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他们还没有看透,公主自有自己的一套po文海棠废文吃肉文都在q群寺二贰儿吴九乙似柒行事准则,又何曾将圣旨放在眼里,还不如等公主抵达京城后再派大儒缓缓教导规矩。
御书房内静了一会,他们想起天顺帝已经不止一次下旨了,可貌似对方半点没听,要杀承恩公等人就杀了,将皇帝的面子放在脚底下踩。
真的是,对皇权一点敬畏也没有。
以前萧沫一意孤行的要杀珉王等人,朝臣们是乐见其成,如今轮到他们要捞彬州官员了,才发现萧沫桀骜不驯,太不懂规矩,目无王法了。
天顺帝恨恨一拍桌案:“不能再纵着她了,这次务必要将这逆女押解回京,你们谁去办?”
皇帝的话一出,室内静了静,没人敢说话了。
朝臣们为官看似八方不动,消息耳目却是灵通,对萧沫一路的‘丰功伟绩’却耳熟能详。先不说她拥有神秘令人敬畏的‘天罚之能’,被褚家人勾结军官刺杀却毫发无伤,承恩公禁卫三百却困不得她一人,如今带着三千兵马的安王又在她手中折戟沉沙,他们到底要带上多少兵马才能拿下那位公主?
大臣们最是善于审时度势,见缝插针了,如果可以他们早就挺身而出叫嚣着要拿下离经叛道的萧沫了,还不是心存忌惮,摸不准对方的实力吗?
御书房里陷入了尴尬的难堪,谁也不敢开口应承一句。
就在这时,天顺帝的总管太监匆匆进来,打断了御书房内的静窒:“陛下,安王爷身边人从彬州回来在宫门口求见,说有要事好禀告,陛下可要召见?”
“什么?安王弟的人?”天顺帝一惊,忙道,“快,快带他们进来。”
“是。”总管太监匆匆离去。
钱相等人也面露诧异,安王的人不都在彬州吗?为什么会到京城求见皇帝,莫非其中还有什么隐秘不成?
宫墙下,萧婉正带着几个宫女,手里挽着花篮,打算从御花园中剪些花回去献给沈皇后。
冷不防看到跟在总管太监身后的人,不由脚步一顿,那不是安王叔的人吗?他几时回得京城?
她使了个眼色,立即有宫女悄悄离开去打听消息。
却说那边,总管太监很快领着两个人到了门口,只见其中一个模样狼狈奄奄一息,被侍卫撘在肩膀上扶着,他只带着完好无损的人进入御书房。
那人一见天顺帝就跪下磕头不止,泪流满面:“小人乃安王府的管家秦定,磕见陛下和各位大人。呜呜呜,我家王爷冤啊,求陛下救救王爷啊!”
“秦管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别哭,快些说啊,安王弟到底怎么样了?”天顺帝急切地道。
“陛下,我家王爷是冤枉的,绝对没有贪墨赈灾银两。”秦管家流着泪,口齿清晰地道,“王爷一到彬州,就病重不起,凡是都交到了清客王琪手中。只是没想到他却是个奸佞小人,辜负王爷的信任暗中贪墨赈灾银两,害得彬州百姓饱受洪水之苦。王爷懊悔之极,恨不得以死赎罪。可是没想到公主不听王爷解释,硬是将王爷抓走屈打成招,非要杀了王爷。”
他哭着膝盖行上前哀求道:“陛下明鉴,我家王爷是怎么样的人你是知道的,求陛下救我家王爷的性命啊!”
安王是个自负自信又谨慎小心的人,他虽然轻视萧沫,但以防万一还是给自己安排了后路,留着人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就上京向天顺帝求救。
毕竟作为最了解天顺帝性格的人之一,他知道怎么做才能打动皇帝,关键时刻为自己所用。
果然,天顺帝心痛又愤怒:“朕就知道安王弟绝不是这样的人,他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另外一个人也被带进御书房,却是在山洪之后失踪的王琪。
他样子甚是狼狈,眼里神采全无,对着天顺帝招认是自己仗着安王信任,暗中贪墨赈灾银两,安王清清白白一无所知。
王琪本来就是安王事先准备好的,一旦事发给自己顶罪的棋子,心甘情愿的认下罪名。
安王府管家泣道:“不是小人胡言,观公主行事,混不像是有祥瑞护身庇护夏朝的‘神女’,倒更像是混世魔女,专门祸害萧家皇室而来的,死了一个珉王不算,干脆连我家王爷都要害,我看这彬州水灾说不定就是她招来的。陛下,她压根不是什么神女,而是魔女,妖女,求陛下救救王爷,千万不能让妖女惑乱朝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