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粟,你是眼瞎吗?你觉得朕还比不上一个小倌?”
今天的酒喝的有些急,钟离粟有些头晕。
懒得跟闻昱计较,伸手将横在脖子上的剑拂开。
“没工夫陪你胡闹。”
钟离粟被闻昱破坏了兴致,也没心思再待下去,起身就想离开。
被闻昱拽着衣领扯了回来。
“王爷不该给朕一个解释吗?”
钟离粟听着闻昱的质问有些好笑,“解释什么?”
他不过是闲着没事逛了逛醉仙阁,有什么好解释的?
“行了,没什么事,回吧。”
钟离粟心累的看着闻昱。
两人之间的关系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呢?
见面说不了两句话就开始吵架。
每次都需要哄着,闻昱才肯消停。
钟离粟有些颓废。
最开始真的是见闻昱可怜,想拿他当晚辈护着。
可这条小狼崽子占有欲太强,咬死了就不松口,让他很无奈。
甚至有些想要逃离。
闻昱觉得自己今天就是送上门来让钟离粟羞辱的。
满腔的愤怒无处发泄。
咬牙切齿道:“王爷真当自己貌若潘安,朕没你不行?”
“陛下后宫佳丽三千,还有这么大一个醉仙阁,想要什么样的都有。”
钟离粟拍了拍闻昱的肩膀。
“臣又老又瞎,别扫了陛下的兴致。好好玩,记臣账上。”
话音未落,闻昱翻转手腕,轻松的挽了个剑花。
手中的剑直接冲钟离粟的后颈刺去。
钟离粟连头都没回,剑刃擦着他的脖颈斩落了几缕青丝。
见身后的闻昱没有进一步的动作,才迈步离开。
闻昱一时愣在原地。
钟离粟已经不屑于跟他动手了吗?
见摄政王走了,白榆才敢上前查看。
虚掩着的门缝前,闻昱站着一动不动。
一滴眼泪顺着他的脸颊滑落。
第37章 历练
白榆心中惊骇。
他算是看着闻昱长大的,看着他像一个木头人一样参加万圣阁残酷的试炼。
看着他小小年纪便游走于江湖和朝堂之间面不改色。
马上就要大业将成,亲政掌权,他却对敌人钟离粟动了心。
这...
自醉仙阁闹得不愉快以后,钟离粟便称病不朝。
他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闻昱。
若是对闻昱的心思足够坦荡,他倒是可以理直气壮的待在闻昱身边。
可他不是。
只能像以前一样,找个地方躲起来,谁也不见。
钟离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算完成任务。
他并不想再陪着闻昱胡闹。
朝中许多老臣对钟离粟这一主动退位的行为很是满意。
陛下亲政在即,若摄政王能自动交出权力自然是再好不过。
还有一些人觉得,摄政王执掌朝政多年,不可能这么轻易放弃。
他这么做多半是韬光养晦,迷惑人心。
闻昱则是更加勤勉的处理政务,所有事情都要亲自过问。
并且时常召大臣前往御书房请教。
长明宫书房的灯也经常亮到半夜。
不少官员,对他们的小皇帝很是满意。
渐渐地闻昱提前亲政的声音多了起来。
朝中自动分出了两派。
一派是摄政王当政期间效忠摄政王的老臣,觉得皇帝年纪太小,不宜过早亲政。
另一派是外戚倒台之后新提拔上来的官员,认为该让皇帝历练历练,摄政王不放权,皇帝永远没有历练的机会。
反倒是位高权重的内阁首辅江淮对此事一言不发,也不表态。
探听他口风的官员,都被他挡了回去。
江淮曾是摄政王的恩师,如今又肩负着教导皇帝的责任,自然是不好有偏颇。
反倒是闻昱,很想知道他与钟离粟的差距。
下了早课,留下江淮,想要问问他的看法。
江淮微微一笑,没有提政权的事,只是说:“陛下,老臣糊涂,却也清楚大祁的江山是燕北铁骑在撑着。”
大祁有五大营,分别守在四境和祁京,可这些兵力,加起来也未必能比得上燕北骑兵。
若没有谢瑞在燕北守着,阿乞不出半月就可以踏遍整个大祁境内。
即使闻昱收回了政权,依旧会受制于人。
钟离粟年纪轻轻就能坐稳摄政王之位,离不开谢瑞的支持。
这一提示,看似没有偏颇,实际上给闻昱提了个醒。
边疆动荡,比政权更重要的是兵权。
只要北方游牧民族的祸患不除,政权永远受制于北方的兵权。
“闻昱谢过老师教导。”
江淮是钟离粟请回京中的,能这样尽心辅佐他,闻昱很是感激。
钟离粟这边纷争不断,闻元澈在西南蜀地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即使他有亲王之位,又是朝廷委派的西南巡抚,在蜀地依旧拿乔允臣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