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不住磕头。
天顺帝心神一震,他如今最怕的就是世人将彬州水灾和天罚联系在一起,说是自己混用无能引来的。仔细一想,管家的话不无道理,从下旨迎回真公主后发生了多少事,珉王死了,褚家灭了,承恩公没了,皇后病倒,如今连安王也落在她手里。
再这样下去,下一个会轮到谁?
天顺帝悚然,莫非自己这个女儿真的和皇家相克?
想想以前不知道真相的时候,皇家一派和睦,可是如今呢,皇亲国戚死的死,病的病,所以萧沫真的可能不是‘神女’,而是专门祸害皇室的‘魔女’啊?
这下几个宗室王爷都坐不住了,他们迷信神明,自然也怕妖魔鬼怪,若是萧沫的存在真的不利于皇室血脉,他们自然想立刻除掉她,越早越好。
而且他们对萧沫真的是一点好感也没有,不要说萧婉名声很好,对他们也足够尊敬,感情也不是萧沫能比的。
就看萧沫做出来的那些事,虽然死在她手里的人不是他们,但是谁敢说自己手上没有一两条人命,没有干过仗势欺人的事,今天她能杀珉王,安王,来日是不是就能杀他们?
在这一刻,他们的心理奇妙的和文官们共情了,萧沫不能留,绝对不能留。
宁王立即面色严肃地道:“如果真公主是妖孽,绝不能放她为祸世间,请陛下下旨,诛杀妖孽。”
别接进京了,快杀了吧!
第140章
宗室皇族们最是自私,文官们只是想打压萧沫,他们却开口就要人命。
因为当他们意识到萧沫的存在可能给自身带来威胁,风险大于利益时,在一瞬间和文官们达成了共识,漠视忽略萧沫的‘祥瑞’身份,而是将人盖棺论定为‘妖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毕竟他们已经是皇族了,享受着荣华富贵,萧沫的到来不会让他们更上一层楼,却可能因为自身有不法之事而被清算,沦为珉王一样的下场,那对方就算真是‘祥瑞’又与他们何干?
看着御书房内几位王爷纷纷赞同除掉萧沫,管家秦定都呆了呆,自己几句话的效果这么好?
顾逸却是怒了,他提高声音道:“秦定不过是依附安王的一介逆贼,岂能因他一面之辞而擅杀公主?荒唐。”他转向天顺帝道,“陛下,安王可是意图谋反颠覆江山啊,他的话不足信。诚然公主殿下未遵朝廷法度,行事有不妥之处,但是其心向百姓,救民无数,仁慈悲悯,绝不可能是妖孽,还请陛下明鉴。”
子不语怪力乱神,虽然顾逸无法解释发生在萧沫身上的一切,但是他始终对她‘神女’身份存疑,不相信有所谓的天罚,所以更不信她是什么‘妖孽’。
“当务之急是调集粮草物资前往彬州救灾,并调查清楚安王勾结官员阴谋造反一事,陛下,臣请旨,愿往彬州一趟。”顾逸起身请命。
“这,......”天顺帝犹疑了。
他自然知道救助灾民重要,可是除掉对皇室江山不利的‘妖孽’也重要啊!
或许天顺帝心里早就埋下了让萧沫消失的念头,对方桀骜不驯几次三番抗旨无视他威严的轻慢态度,皇后想让她死为承恩公报仇雪恨的执念,对于萧沫有祥瑞护身的顾忌,所有的不满一点点在心里堆积,以前还顾及着一点血脉骨肉情分,如今秦管家的话就像是导火索,点燃了他的杀意——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杀掉自己这个亲身女儿,而不用背负杀女的负罪感。
这样,皇后也会开心,不会再终日郁郁了吧?
见状,宁王忙跳了出来指责顾逸:“是一州之地重要,还是整个夏朝安危重要,若她真是妖孽于我大夏皇朝不利,顾大人担得起这个责任吗?当以除掉妖孽为先,等人一死,彬州水患自然迎刃而解。”
让灾民多等一会又怎么样?至于安王,手下无兵无马拿什么造反,还不是手到擒来?
秦管家又哭:“陛下冤枉,我家王爷绝对没有造反,绝不是反贼啊!”
天顺帝此刻优柔寡断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左看看右看看还是下不了决心,最后将视线投向了钱如晦:“钱相,你看......”
御书房内也安静下来,一起看向钱如晦。
钱如晦沉吟了一会,开口道:“老臣以为,当先将公主,安王以及彬州官员等押解回京,其中是非曲折当由朝廷判定,而不是光听一面之辞。”
钱如晦人老成精,压根不会信什么‘祥瑞’、‘妖孽’,他定下和亲之策,需要一个公主和亲,天顺帝既然舍不得一个萧婉,那萧沫必须完成她的使命,暂且还不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