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玉道:“这有什么可怨的,我自己又不是回不来。”
沈兰台道:“你呀,哪里像个姑娘。”停了一瞬,又叹道,“不遵上令,私自追击敌军,违反了军纪。不是针对你,就算追出去的是兰卓,我也不会派人去寻。每一个将士都很珍贵,不能为了违反纪律那人,白白搭上无辜将士的性命。”
连玉道:“我知道,不会因为这种事怨你的,你放心好了,大将军还啰啰嗦嗦的。”
庭院外,拿着伤药别别扭扭走来的沈兰卓,见到这一幕,手指紧了紧,没有进去,悄无声息地转身走了。
次日,沈兰台命副将王筹带领五千人,从白水江上游显山强行渡江,掩藏行踪,准备伏击,连玉、飞霜、沈兰卓随行,为先锋。
显山此处,山高壁峭,水流湍急,地势凶险,但因水道狭窄,又礁石遍布,白水江至此段已经不能通航。
众人步行攀山而上,及至江边,王筹令十名“水鬼”,腰间缠缚麻绳下山壁,游过江去。
这些人是沈家军中特别训练出来,专门过江用的,过的都是普通人有去无回的险地,所以得了个“水鬼”的称号。
山壁之下,水急浪凶,十名水鬼在其中起起伏伏,艰难前行,游至对岸,再取钢爪套在手脚之上,攀岩而上。
水中损失一人,被大浪掀翻,头撞礁石而亡。
及到攀上对面崖顶,又损失一人,半途跌落触山石而亡。
十人去,八人至。王筹长长吐出一口气,道:“还好,损失两成。”
接着,八人合力一起,将一人腰间的麻绳拖拽过对岸,麻绳尾端系的是一条铁索链条,铁索拽至对岸缠于巨石或粗树之上,连续八条全部悬于山崖深涧之上。
五千兵将攀爬铁索过到江对岸,隐藏于山林之间,等待晚上夜黑风高之时,配合沈兰台率领的主力大军,攻白水江岸的南诏驻军,收复白水江。
第93章 回去
是夜, 弦月高升,星斗满天。
白日里吃了败仗,南诏军营之中士气萎靡, 大将军庸崖在营帐内来回转圈, 心中烦躁不平。
打仗本就是有胜有负的事情, 但他们一路冲来,节节胜利,无有一败,士气高昂, 直冲云霄。
如今这一败, 直接将其狠狠摔在了地上, 士兵们倍感懊丧, 各个精神萎靡。
这跟站的越高,摔的越狠, 确是一个道理。但此时的庸崖却无心抚慰将士, 重整军心,因凤亭至今未回,怕是凶多吉少。
他们现在据白水江天险以守, 并不担心沈家军立刻攻来。
但凤亭的失踪, 却让他坐立难安。凤亭可以死, 但是得死在战场上,万军面前。
如今这般去的不明不白,他如何向国主交代,王都那些闻风奏事的, 定要给他扣个大帽子, 说他因惧怕凤亭身上的流言,而先下手除掉了他。
在庸崖要将头上的毛毛挠秃了的时候, 沈兰台大军的弓弩队,已经潜行接近白水江北岸。
一声令下,箭雨齐飞。
南诏士兵急急寻找各处掩体躲藏,在箭蝗飞来的方向,快速用盾牌筑起一道防护墙,组织弓弩手向着这个方向放箭反击。
殊不知,此方弓弩手已经撤离转移,另一处弓手接替,发动攻击。
飞蝗长箭又从其他方向射来,攻势更加猛烈,打得南诏兵马毫无招架之力。
在这样不停的转换阵地,转换方向的连射之下,南诏士兵不得不放弃江北营帐,上船逃往白水江南岸。
他们在走之前,一把火烧了整个江北营盘。大火在沿江北岸冲天而起,阻挡住了沈家军,替其赢得了渡江的时间。
沈兰台从信州城征小舟无数,从火势燃烧的上游放舟,每舟只一人驾驶,向对岸漂流而去,至江中,人尽趴俯在船舱内。
此处码头,正建在白水江的风平浪静之地,收了船桨,只靠水流,行舟缓慢。
江南岸的南诏守军,见之,立刻万箭齐发,向江中行舟射来,其中夹杂无数火箭。
因所有船只出行之前,全部用水浸过,火箭并未将其点燃,船行到下游,漂出射程,士兵再从舱中出来摇向北岸。
如此反复数次,南诏损失箭羽良多,却无一收获,渐渐人疲心燥,箭势越来越弱。
忽然,一支信号射向空中,王筹带领的那支提前渡江的队伍,点燃火箭,从南面向南诏军大营射去。
然后战鼓惊雷树枝摇动,喊杀声一片,做出一派千军万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