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夏天的法则(53)

此时有她手机号的人,只有老同桌易西,现同桌尹松,还有前桌的喻翘和小容。这几个人,夏沙把他们划进安全名单。

在这个年代,互相没有手机号,不会影响什么关系。但有手机号,可以发展的关系就太多。 当年,季晨和某人的关系,就是从要了他的手机号码开始的。因为在这时,他们可以避过家长而可以随时联系的方式,只有这一个。

除了手机之外,能联系的方式,大概就只有上网时的聊天工具了。

想到这,夏沙不觉一愣。

自她回来之后,因为太密集的考试和复习,她还没有登过自己的聊天工具。

看了一眼考试日历,这周二政治考完后,月考放在了下周一到周三,三天考六科。政历地三门还没有汇成文综考试,而是单独考。思绪过到这时,夏沙手中的蓝色圆珠笔芯点在月考的日期上,顿了一顿。

如果完全在经验上刻舟求剑的话,她被抢卷的考试是历史考试,发生在月考时间。那么在三科并成文科大综合,没有单独的历史考试后,这个刻舟求剑的条件就不存在了。虽然夏沙一早就把抢卷的可能性推演到了可能发生在其他考试和其他时间,但她仍然觉得,更有可能发生在原来的先决条件上。

她原本以为自己要一直戒备到高考前,但之前忽视的文综考试的这个改变,让她觉得自己大概可能提前结束这个心结。至少,她可以在已经记忆模糊的时间上,做一个框定。

如果一切都是按记忆发生的,那改变的难度其实会小很多。夏沙不由冒出这个念头。

这个念头一生出来,她的脑中如浪潮推沙一般开始复盘,夏沙的背上,竟然沁出了一层薄汗。

假如她决意不惜代价一定要改变一个事件的话,那么最好的方法是让其他一切维持原样,仅仅改变这个事件。这样在时间、人物、地点上,都不会因为其他事而产生偏差。但她一来,就为了避免这个结果而作了改变,导致现在的可能性像墨点洇水一般,晕染得越来越大。她改变的事情越多,她可以依靠的记忆的剧本就越少。

柯木未尝是没有想通这个道理,但他默认甚至放任她随意对事件进行改变,是不是因为他钟摆的中心位,定在了高考。只要高考的结果如他所愿,他可以忽略中间的任何波动。

而她的钟摆中心位,是不是定得太多太细了呢。

夏沙仔细地描摹着自己的心绪,她无论如何想改变的到底是被抢卷这件事,还是和齐默的关系?抑或更直接一些,她这样惧怕的抢卷事件,到底是在害怕会对她产生什么后果?

当年最直接的结果,是她失去了清北自主招生的名额。但她觉得更大的影响,是对她心态的打击。

在那之后不短的一段时间里,她在考试时填答题卡的手都会抖,要比平常花两到三倍的时间在涂答题卡这件事上。她撕了自己的日记本,亲手给自己的治愈之物留下了创伤,以至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面对自己。而齐默对她的态度,更是深深伤到她的自尊,以至成为她一个心结。

她一直没有和别人说过的是,在高考的第一天早上,她在考场的操场上遇到齐默,他高考前给她的道歉信,不仅没有治愈她的心结,反而用真相再伤了她一次。高考那天遇到齐默,于她而言并不是吉兆。不管是说巧合也好,还是讲她心态不稳也好,她失手的语文和数学,确实也都是在这一天。

这样讲起来,好像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感觉。连齐默本人,大概都不知道会对她的影响这么大。但人生有些事,确实就像不可控的蝴蝶效应,一tຊ波一波的都有牵连。

正因为牵连巨大,所以她才会这样心急的要改变,对高三的齐默避之唯恐不及,一心只想避过抢卷事件这个她高三最大的挫折。

但夏沙忽略的一点是,如今的她,已经不是当年的她了。这不免是有些灯下黑。

她从心智到心态,甚至对齐默这个人的看法,都已经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因此这场刻舟求剑的意义,其实早就没有她原本认定的那么重要。需要这样不惜一切代价,小心翼翼地生活,随时担心着楼上的另一只靴子落下吗?

如果这是命运给她的挟持,那今时今日的她,仍然会努力,仍然选择不取巧,但绝不会因此就束手束脚。既然都重来一次,人生当然要过得更恣意一点,夏沙突然有一种冲脱束缚的意气风发。

那么,她的钟摆的中心点,应该在哪里呢?

柯木在她眼前晃动的那个小篮球,也许提示的是更重要的事。

夏沙默默思忖,她也许还有没有抓住的主要矛盾。

上一篇:女娲之死下一篇:门后春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