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生活的地方也有竹林,部落的人会用竹子编织容器使用,有时候也会砍削竹片插在部落外围防御野兽,还会用它们作燃料。
但是他们从来没想过使用竹子来制做居住的地方。
哗哗敲了敲脑袋,困惑地想,为什么他们什么也没想到呢,明明这些竹子比树木更容易加工啊。
他们一家分到了挨在一块的四间竹楼,妈妈把女儿丢给三个儿子,敏捷地爬上了最近一间的二楼,哗哗也跟着爬了上去。
可能是因为一人分一间,每栋楼都不大,一间大屋用竹篱隔出两个小隔间,然后就是一个大敞间。妈妈很喜欢,一直在尖叫个不停。
他们的部落生活在丛林外围,没有像丛林深处的部落一样住在高高的树上,而是用木头茅草与兽皮在地上盖起能容身的屋子,没有这样宽敞和明亮。
而且还很透风,林荫和吹过的风使得屋里不会那么闷热。妈妈一直不停地在说,不敢相信这么大的地方只让她带着妹妹住。大哥对新地方也怀着不安,提议一家人先住在一起,反正屋子很大,也很空,足够他们睡下来。
每人除了少数带在身上的从故乡而来的饰品,就只有一个盆的家私,很快就归置好了。妹妹一直在二层的露台上踢毽子,突然在外面叫了起来。
“吃饭了!”
伴着她的喊声,将成桶的米饭和菜肴抬来的人们也放声呼喊起来,新来的人们便按照先前的教导,拿着可以刷牙也可以吃饭的搪瓷茶缸下楼。
这回每家又给了三个亮闪闪的小盆,叫他们拿着装菜回去自己吃。
妈妈带着他们在露台上吃饭,茶缸里满满的白色米饭,哗哗扒了一口,觉得很好,他生活的地方不种这个,他不认得,但是在船上教过,这叫“米”,没有脱壳时叫“稻”。
一起打球的人里有一个生活在水边的,他说自己的部落也种类似的植物,煮出来吃在嘴里有奇特的香气。但是哗哗在这个米饭里没有吃出来,他有些疑惑。
或许不是同一种。
一个盆里打了一盆汤,香味很奇特,哗哗和妹妹很喜欢,但二哥很不喜欢,呸呸了几口不肯喝了,大哥和妈妈觉得无所谓。
以后他们会知道,那是用椰浆、香料、肉类、蔬菜、海鲜一起熬出来的汤。二哥过了几年也不得不适应这种口味,因为这是他们在这个将要长久生活的地方必须要习惯的。
另一个盆里则是新鲜的蔬菜,下水一焯就捞上来,同样用香料和酱料一拌,就连挑嘴的二哥都没有拒绝。
第三个盆里则是主菜,也是一家人哪怕筷子笨拙也疯狂落下的一道菜。
虽然满满一盆里多的是土豆,但每人也能分到两三块大肥肉!
不比船上物资匮乏,在食物上资源充沛的南洋不缺吃的,也不缺调料。大块猪肉连皮带肉的剁下来,南洋自产的糖下足了量,肥皮颤巍巍泛着油光,一口咬下去,调料激发出的肉香弥漫于舌上,是常吃肉食的哗哗一家也从来没品尝过的美味。
“要是能天天吃就好了。”哗哗又去打了一茶缸的饭,把盆里剩的肉汤汁倒进去拌了,就着剩下的蔬菜大口把饭吃完,心满意足的想:肯定不能天天吃,十几天能吃一次,干什么活他都愿意。
哗哗没想到,做活是挺累的,尤其刚开始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一半时间学着怎么养护橡胶林,一小半时间干体力活,还有一小半时间学说话不算——他们还被安排去学做食物。
当然,哗哗挺乐意学的,以后想吃什么可以自己做。
可是累归累,食物也出乎他的想象。
他已经知道这里的林子不像他的家乡,也不像一路过来看见的丛林,这些整齐排列的树木都是像他们一样的人种下,然后还要用心养护,最后从它们身上得到需要的东西。
所以这种林子里没有什么大型猎物,他也没看见有人狩猎,可他们天天都能吃到肉食。
第二天,他们吃了椰浆饭,少了一个汤,有蔬菜和红烧鸡肉。
第二天,他们吃了海鲜炒饭,有汤,还有肉片炒蔬菜。
第三天,他们吃了鸡饭,有汤和蔬菜。
第四天,他们吃了猪脚饭,同样有汤和蔬菜。
……
哗哗这才知道,原来这些浅皮肤的人根本不缺肉食,船上是因为远航在外才吃不到多少肉啊。
第156章 哗哗的旅途
徐春回到自己的屋子, 立刻让人去打了盆水来,关起门将外衣除去,先捞起内衣把身上用水检了一遍, 然后对着风扇吹了一阵, 这才重新穿上外衣开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