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人苦着脸接下了任务,自己回去尝了尝,十分不适应这种味道,也不理解为什么郡守觉得这种在南方生长的叶子,北方的胡人会愿意喝。
但没过多久,竟然真的有东胡人问起了茶砖的事。
易氏负责对东胡交易的家主庶子易行盘腿坐在胡人的羊皮帐里,再三跟打了多年交道的普多茹确认:“‘茶’,是这个音?南方一种树的叶子,一片有一指节大小,做成这个样子。”
现在建筑大多是夯土而成,民间都少见砖,更不要说住在毡帐里的东胡人了,易行不得不努力的比划,一会伸出小指来确诊茶叶的形态,一会双手比出茶砖的样子。
普多茹点着头,黑红的脸上细长眼睛闪闪发亮:“是这个叶子,草原上最好的神医告诉我们的王和每个部族的首领,用它和奶一起煮着喝,能叫人痛快的拉出屎。”
胡人就是粗鲁,易行皱了皱鼻子,克服住伸手在鼻子前扇一扇的冲动,他好像都闻到臭味了。
“真的是最好的神医?我都没有听说过这种叶子有这样神奇的效果。”
普多茹认真起来:“是最好的神医,还有最好的兽医,他们在草原上流浪,为王治病,也为最穷苦的牧奴治病。匈奴和我们有争端的时候,也约定不许伤害他们。”
这是警告易行不许怀疑神医,易行默然,心里觉得是在秦国混不下去的骗子,跑去骗胡人了。不然到陛下那里骗一骗,岂不是比在草原吃风沙骗东胡王舒服得多。他是燕国人,燕国术士虽然没有齐国多,可也有人跑去骗皇帝了,最近有个燕国术士还出了趟海,回来说了什么“亡秦者胡也”,深得皇帝信任。易行还从交好的齐商那里听说,齐国术士也准备行动起来,不能输给他们燕人,要找机会向皇帝要大船出海去。
所以他一点也不信这什么神医。
普多茹继续道:“神医说茶叶不治病,可以和奶一起煮着喝,慢慢就会有效果。王想要这个,如果我们能先买到,一定能得到王的赏赐。”
易行抹了把脸:“好,我确实能去南方弄到你说的茶砖,但是我不敢说就是你们要的,也不敢说真有效果。这样吧,第一次先便宜卖一批——两百斤茶,换一匹上等好马。我弄来你要的货,若是无用,你不能说我骗你。”
这确实是便宜卖了,因为现在南方的茶叶文化还没有发展,虽然传说周武王伐纣后,巴国的贡品中就有茶,南方也确实有饮茶的风俗,但并没有开始人工栽培茶树。
所以现在韩川在岭南一边栽培茶树,一边发动人力采摘野茶,又通过商人采购南方诸郡的野茶,所得茶叶跟后世盛时相比仍是远远不及。
物以稀为贵,买卖真正做起来,肯定是要卖高价的。不过韩信已经交待过,第一批不着急,先让他们感受一下效果。这一批能喝到茶叶的,肯定都是东胡中的贵人,等他们喝上一年有了效果,下一批再讨价还价。
除了易氏,还有燕国的召氏、赵氏,都有自己相熟的东胡部族,很快就把第一批到货的茶砖给含泪大甩卖,用跳楼价半卖半送了出去,共计换得一千多匹马和数百头牛,其中自然只有少数上等良驹,多数是中等货色,不过也足以充入军中使用了。
肥羊需要养很久,至少也得一年,见着效果才行。好在皇帝也不催,韩信便安心练兵,把民事交给了郡丞来做。
张良没有入他门下,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很自然地接过了郡守府中的事务,尤其是张霖和赵振各自有事,去了别处做技术指导后,张良天天一睁眼就对着一摞文书开始干活,这让他有时候有点怀疑人生。
这不是他的规划啊,他来辽西郡作什么来的?他是打算观察韩信对秦国的态度,如果有可能,引导韩信生出反秦之心,待时机到时,以一郡之力反秦而起,复韩国社稷——就是回不了韩国故地也不要紧,燕国故地虽偏,腾挪的余地可比韩国大得多。
以韩氏种地的本事,燕国故地最大的问题也不存在,只要粮食收成上去,人口自然会增多,再兼身处边境,还能向胡人争地,可比韩国故地那狭小而多强邻的环境好得多。
实在不济,也能跟韩信借兵,再跟项氏借点兵,凑一凑,他自己回韩地去找横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