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侯爷才满意地放人。
这种活,还是得沈兰止这种话痨去干,回来禀报的时候,才听的舒爽,若是放老八一个人去,回来问两句,才能得半句,憋死个人。
三人刚走出老侯爷的院子,沈兰止就被沈兰台直接动手拎走了。
沈兰卓瞟了一眼,回了自己的院子。
第139章 血玉簪
大周这艘破破烂烂的巨舰, 在历史的长河中,晃晃悠悠地又迈过了一年,进入到景和二十年。
龙座上的皇帝, 也已经四十七岁, 距离赵氏龙主活不过五十岁的魔咒门槛又进了一步。
在时光将尽的恐惧下, 皇帝已经顾不上家国天下的风雨飘摇,愈加沉迷修仙炼丹之术。
召集天下道士,共同研究仙术,皇家道观之中供养的道士已达数千人之多, 里面不乏滥竽充数之人。
代掌宫廷的大太监田真, 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
朝中众臣, 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
十四岁的太子赵洵, 身体病弱,常年幽居东宫, 不露于人前。
这一年, 因为少了淮南的赋税,宫廷和朝廷的银钱都开始严重吃紧。
朝廷上,还能忍一忍, 苦下苦不着上。但宫里的皇帝却是忍不得的, 最后田真给皇帝出了个主意, 那就是为年岁七十的太后大办寿宴,以此为借口,诏令各道使节,前来共贺。
虽然, 太后娘娘已经缠绵病榻, 起不得身,但并不妨碍她成为一个敛财的名目。
皇帝欣然应允, 立刻颁发诏令。
各地节度使入不入京是小事,但钱礼肯定是要到的,越是本人不来的,银钱肯定使得越足,防止京中有人使绊子。
太后的寿诞之日,定在四月十六。
而在三月初六这一日,淮南道江都城萧府迎来了七小姐萧霁月的及笄礼。
府中张灯结彩,宾客满堂,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琢玉园中,换了一身盛装的萧霁月,独自一人坐在梳妆镜前,手中捏着一支赤红的血玉簪,目光看着簪子,又像是在看着远方。
静谧而悠远,仿佛灵魂已经脱离了这一处的繁华,到了远方。
翠羽站在门口,看着这样的小姐,感觉陌生极了。
她是后来才入府的,没有见过传说中光风霁月的大公子,也没有见过以前的小姐。
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见到的七小姐,永远像一柄锋锐的出鞘宝剑,强大又锐利,就算是笑着的时候,你也能感觉到那时刻萦绕在空气中的锐气,一个不注意,它就会割破你的喉咙,让你倒地而亡。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小姐柔和的一面,仿佛满身的刺都收了起来,温顺而柔软地沐浴在温暖的光里。
是依赖吧,强大如小姐,心底也在依赖着某个人吧?
她看向小姐手中的那支血玉簪,簪尾处雕刻着一只小狐狸,小狐狸慵懒地笑着,一副幸福的样子,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通体相连,雕工细腻,是用一整块血玉雕刻而成的,价值不菲。
她不知道这支血玉簪子的来处,想着能让小姐露出这样一面的簪子,大概是大公子留下来的吧。
这支血玉簪,是昨日钟平快马加鞭送到的。
钟平递给她的时候,说是二公子自己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
其实,钟平不说,萧霁月也猜得到,除了他,谁还能把阿狐的神态捕捉得这样精细呢。
她走的时候,没有带走阿狐,其实私心里,就是想让小狐狸日日在他面前蹦跶,让他只要见到小狐狸,就能想起她。
她知道,她已经走上了与他完全相反的道路,但心底又想抓住那一抹温暖,不想放手。
等到她能够完全放下的那一天,她就把小狐狸接回来吧。
外面的人,又过来催了一遍,翠羽将人拦下,看着这样的小姐,还是不忍打扰。
萧霁月回拢了思绪,将父亲送过来的凤尾金簪收了起来,把赤血玉簪放进金丝楠木的盒子里递到翠羽的手中,道:“走吧。”
入了前厅,恰好吉时已到,萧扶城请来的全福夫人过来接放簪子的盒子。
萧霁月拒绝了,自己从翠羽手中的楠木盒子中,取出那支雕刻着狐狸的血玉簪子。
在礼官的唱礼下,自己将簪子插.入了发髻之中。
堂下众人,见了这一幕,面面相觑,一时间静寂无声。
他们从来没见过自己插簪的女子,也没见过如此怪异的簪子。
及笄礼上的簪子,都是带着美好寓意和祈求的,多为姻缘美满,多子多福,一生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