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看着早上只有零星几个客人上门,心里慌得不行。这店里的生意,好像没有舅母说得那么好啊!
要不他过来帮忙几天,就不要跟舅母要工钱了。
他帮忙把猪肉串好,一边想着,一边害怕这些猪肉卖不掉。一百多斤,要卖到啥时候,要多少客人才能吃完。
李夏夏她们可不知道,柱子心里头正闹翻天。
还好下午一到,就把柱子的万千想法给推倒了。他终于放心,更加卖力地干活了。
二娃告诉柱子每个桌子都有标记,到时候在纸上写好哪个桌要几串,按着纸上的字上菜就行,收钱也是如此。
柱子就跟着三娃,看他如何操作。心里头暗暗记住,观察好重点。有空余的时候就帮王老头收拾东西,或者去厨房洗碗洗签子。
因为有了柱子的加入,今日算是能歇一口气,不那么忙了。
都忙到挺晚的,李夏夏就让众人吃完宵夜再回去。
李金金看丈夫一大早就出门,到现在天都黑了好久了,还不回来。虽然知道是去舅母家帮忙,但是心里头难免担心,生怕回来的途中出现意外。
她把儿子盖好被子,披上外衣,在门外都探了好几次了。
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柱子回来了。
她一脸激动地把他拉进了屋,“今日怎么样。”
话音刚落,她就闻到了厚重的烟火气息。身上味道重,说明生意好啊!
“可以,客人很多,东西也很好卖。”
柱子其实有点累了,但是他还是努力打起精神来,跟妻子说一下今日上工的基本情况。
李金金也是一个体贴的人,赶紧打来洗漱的水,让他简单洗一下,好去睡觉。
柱子洗完之后,把儿子翻身过来,看一眼。
把李金金急得压低嗓子,快速地说道,“别闹他,不然等会醒了,你就别想睡了。”
“嗯,我今日很好,伙食更好,单单为了这个伙食,让我干白工都行。”
柱子憨憨一笑,要不是不太好,今天他都想省下嘴里的饭,带回来给家里人尝看看。
“那我就放心了,你好好干。家里不用担心,有我呢!”
柱子轻轻一点头,然后就睡了过去。
李金金把父子两盖好薄被子,也躺下,安心的休息了。
第一百十章新店
在新店开业前期,李夏夏就跟王老头商量好了,一家人搬到镇上住的事情。
王老头让李夏夏他们都在镇上住着,他自己回村里住,要是偶尔太晚了,再留在镇上。
李夏夏看他态度强硬,也不好勉强。
李夏夏也不是个穷讲究的人,跟黄武买了旧床和家具,就搬到了住宅那边。
现在只需要把村里的衣服和一些值钱的玩意搬到镇上就行,其实也没有啥好搬的,因为值钱的东西就是钱,那些钱早就被李夏夏放到空间里了。
狗儿看着李夏夏一家似乎要搬走,当下不由得有些慌乱。
“婶,你们以后不住村里了吗?那三娃哥他们还回来吗?”
“当然回啊!我们这不是为了方便,省时间。那狗儿,你伯爷爷还在这里呆着,我之前跟你说的柴和蚯蚓都作数,到时候你把柴放你家,我让你伯爷爷去拉。省得你年纪小,搬不动。”
狗儿突然意识到了,有些人一旦有了差距,就很难在玩到一块了。
李夏夏把东西都搬上车,跟狗儿交代着。
李夏夏一家人离开村之后,留下了各种传言。
有人说她一家发大财了,有了钱就不在村里住着了。又有人说她们生意红红火火,一天至少这个数,八卦的人比了一个五的手势,五百文。
王喜来一家经过的时候,闲话更多。
大多数感叹王喜来当初不借钱,现在好了,跟李夏夏这个有钱人 亲戚变陌生人。现在好了亲戚发达了,都够不上边,不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了。
有人是真的心疼王喜来一家的遭遇,有的人是真想要嘲笑。
……
要是李夏夏知道这些事情,肯定会跟他们说格局打开一点。
有了房子,三娃他们也不乐意跟大娃挤在小小的隔间里,他们都觉得大娃每天晚上都会打呼噜,把他们吵醒。
反正五间房,现在怎么睡都行。加上王老头选择留在村里,这房间一下子充裕起来。
终于在各种准备之下,王记分店在敲锣打鼓中开业了。
这个店铺李夏夏只简单的装修了一下,她把它当成烧烤的多余客人收留之地。其他时间段,卖其他的李夏夏心里头也是没数的。
还好,紧张的等待就有价值的。
王记老店和新店生意依旧火爆,周边人祝贺声不断。
每当老店人满为患时,二娃就把人带到新店,让人点好串,等会送过来。