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允臣名义上是蜀地的布政使,实际上民政、财政、刑法、军队都执掌于他一人之手。
太和十年,陨江水患,两岸百姓流离失所,南方流民揭竿而起。
太和帝已是强弩之末,朝中政权更迭,无力镇压百姓起义。
钟离粟执政后为了稳固南方边陲,派闻元澈率西山大营南下,协助金羽营镇压起义。
在闻元澈的协助下,乔允臣镇压流民,开垦荒地,让西南边境短时间内安定下来。
闻元澈回京后,乔允臣也顺理成章的成了西南最高执政长官。
为了拉拢乔允臣,西南三司形同虚设。
那几年钟离粟到底年轻,忙着在朝中发展自己的势力,顾不上西南的乔允臣。
最终养虎为患。
蜀中湿热,闻元澈一个北方人,很是不习惯。
他想念祁京闲散舒适的日子,也想念他的质子殿下。
送回京的折子每次都是两封。
官折上书西南的近况,报内阁蓝批,再由钟离粟代圣上朱批。
私信先递给钟离粟,再由钟离粟转交给苏枚,都是给苏枚讲西南的奇闻异事。
他对苏枚的心意坦坦荡荡,从不避人。
只是苏枚从来不拆开闻元澈的书信,看一眼就撕毁扔掉。
苏枚也很羡慕闻元澈的洒脱恣睢。
闻元澈是永惠帝最疼爱的小儿子,当今天下最尊贵的景亲王。
他从不在乎心仪的人是男子之身。
也不在乎两人的身份差距。
更不在乎朝中的人言可畏。
甚至不在乎苏枚会不会给他回应。
他活的洒脱,爱的豁达。
不像苏枚。
只能以朋友的身份留在闻昱身边,小心翼翼的藏起对他那些阴暗的心思。
唯恐被其他人发觉。
苏枚嫉妒闻元澈的坦荡,甚至恶毒的想要告诉他,他们之间永远都不可能。
可闻元澈不给他这样的机会。
他的心意,甚至不需要苏枚参与。
钟离粟对两人的事心知肚明,只是没办法开口。
如果两人心意相通,他不介意一纸诏书将苏枚赐给闻元澈做正妃。
这样做虽然离经叛道,闻元澈这个人,根本就不会在乎这些。
可苏枚的心思明显都放在闻昱身上。
这仨人。
搞不懂。
钟离粟收了闻元澈的折子,很是头疼。
这两年朝廷拨的救济粮和军饷,一批一批的进入西南。
可就像石沉大海一样,全部被乔允臣豢养了私兵。
他倒是兵强马壮,朝廷的五大营快要喝西北风了。
西南问题棘手,要是能兵不血刃的解决再好不过了。
若是不能,一个小小的金羽营,也不至于翻出多大的浪花。
【宿主,西南叛乱任务开启,请给给闻昱历练的机会,帮助闻昱在朝中树立威信!若不能完成黑化值+10,到时候闻昱可能会冷漠无情哦。】
这时候的钟离粟对闻昱的黑化毫不在意。
萌萌说过,闻昱又不是NPC,怎么可能会被操控感情。
只是闻昱亲政在即,钟离粟也想试试他的实力。
就将此事完全交给了闻昱去办。
朝中对西南的政策争论不休。
吏部给闻昱提议改革西南的吏治。
在西南地区重设三司,与江允臣分权。
若江允臣能答应,是再好不过的了。
另外赋税问题,西南地区也不能再有优待。
逼迫西南将用来养兵的钱用在发展经济上。
内阁商议过后,觉得可以一试。
报给钟离粟的时候,钟离粟也并没有意见。
西南不能再搞特殊,即使江允臣不愿,也无话可说。
第38章 惹祸的小崽子
政令一出,江允臣并没有反对,如期上京述职。
闻昱接见了他。
此人年过半百,得了先帝的恩惠,满口都是对朝廷的忠心,不似作伪。
即使闻昱提出了在西南设三司,他也没有反对。
江允臣很快接纳了朝廷派往西南的官员,朝中也收到了西南传来发展经济的折子,大臣们都松了一口气。
闻元澈很快觉察出了西南的不对。
官府以发展经济的名义,增加了百姓的赋税。
原本西南的收成就不好,如此一来,百姓的负担加重,流民越来越多。
他立即上书说明西南的情况。
而朝廷却没有给他回信。
他说的委婉,但凭借他与钟离粟多年的默契,钟离粟不会不懂他的意思。
即使需要同朝臣商量,关键时期,也不会这么长时间没有反应。
意识到江允臣有问题,闻元澈立即前往朝中新上任的官员府中商量对策。
被金羽营堵在了门口。
江允臣看在曾经共事的份上,没有将闻元澈下狱,却也不再给他出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