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的考试……”夏沙还想打个预防针,李云姬拂拂手,点点她的卷子:“你没问题的。”
日暮西沉,在樟树的叶梢渲染出暮云合璧的金光,夏沙闲闲地走出校门,终于到了这一天要回家的时候。这或许是她的另一重挑战的开始。
第10章 10.微小预知
放学回家的路,在夏沙的记忆里,带着种潮热的重量。
身上有一天的课上到尽头疲惫,书包又厚又沉地贴在背上,头发也软塌塌的,像是被用过的便利贴一样。带着这样的沉重感,要在走出校门的时候,就开始赌运气,是去近一点的车站,还是远一点的车站。远一点的车站要多走一刻钟,近一点的车站走五分钟,不过刚好两个车站在相反的方向。运气不好的话,就要再多走一段路程。
近的那个车站,人流量更大。公交车到他们这站时,常常会有挤不上去的风险。很多时候,夏沙会直接走到远的那个车站,不去赌这一把,是一个符合她性格的中庸选择。这样情况不会落到最差,但也绝无争取到最便捷的可能。
就和她自己做的无数折中的选择一样,为了保证自己不落到最差的境地,大多数时候会放弃做那个最好的选择。
此时天色渐晚,正是晚高峰的时候。按她以前的习惯,这时会直接左转上天桥,走去远一些的车站。但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夏沙站在分岔路口停了一拍,抬腿过马路,走去了在学校对面近一些的车站。
这个车站离学校很近,但非常微妙地刚好被立交桥挡住视线,所以无法在马路对面判断等车的人多不多,必须要亲自走过来才能确认。有什么方法,能提前知到那边的情况就好了,夏沙每次都这样想。
在奔向车站的过程中,也无法确定公交车来的时间,这让夏沙有些怀念她工作后有的能查公交时间的 APP,对于赶车十分方便,可以决定自己是要加急奔跑几步,还是可以放慢脚步走过去。
即使是对赶公车这样普通的事而言,能够预知下一辆车什么时候来,也是极大的助力了。而像这样的预知能力,自己好像一点没有带回来。
她在高三这一年,真正想改变的大事并没有多少。她的生活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学校也就那些事,家庭也没有什么变故,在高三这一年,为了保证她的学习,她父母连架都很少吵。堆积在心里的,多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遗憾。以至于除了将影响自己未来的那场考试外,其余的事一点章程都没有。又或许,在她的记忆中,她的高三留下的,本来就只是一场一场考试的锚点。
目送着一辆门都差点关不上的公交车慢慢驶离车站,夏沙把沉沉的书包抱到胸前,在站台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因为无聊,她开始整理自己的书包,想看看到底为什么这么沉。饭盒,课本,辅导书,水杯,文具盒……一样一样的翻检过去,然后在书包的角tຊ落,找到了一个用布袋包着的手机,没有开机。
夏沙眼前一亮,原来自己带了手机。夏沙观察了一天,学校里不让带手机,当然也有胆子大的同学偷偷放在课桌抽屉里玩,但老师们眼光如炬,要被收走了可是不小的损失。夏沙放学后有事的时候,才会把手机带上和家里联络。看着眼前这藏到自己都找不到的手机,夏沙不得不感叹自己高中的时候胆子真的只有尖针大。
眼前的手机,她并不陌生。是这一年摩托罗拉的最新款,黑白屏,小巧可爱。她考上大学时,母亲给她换了一个三星翻盖手机,这只摩托罗拉淘汰下来就给了母亲用。一直到夏沙工作,拿自己的工资给母亲换了个诺基亚,她少女时代用的这只手机才完成使命,母亲把它交还给夏沙时,电池都流水了。
后来,是到 iPhone 时代,夏沙狠狠心,给父母都换了苹果手机,比她自己用的还先进一代。再也不让母亲捡自己的旧手机用。她那时的逻辑十分简单,觉得手机是每天自己使用最多的物件,也是了解这个世界的窗口,她不常陪在父母身边,希望在这件事上,他们能与这世界保持更新。
夏沙的小姨,知道了她这个举动之后,大为感动,又送了夏沙一只最新款的手机,让夏沙感受了一次做好事有好报的体验。
看着手上这只被用到电池流水才退休的小手机,夏沙知道自己为什么对劝说父母买房之类的计划毫无兴趣。不要说是现在,就是已知房价会暴涨的几年后,提起当时应该买房,母亲也只会当真又急切地说:“那时哪里有那么多钱,就算有我也不敢拿出来。”急吼吼地断掉夏沙的假设,表示自己并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