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渊说的言之凿凿,赌咒发誓自己绝对没有说想要置岳照一家于死地的意思。
燕宁问及这菌子的来历,杨文渊说是他母亲在老家摘了托人送来盛京的,因为杨文渊爱吃菌子,杨母便费心摘了许多。
燕宁问话的时候留心观察杨文渊夫妻的神色,见他们虽然有些惧意,但脸上茫然震惊也不似作假,像是当真不知情。
岳照不知何时也从屋里出来,证实韩氏确实曾救了杨文渊之子。
杨文渊虽然已过而立,但在儿女之事上颇为艰难,至今膝下也只有一个四岁的儿子,平常将这个儿子看的跟眼珠子似的。
韩氏救了他儿子,就相当于是救了他的命,纵然两家先前有恩怨,看在救命之恩的份上杨文渊也不至于做出这种恩将仇报的事。
而且杨文渊虽然心眼儿小,平常爱阿谀奉承见风使舵,但却不是个胆子大的,谋人性命这事儿还真不一定能做得出来。
燕宁又让人去杨文渊家中将剩下的菌子都取来,还包括他先前送出去的那些,都拿来一一查验,确实都是些无毒的鸡枞菌,并没有发现其他毒菌。
这还真是凑巧了,而且还有让韩氏丧命的砒|霜...
燕宁凝神思索片刻,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又去细细翻看那些先前被她从汤中挑出来的菌子:“我知道了!”
“什么?”
燕宁直接看向岳明娘:“你熬汤的时候可有将菌子进行处理,比如说斩成两半,去根?”
岳明娘还在小声抽泣,听燕宁这么问,她还愣了一下,随后反应过来,点头:“有,我看那菌子有些大,便将菌子撕成了条...”
“每个都撕了?”燕宁追问。
岳明娘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点头:“嗯。”
“但这灰花纹鹅膏菌却是直接被人拽成两截丢进去的...”
燕宁深吸了一口气,目光紧锁岳明娘:“你说你熬汤的时候没有离开厨房半步,那这中间有没有什么人进过厨房?”
第106章 真凶(一更)
燕宁也是突然脑子灵光一闪, 想起方才见到的菌子形态似乎有异,毕竟是经常下厨做饭的人,对这些食材细节难免会更留意。
如果按照岳明娘所说, 她在菌子下锅之前先将菌子撕成了条状, 但刚才挑出来的那根灰花纹鹅膏菌却是直接从中间扯断, 若非如此, 燕宁也不会轻易辨出这里头还藏着这么一根毒菌。
那么问题来了,在其他菌子都经过处理的情况下,这根“与众不同”的鹅膏菌又是打哪儿来的?
原本燕宁还疑心或许这灰花纹鹅膏菌是被人故意掺在杨文渊送来的鸡枞菌中,但现在这份疑虑也被打消,同锅菌子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燕宁能想到的只有有人趁岳明娘不注意溜进厨房,将事先准备好的毒菌扔进锅中。
更大点一点猜想,这菌子里或许还混了有砒|霜,不然实在没办法解释这一异常。
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燕宁都已经问这么清楚了, 若是再反应过来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岑暨眼睛微眯, 目光紧盯岳明娘,跟着追问:“你熬汤的时候有人来过?”
这案子不归大理寺管, 沈云舟也就退居二线, 只默不作声旁观,心中却对燕宁敏锐的观察力很是赞赏,暗道难怪先前大哥对燕宁赞不绝口,说她办案能力强, 原以为是夸大其词, 现在看来倒还是说保守了。
毕竟,又能验尸又能破案...同时具备这两种素质的, 估计也没几个了吧。
沈云舟甚至还有些后悔,若是自己当初没有对她有所误解,那阿宁现在或许就在大理寺当差...
这个想法一出来,又被沈云舟掐灭,本朝暂时还没有女子在衙门当差的先例,就算他是大理寺少卿也未必能力排众议,只有岑暨...虽然不想承认,但沈云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岑暨剑走偏锋也能创造一些机遇,就譬如,聘阿宁为提刑衙门仵作。
沈云舟暗撇嘴:真是便宜他了!
“你好好想想,你熬汤的时候是不是有人曾进来过?还是说你中途有离开?在这前后你有没有见到什么可疑的人?”
东苑这边的住房都是独门独户,岳照住的是最靠边的一间,旁边就是竹林,又有围院遮挡,隔壁的人家未必能注意到,但岳明娘如果全程守着厨房没有离开的话,那她多半是见过来人的,燕宁等着岳明娘回答,不动声色观察她的反应。
面对这一提问,只见岳明娘先是一怔,随后不知想起什么,瞳孔猛地一缩,下意识就咬住了唇,细看仿佛身体都还在微微颤抖,到底年纪还轻,尚且不知道如何掩饰情绪,根本就不用费心去琢磨,她脸上的表情就已经说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