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对他们简直像是噩梦似的,整天都只有两碗粥水充饥,很快大家就饿得受不了,人也变得蓬头垢面的,跟乞丐差不多。
毕竟没有人帮他们打水,也没有工具装水,他们只能像那些难民一样脸不洗头不梳,衣服像咸菜似的披在身上,整个人都有味道了。
这时什么仪表也顾不得了,最让他们惧怕的就是饿肚子,特别是灾民们有萧沫的加餐,而他们只能喝着稀少得可怜的粥水,一个个饿狼似的眼睛都被变绿了。
这下轮到灾民们提防他们,连三岁的小孩都学会了牢牢地护住自己的饭碗,唯恐被这群当官的抢走了。
饿,好饿,原来饿肚子这么难受,看见什么都要放进嘴里咬一咬。
熬到第三天,他们一个个脚底打漂,眼前发黑,连走路都打晃。
更让人受不了的是,他们已经这么悲惨了,还要在棚里办公,饿着肚子处理公务。
这时他们不敢偷懒,飞快地将应对灾后的措施安排下去,让灾民们以工代赈修建临时住的房屋,安排灾民疏通被泥浆淹没的道路,清理灾区防止会有瘟疫发生等。
萧沫更生气了,原来他们不是没有能力处理问题,却因为私欲玩忽职守,简直让人可恨。
终于有人饿得受不了,盯着灾民手中的食物留口水,突然灵机一动道:“公主,我也要捐粮,我愿意捐粮,只求您给小人一碗饱饭。”
萧沫这几天除了守在这里,也排查了其他三个城门的状况,正发愁手里的粮食已经不多了,想要派人出去采购。
听到有人愿意捐粮,她翘了翘唇角,矜持地颔首:“可以,捐得越多分给你的口粮越多。你要捐多少?”
“一千斤。”那人道。
萧沫撇了撇嘴没说话。
那名官员快哭了,他扶着柱子连都快走不动道了,见状连忙道:“五千斤,不,不,一万斤,我愿捐一万斤。”
萧沫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一名八品小官,随口就能捐出一万斤粮食,好气魄。”
也不知道韩重元查得怎么样了,最好再清查一遍他们的财产,若是拥有巨额家产,就让他们交代清楚财产来源。
有了那名官员的前车之鉴,剩下的也都变得聪明了,纷纷表示愿意捐粮捐物给灾民,甚至连胡知府都开了口,表示除了粮食外,还可以捐赠一万两白银,但是他要吃肉,洗澡洁面。
萧沫表示愿意接受捐赠,可以给他们碗里的粥稠一点,其他的就别做梦了。
看看因为他们的不作为,而导致的灾民饿死,好意思吃肉吗?
很快账面上就多出一笔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能多养活灾民半个月了。
一个个的,都有钱的很呢!
然而,若是按照胡知府所说,他是接收到五十两白银和物资,那五十万两白银足够要全彬州人一年的,毕竟整个彬州也不一定有五十万人呢。
所以那些钱到底去哪里了?
彬州府衙。
韩重元面前摊开一本账本,这时苗千户风尘仆仆地跑了进来,裤腿上沾满了泥点。
他被派遣去下面各县清查赈灾钱粮一事,核对彬州府发放下去的赈灾物资到底有多少。
“统领大人,属下回来了。”苗千户从怀里掏出几本账簿,面色有些焦急地道,“大人,如今到处都在传这次天灾乃是皇帝昏庸无道招来的,连乡下都传遍了,这分明是有人煽风点火,挑拨民心,企图诋毁陛下。而且,彬州有大量灾民外逃,属下怕很快这流言就会传向其他地方,锦衣卫要不要派人去查?”
韩重元眯了眯眼,轻嗤一声道:“不用了,本统领知道是谁放出的流言。”
这一招用一次还不够,还要用上第二次,莫非他以为凭几句话就能将皇帝赶下台,自己上位不成?可笑至极。
他合上账簿,站起来道:“该回去见公主,把那群蛀虫清理了。”
韩重元带着人刚走出门口,立即有人来求见:“韩统领,我家主人想请你一见。”
他打量了来人一眼,冷淡地从他身边经过:“不见。”
来了急了,他脱口而出道:“韩统领,你以前也和我家主子合作过,你就不怕......”
韩重元蓦然转身盯着他,幽幽道:“韩某还真怕过,让你家主子好自为之吧。”
因为一旦知道了真相,依着萧沫的脾气,安王还能不能走出彬州还不一定呢。
说罢,韩重元一甩衣袍,大踏步带着人离开,在他身后则是一群抱着账簿的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