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养崽日常(340)

作者:木子金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若是心思不安分,也莫怪杜长兰不顾及情分。让村长他们斟酌再三, 省得天高路远, 贸然上路,一来耽误功夫, 浪费银钱, 二来路途遥远,出了什么事更是不好。

且不提杜长兰的回信传回奉山村, 村中小子如何雀跃欢喜。

眼下杜长兰根据银钱多寡,定下庙名,又见城北门外一群富户闲来无事, 围观青壮凿路,其中不乏普通百姓。

于是有心思活络的人家在城外支了小摊子卖吃食陶件等小玩意儿。

更有僧人在此推讲佛理,念经颂佛,铁了心是想赖上这庙了。杜长兰身着常服混进人群听了一会子,还算中规中矩, 没整些偏门东西。

他身边其他百姓听的聚精会神,杜长兰正欲离开, 冷不丁对上老僧目光,对方无声念了句佛号,眉目慈悲。

杜长兰颔首示意,而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人群,与边上的莫十七汇合。

她正坐在车架上剥瓜子,她吃一颗,给元宝喂一颗。

杜长兰行去,灰雀拍拍翅膀落在他手背,歪着小脑袋望着他:“大人来了,大人来了。”

它忽然出声,将旁边百姓惊了一跳,杜长兰解释:“这是我家中鹦鹉。”

百姓言:“鹦鹉不是彩色吗?”

元宝在杜长兰手背上蹦了蹦,“我就是彩色的,笨蛋。”

被骂的百姓:………

杜长兰佯怒,呵斥鹦鹉:“胡闹。”

元宝张开翅膀,在上空盘旋:“胡闹,胡闹——”

它声音粗噶又亮,那百姓面上一热,匆匆离去。

杜长兰朝它招招手,元宝再次落在杜长兰手背,“元宝饿啦,元宝饿啦。”

杜长兰也在车架坐着,拢了几颗瓜子,剥开喂鹦鹉。

他也没想到当时在树上随手投喂,会叫这小家伙记住他,从而跟上他。

不过古代应该没有灰色鹦鹉?

罢了,本就是不同时空,有些不同物种也是寻常。

元宝在杜长兰和莫十七两头吃,吃饱喝足飞去不远处的树上打盹儿。

莫十七这才道:“方才我听见有大娘念叨,僧人讲的佛理与半仙说的法理对冲,她不知道该听谁的,很是苦恼。”

杜长兰拢着手,遥望山峰,一日三班倒上工,效率惊人,如今青壮们已经修至半山,而山峰上隐约可见雏形。

山脚与山峰同时开工,庙成,则石阶全。

而在山间有几样奇特事物,正是滑轮,用来运送重物可谓大大节省人力时间。

杜长兰原是想着每个步骤都分列清晰,辛菱照本宣科足矣。谁知那小子的胆子还是小了。

他偏头看向莫十七,“我若将此事托与你,十七可否能承担?”

莫十七磕着瓜子想了想,而后点点头。

杜长兰微微一笑,“这边交与十七。我还有件要事处理。”

金佛现世,无疑对所谓“半仙”冲击最大,不知对方情急之下会做出什么事。

杜长兰与辛起汇合,对方递给他一本花名册,杜长兰对其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

辛起低声唤:“大人……”

杜长兰疑惑:“怎么吞吞吐吐,说罢。”

辛起这些日子观察,留意其中一名受害者,乃是一位家境富裕的老妇人。

她独子被人绑架,并未选择报官,而是寻找“半仙”帮忙,不过半日,她儿子就平安回来。

因而老妇人对“半仙”深信不疑。

辛起的声音逐渐弱了,面对杜长兰打量的目光,他眸光颤了颤,垂下眼睫,“大人,敢问小的说错什么?”

“不。”杜长兰摇摇头。他眼角眉梢俱是笑意,盛了一捧骄阳,对辛起称赞道:“你很聪明,细致入微。”

辛起敏锐的从老妇人独子被绑一事中,窥探内里,那群“半仙”恐怕跟本地山匪是一伙儿的。

上任知州横征暴敛,逼得一部分良民或卖身为奴,或落草为寇,给杜长兰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杜长兰从袖中摸出一块饴糖,丢进口中。舌尖尝到甜味,这才令他心情好点儿。

他拍拍辛起的肩,“平日里多提点提点辛菱。”

若是辛菱现下有辛起一半本事,杜长兰便多个可用之人,也能轻松些。

辛起嘴唇蠕动,想起儿子的秉性,又抿紧唇,理亏的低下头去。

少顷,他跟着杜长兰行去,忽闻杜长兰道:“辛起,等此件事了,本官记你大功一件,还你一家卖身契,将你一家四口改为良籍。”

辛起倏地抬起头,日光刺眼,他只瞧见青年俊美的侧颜。

第169章 魔法对冲·五

风吹云动, 拢了日光,大地如同褪色的水墨丹青,杜长兰掀开车帘, 看着一对上了年岁的夫妇千恩万谢的离开宅院。

这是这几日他们蹲守下来第三个受害者, 其共通点皆是家中小有余财,或家人被绑或孩子失踪, 一筹莫展之际, 求至“半仙”头上,当日灾祸全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