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张良收回思维,这都想得太远了。现在看来,韩信年少,并没多想什么,对提拔他的嬴政还十分仰慕,但对秦之□□颇有不满。所以他也很注意,几乎不说嬴政的是非,只对秦律加以评点,果然韩信多有赞同,与他聊得越来越深入。
也越来越信任,连文书都给他帮着处理了。
张良拍了拍额头,苦笑了一下,心想在沛县时真应该借韩信的郡守名义给县令施压,把那个能干的主吏掾萧何给弄过来的。
第68章 变化
东海郡, 淮阴县。
县中多了一家作坊,做的是从没听说过的事,主人是之前赤贫的庸耕人。若是在别的地方, 县中民众会聚而笑之, 以为是妄人发梦, 浪掷钱财。但是在淮阴县, 这基本只意味着一件事。
韩氏又有利民之物了。
陈鱼在作坊里帮忙,作坊的主人钟央是原来跟他一起庸耕的人,也算不上好友, 但家境虽艰,为人却有成算, 早年也是个有点见识的游侠儿, 撑得起一家作坊,陈鱼这才向林芦推荐了他。
林芦还想起来,当初有人要祸害自家红薯地,良人找了几个游侠儿帮忙,钟央也在其中, 当下便爽快同意了。
钟央也不负所望, 拿了林芦借他的钱很快把作坊张罗好了, 都没要林芦再找人帮忙,甚至连声势也造起来了, 引得许多人过来看。
借着韩氏的名声, 连乡里的农人都有特意进城观望的。
今天作坊外面支起了一口借来的大釜, 等看热闹的聚得多了, 钟央从坊中出来, 擦了擦手,也不多话, 指挥雇来的小工从坊中抬出几桶略显浑浊的液体,一边令人生火,一边向众人笑着招呼:“诸位,认得出这是什么吗?”
张井自家屠铺的生意都丢下了,也来看热闹,第一个出声:“我瞧着倒是跟炼出来的猪油相仿,你这作坊也是炼油的?”
他这一说,众人都伸头去看,见那桶里的液体果然像是油,但又不一样,不由都鼓噪起来:“不说是什么,谁来买你的?还拿韩公说事,韩公擅农事,这油也是从地里种出来的?太贵重了,我们可用不起。”
“是油,地里种出来的油。”钟央舀出一勺往前送,让大伙看仔细,然后倒进了鼎里,再叫人抬起桶整个儿倒了进去,笑道,“有用菽榨的油,也有前些日子收的油菜籽榨出来的油,今天都给大伙瞧瞧。”
油还要烧热,场子不能冷下来,陈鱼从油坊里拿出个油灯,这是从韩家借出来的,韩川新建了符合身份的宅院后添置的一人高的连盏灯,为的是在这大白天让围观之人都能看得清楚。
钟央又拎了桶油出来,将十五个灯盏都倒满了,一边倒一边说:“我家油坊今年收来菜籽,一亩地的籽能榨百六十斤油,跟猪油一般,能吃也能点。”
众人不禁都屏住了呼吸。时下照明基本只有油灯可用,而用的又是珍贵的动物油,便是皇宫里面,除油灯外也就只有更稀少珍贵的蜂蜡可以用了。植物油也有,只是出油率低得可以忽略,根本无法广泛使用。
所以平民基本用不起灯,实在想用,也只能点上柴火借个光用,昏暗不堪,做不了什么正事。
可如果跟着韩氏种的油菜能榨油,那就不一样了。去年秋冬时,淮阴跟着种油菜的人挺多的,就是没种的也看在眼里,一亩地能收上菜籽大约六百斤,能出百六十斤油,那可比麻籽之类的强多了,不说天天吃得起、点得起,至少也是中等人家可以想一想的事。
当然,平民人家点油灯也犯不着,又没人读书。女子纺织点灯也不划算,借着自然光工作到看不见也就算了。但菜籽榨的油要是能点灯,那是不是也能像猪油一样进嘴?
说话间,油灯被一盏一盏的点亮,尽管在白天不太感觉得出亮度,但火苗摇曳,确实是能点灯用的。
鼎里的油也烧热了,钟央不慌不忙,把坊里又端出来的粘糕放进去炸。过去大伙吃粘糕都是蒸的,今天竟然用油炸!
有聪明的已经猜到他要做什么了,不禁口中生津,生出对油脂的天然渴望,眼睛直勾勾地望着鼎中,脚步不自觉地向前挪动。
果然,钟央将炸好的粘糕捞出来,笑道:“韩夫人怜我衣食无着,予我存身之术,我也不敢小气,今天就请县中父老尝一尝这油炸物的滋味,好晓得韩公教种的油菜究竟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