叫你做殿试的题,即是如此连会试的题一道写了。”
李平这才发觉自己坑了自己,闷闷的应了,回府便与徐公公说了此事。
“您这可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吗?”徐公公也觉着殿下在此事上太实诚了,可见他这般,又安慰他道。“莫急,咱们慢慢写来便是,反正圣上也不急着要。”
不想自己小主子却又不知想到了什么,忽得转悲为喜,呵呵一笑,又对徐公公道。
“本世子才不能慢慢写,过几日刚好可以叫玉儿也给我看看,省的我每次见了她,总不知该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